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遗址的开发与保护
----以福建省长汀革命旧址为例
摘要:革命遗址是革命斗争的产物,凝聚着深刻的内涵,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
长汀县具有丰富多样、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
长汀的红色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但在保护与开发利用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本文从转变思想认识、加强整理研究、促进区域合作、整合有效资源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解决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长汀
一、长汀县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现状
长汀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红色资源比较丰富,具有数量较多、分布较为密集的特点。
目前,长汀县拥有多处革命遗址,共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省级革命建筑物、2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4个省定的革命基点村。
自2009年以来,长汀县党史研究室、老区扶贫办、老区建设促进会对这34个革命基点村史进行了编修,经过研究确定了东埔村等72个具有明显革命斗争史实的县级革命基点村。
同时,长汀县邀请了部分专家和教授协同编制了《长汀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和《长汀县红色旅游景点项目建设》。
近年来,随着长汀县红色资源的开发,长汀县不断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多元投入,对革命遗址群进行了开发、修缮和复原,不断加大了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力度。
并且学校通过组织青少年学生参观革命遗址和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访问革命烈属,查阅史料,邀请老红军和有关人员做爱国主义专题教育报告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们在长汀进行英勇革命斗争的事迹。
这些红色资源大部分承载着丰富的革命精神,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优质载体, 也是长汀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基础。
二、长汀县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长汀县在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虽然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 但客观上也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的认识还相对比较狭隘。
一些部门认为,文化资源是软性的,与中心工作联系不大。
对长汀县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过于突出红色资源的旅游经
济价值,太看重红色资源的经济效益,对其所能够产生的社会效益认识还不够深刻。
一些部门甚至觉得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管得越多,财政负担就越重,麻烦就越大。
(二)红色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非常重视其外延的发展,轻视其丰富内涵的挖掘。
红色资源的内涵在于革命遗址、历史文物、纪念地所承载的革命精神。
长汀县在红色资源开发中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非常重视对革命遗址和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而对革命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挖掘很不够, 总体开发利用的深度有限。
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博物馆、纪念碑、故居、塑像为形式,以观光为主。
(三)经费短缺是制约长汀县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发展的瓶颈。
当年红军留下的这些史迹、革命遗迹应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价值、思想价值、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
但是,为了吸引游客观光游览,许多红色旅游景点基本上取消了门票免费对外开放,因而入不敷出。
这些红色资源的后续修缮保护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用来保护维修的财政拨款与文物修缮的巨额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四)红色资源的管理人员、导游、解说人员的素质亟待提升。
红色旅游不仅仅是为了观光赏景,更重要还在于了解历史、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升素养。
但一些管理人员、导游、解说人员的素质本身不高,无法把长汀县红色资源的特定文化内涵充分展示给来观光的人们,甚至于有的把革命历史传统庸俗化,片面曲解革命历史。
这不仅直接影响到长汀县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推介,而且还影响着人们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严肃性和真实性的认识。
(五)一些红色资源的周边环境整治不到位,影响到景区的面貌和形象。
一些红色资源附近还有垃圾堆,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还非常“原始”,焚烧所产生的气体直接污染周边的空气和环境。
此外,服务配套水平总体上还不高,第三产业及其附加产业相对比较落后。
虽然交通和基础设施近年来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各个景点之间及其与其它旅游点(市内及临近的江西瑞金)之间的交通连接还较差,与日益发展的红色旅游观光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长汀县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长汀县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而且已经有了相当好的发展基础。
为了更好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长汀县丰富的红色资源,针对目前长汀县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中还存在的问题,除了要进一步改善旅游交通状况,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外,当前应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保护和开发利用红色资源的重大意义。
长汀县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不仅是一项重大的经济工程,而且也是一项重大政治文化建设工程,更是一项素质教育工程。
因为能否充分利用革命传统教育好下一代直接关系到我党执政地位的巩固,直接关系到我们
如何继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问题。
要充分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对长汀县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特别是要深入探索利用长汀县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廉政文化、开展好党性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二)要正确处理好长汀县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保护好红色资源保护是开发利用红色资源的前提,开发利用红色资源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好红色资源。
开发利用长汀县的红色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应当遵循科学、合理、适度的原则。
在开发利用长汀县的红色资源发展旅游经济时,要分清主和次,保护为主,保护第一,避免搞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做法,避免过度的市场化产业化的开发利用而导致红色资源的人为破坏和损毁。
(三)要进一步加强对长汀县红色资源的整理和研究工作。
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尽快加强对长汀县现有的红色资源的整理和保护,除了继续加大投入做好革命文物和红色遗址的原样修缮和维护,还要进一步抓紧向社会特别是老干部、老红军、烈士遗孤广泛征集革命文物、史料文献、回忆录,加大对与长汀相关的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的资料征集工作力度,特别是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长汀的有关资料的征集工作,对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个重要专题、每一件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都要全面征集,使之脉络清晰、主线突出、衔接紧密,并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手段使长汀县红色资源的动态展示更加丰富多彩。
(四)要加强区域合作,整合有效资源。
长汀是地处闽粤赣交界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应当大力加强省内外的红色资源之间的区域合作发展红色旅游,进一步提升长汀县红色资源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比如说同周边的新罗、上杭、宁化和瑞金等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
要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把红色资源同长汀县丰富的客家文化、历史文化结合起来,同长汀县优美自然风光的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同生态旅游和客家美食业结合起来,为长汀县的红色旅游业提供宽广的产业链接和延伸。
(五)要持续不断地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组织,对长汀县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和价值挖掘进行深入的研究。
同时,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对长汀县红色资源的管理员和讲解员的学习和培训,不断地提高长汀县红色资源的管理员和讲解员的素质和水平,进一步加强长汀县红色资源的宣传推介工作,把长汀县红色资源的特定文化内涵和精神财富充分展示给人们。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Z].2004
[2]吴必虎,余青.红色旅游开发管理与营销[Z].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