第九章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萦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
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4、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5、“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
6、1970—1971年发生了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事件。
7、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是在1964年,第一颗
氢弹爆炸在196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
8、在1956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
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9、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发表上海联
合公报,开辟了两国关系的新前景。
1972年,中日两国发表关于建交的联合声明。
1、文化大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如何正确分析 P189-190
主要原因:
首先,我们党在迅速进入社会主义新的阶段之后对于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进行全面的建设,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
对于什么是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其次,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积累了丰富的阶级斗争经验,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新事物,新问题时,容易找搬过去的经验,把本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看作是阶级斗争。
第三,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党无法以靠制度的和集体的力量及时地发现并纠正错误。
正确分析:
首先,中国共产党在犯错误的时候,其性质和宗旨没有改变。
其次,党内外广大干部群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抗争,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
第三,毛泽东在全局上坚持“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也制止和纠正过一些具体错误。
2、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P191-193
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三,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环境的改善。
3、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贡献P194-195
答:毛泽东论述了必须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基本思想,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
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毛泽东强调:“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大力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
业,现代国防,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
为此,应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中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关于社会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正确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
正确处理好综合平衡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的一种政治局面”;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坚持人民民主,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族党派的关系,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的方针,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
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
关于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毛泽东最早察觉到“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的危险,号召共产党提高警惕,同这种危险作斗争。
同时他又十分警惕党在执政以后产生的种种消极现象。
为此,他提出: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的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共“八大”明确提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
务是()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
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
2.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后,毛泽东适时提出了()
A.反对本本主义的任务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C.实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 第二次结合” 的任务
D.大规模调查研究的任务
3.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
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中共八大的召开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D. “人民公社化”的发动
4.1956 年4 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是()
A.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5.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提出的对国民经济实
施的八字方针是()
A.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调整、巩固、改革、提高
D.调整、改革、充实、提高
6.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A.重工业的优先发展问题
B.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C.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问题
D.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的问题
7.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B.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8.1957 年4 月,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中提出的整风运动的对象是()
A.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
B.教条主义、自由主义、经验主义
C.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
D.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9.在中共“八大”后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中,毛泽东提出的“ 新经济政策” 是指()
A .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三者的关
系
B. “ 两参一改三结合”
C. “ 三个主体” 和“ 三个补充”
D.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10.毛泽东发动的“ 文化大革命” 的导火线是()
A.《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
B. 1966 年5 月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 五一六通知”
C.《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发表
D.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11.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后,毛泽东提出的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轮流执政
12.毛泽东发动“ 文化大革命” 的主要论点可集中概括为()
A. “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思想
B.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C. “ 中央出了修正主义” 的观点
D. “ 由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 的观点
13.1975 年的整顿最终涉及到“ 文化大革命” 的指导思想及其政策本身,为毛泽东所不能容忍,错误地发动了()
A. “ 斗、批、改” 运动
B. “ 批陈整风” 运动
C. “ 批林批孔” 运动
D. “ 批邓、反击右倾反案风” 运动
1.B
2.C
3.A
4.A
5.B
6.B
7.
D
8.C 9.D 10.A 11.B 12.B 1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