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军事思想
全球进攻战略主要内容 全球进攻战略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1)以美国为主要战争对手,以欧洲为战略重点。
7成以上兵力部署;1973建立3个战区指挥中心,加紧战 成以上兵力部署;1973建立3 争准备。
(2)控制东欧,使其成为西欧出击的桥头堡。
1968出兵布拉格,社大家庭就是最高主权,将东欧纳入 1968出兵布拉格,社大家庭就是最高主权,将东欧纳入 苏联“军事一体化” 苏联“军事一体化”轨道。
二、冷战时期的苏联军事思想
(一)斯大林时期(1945-1953) (二)赫鲁晓夫时期(1954-1964) (二)赫鲁晓夫时期(1954-1964) (三)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5) (三)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5) (四)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1991) (四)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1991) (五)主要特点
3.在回应方式上,强调技术优势并不能 3.在回应方式上,强调技术优势并不能 包打天下,找准对手弱点,使用技术含 量较低的手段以敌意想不到或难以有效 应对的方式回应,同样可以遏制和打败 强大的对手。 4.在回应时间上,强调作战时间的非对 4.在回应时间上,强调作战时间的非对 称运用,坚持的时间越长,胜利的可能 性就越大。 5.在军人意志上,强调战斗意志的强弱 5.在军人意志上,强调战斗意志的强弱 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斯大林时期(1945-1953) 斯大林时期(1945-1953)
1.军事战略基本原则:巩固二战中的成果, 1.军事战略基本原则:巩固二战中的成果, 奉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政治;物质; 奉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政治;物质; 战备) 2.军队建设思想:以陆军为主,各军兵种协 2.军队建设思想:以陆军为主,各军兵种协 调发展,全面加强武装力量。(陆战;四军 调发展,全面加强武装力量。(陆战;四军 种;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 3.作战思想:以陆军为主,各军兵种协同作 3.作战思想:以陆军为主,各军兵种协同作 战。(二战经验;陆战场分为战略进攻与战 略防御)。
“合理够用”建军方针: 合理够用”建军方针:
(1)依据: 国际形势;经济发展需要;新军事学说的需 要;军事战略调整的需要。 (2)主要内容: a.武装力量要服从于经济建设的需要; b.谋求低水平的战略均势; c.改变军队的进攻性机构,保持够用的防御性 部队; d.重视军队的质量因素。(原来“以量补质, 重视军队的质量因素。(原来“ 先量后质” 先量后质”;尖端军事领域同美国竞争。)
(五)主要特点
一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二是,以美苏争霸为主线,与美国军事 思想互动发展。 三是,传统战略思维和战略文化对苏联 军事思想具有深远影响。
有人问过一个露西亚人怎么看待苏联解 体? 他说,不 怀念苏联的 人没有良心; 想回到苏联 的人没有脑 子。
三、俄罗斯联邦的军事思想
战争转向准备各种形式的战争,由纯防御原则转向奉行以 现实遏制”为原则的“积极防御” “现实遏制”为原则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 (二)军队建设思想:走质量建军之路,重视常备部队 :走质量建军之路,重视常备部队 的建设,加强对高技术兵器的研究。 (三)作战思想:放弃过分强调防御的作战方针,强调 攻防结合,先敌行动夺取战争主动权,重视高技术条件下 作战理论的研究。 作战理论的研究。 (四)主要特点: 一是,继承基础上求发展。 二是,以美国为主要对手和以维护大国地位为目标的思 想逐步明确。 三是,重视军事革命对军事思想产生的影响。☆
2005年10月,在俄军召开的军事工作会议上, 2005年10月,在俄军召开的军事工作会议上, “非对称回应”作为一种军事思想被正式采纳。 非对称回应”
(一)主要内容:
“非对称回应”军事思想的实质就是放弃军备竞 非对称回应” 赛和对战略均势的追求,找准对手弱点,发挥自 赛和对战略均势的追求,找准对手弱点,发挥自 己在各个领域的局部优长,从方式、手段、时间、 己在各个领域的局部优长,从方式、手段、时间、 领域等方面对威胁和挑战做出非对称回应;在美 领域等方面对威胁和挑战做出非对称回应;在美 国强势领域避其锋芒,在美国没有防范和薄弱的 领域主动出击,特别是要以最廉价、最可靠的手 领域主动出击,特别是要以最廉价、最可靠的手 段遏制或击败对手,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段遏制或击败对手,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一)军事战略基本原则:重点准备武装冲突和局部
♂
现实遏制: 现实遏制:
1.主要目标: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大国地位, 1.主要目标: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大国地位, 争夺欧洲事务主导权。 2.主要任务:遏制北约东扩,遏制集体安全体 2.主要任务:遏制北约东扩,遏制集体安全体 系内发生的各种级别的军事威胁。 3.基本原则: 3.基本原则: (1) 明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是主要对手。 (2)突出战略核力量的作用。 (3)以欧洲战区为重点,立足打高技术地区 战争。(欧洲、中亚、东亚战争区)
第三讲
当代苏联(俄罗斯)军事思想
当代苏联 (俄罗斯) 军事思想
基本概念
冷战时期 苏联军事思想
俄罗斯联邦 的军事思想
一、基本概念
(一)军事思想
最早出现在1919年伏龙芝《军事思想》 最早出现在1919年伏龙芝《军事思
(二)战争观 (三)关于军队的学说
(3)以东亚、西太平洋为重要战略区,逐步加强
以及驻蒙、北方四岛、越。
这一地区的军事力量,以形成东西两线相互策应 的态势。四军区:中亚、远东、后贝加尔、西伯利亚
(4)加强那南下扩张、把东西两线连接起来,从
侧翼包围欧洲。非、亚国家军事渗透;南方战区。
(四)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1991) 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1991)
苏→历史产物、阶级性、政治工具;1991年“八月事件” 历史产物、阶级性、政治工具;1991年 八月事件” 后取消了对内职责; 俄→增加了对内职责:武装冲突、动乱或骚乱♂
(二)战争观
1.根源: 1.根源: 苏→帝国主义;俄→霸权主义 帝国主义;俄→ 2.本质: 2.本质: 苏→政治(两个方面、核武器); 俄→否定核战争无胜败论的观点(“现实遏制”) 否定核战争无胜败论的观点(“现实遏制” 3.与经济的关系: 3.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协调发展。 4.与科技的关系: 4.与科技的关系: 科技进步引起军事革命,影响战争准备、战争结局。 5.分类: 5.分类: 苏→阶级利益为依据;俄→国家利益 阶级利益为依据;俄→
(三)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5) 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5)
1.军事战略基本原则:奉行与美争霸的全球 1.军事战略基本原则:奉行与美争霸的全球 进攻战略,准备打各种样式和规模的战争, 进攻战略,准备打各种样式和规模的战争, 重视打核武器为后盾的常规战。(无核局部 重视打核武器为后盾的常规战。(无核局部 战争、战役战术核武器、世界核大战) 2.军队建设思想:核军备和常规军备并重, 2.军队建设思想:核军备和常规军备并重, 谋求对美的全面军事优势。 3.作战思想:强调突然袭击、先发制人、连 3.作战思想:强调突然袭击、先发制人、连 续突破的速决战,同时也作持久战准备。 续突破的速决战,同时也作持久战准备。 (速决战的优点:动员前击败;夺取资源; 避免两线作战;绝对优势;既成事实)。 ♂
(二)体现
在军队建设上,分类建设重点部队。俄国防部将按
任务分类建设战略核力量、空天防御部队和一般任务部 队三大功能性军队集团。其中,战略核力量将压缩到最 低限度,空天防御部队将保持中等水平,一般任务部队 将保持最大限度。
在武器装备发展上,优先发展“撒手锏” 在武器装备发展上,优先发展“撒手锏”武器。 发展具有突防能力的战略核力量,以保持可靠的 战略核威慑潜力;发展网络攻防、导航定位干扰、 通信与雷达干扰、电磁侦察与压制等电子战装备, 提升网络破袭能力;发展防空反导和反卫星装备, 为俄及盟国提供可靠的空天掩护;发展高精度常 规打击兵器,抵销对手的常规力量优势。 在作战理论上,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 “网络破袭战”和“空天防御”理论。 网络破袭战” 空天防御”
1.军事战略基本原则:由主张准备核战争转 1.军事战略基本原则:由主张准备核战争转 向准备打现代常规战争,奉行防御性战略方 针,把防止战争作为军事战略的根本任务。 (原因:核、常规战争毁灭性;未来战争没 有胜利者;核战争不是政治的继续;不首先 使用武力)。 2.军队建设思想:国防建设服从于经济建设, 2.军队建设思想:国防建设服从于经济建设, 以“合理够用”为原则,奉行质量建军。 合理够用” 3.作战思想:由主张实施进攻性作战转向防 3.作战思想:由主张实施进攻性作战转向防 御性常规战。♂ 御性常规战。♂
质量建军三原则: 质量建军三原则:
1.大规模削减军队员额和机构,走质量 1.大规模削减军队员额和机构,走质量 建军之路。 2.重视常备部队的建设。 2.重视常备部队的建设。 3.加强对高技术兵器的研究,大力发展 3.加强对高技术兵器的研究,大力发展 核武器,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作战原则: 作战原则:
1.放弃过分强调防御的方针,主张攻防 1.放弃过分强调防御的方针,主张攻防 结合,并侧重进攻。 2.放弃不首先使用军事力量的承诺,强 2.放弃不首先使用军事力量的承诺,强 调以先敌行动夺取战争初期的主动。 3.重视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理论的研究。 3.重视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理论的研究。
非对称回应” 四、“非对称回应”军事思想
(二)赫鲁晓夫时期(1954-1964) 赫鲁晓夫时期(1954-1964)
1.军事战略基本原则:以准备世界核大战为 1.军事战略基本原则:以准备世界核大战为 核心,鼓吹进攻战略,否定防御战略,强点 先发制人和战争初期的核突袭。(否定局部、 先发制人和战争初期的核突袭。(否定局部、 常规战争;战略火箭军;速决战) 2.军队建设思想:全力争夺核优势,贬低常 2.军队建设思想:全力争夺核优势,贬低常 规兵力的作用。(“核武器制胜论” 规兵力的作用。(“核武器制胜论”;火箭 军为首;陆海空军失去作用) 3.作战思想:放弃陆军为主各军兵种协同作 3.作战思想:放弃陆军为主各军兵种协同作 战的原则,确立以核突击为主的指导思想。 战的原则,确立以核突击为主的指导思想。 (战略火箭军、远程航空兵、导弹核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