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基本要素
•
(三)、公众的不同发展阶段
1、非公众
非公众是指那些与组织没有什么联系,对组 织也没什么影响的个人、群体和组织。
2、潜在公众
潜在公众是指由于组织或社会的某个问题, 可能导致将来与组织发生利益关系的公众。
3、知晓公众
知晓公众由潜在公众发展而来,他们已经知 晓了问题的存在,并感觉到组织和自身利益的 密切关系,正在静观事态下一步的发展走向。
(二)、整体性
公众的整体性是指组成公众的个人、 群体或组织一起构成组织的环境。
•
【案例】“托普事件”引发 的对公众环境的思考
托普公司为庆祝集团成立十周年, 精心策划了一些公关活动。其中一项是: 从2002年7月5日开始,在全国多家媒体 (包括电视台、报纸、网站上),刊登 招聘5000名软件工程师的广告。这一行 为一石激起千层浪。
你如何看待托普公司的这一行为?
•
(三)、变化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主观条件、客观环 境的变化,公众会在数量、成份、态度、行 为等方面发生变化。
(四)、相关性(互动性)
公众的意见和行动对组织的目标、发展 具有影响力和制约力;反之,该组织的目标、 行动对公众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的解决也具有 影响力和制约力。
•
公共关系基本要素图
公众
社会组织
传播沟通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Public
•
第一节 公共关系主体
一、社会组织
(一)社会组织的定义
广义的社会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 的群体,既包括家庭、家族等初级首属群 体,也包括企业、政党等次属群体。
公共关系学中所指的社会组织是指属 于次属群体的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 实现某种特定的社会目标,将其行为彼此 协调、联合起来,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的 社会团体。
•
三、公众的分类
(一)、公众和组织是否存在隶属关系
1、内部公众 内部公众是指隶属于组织的公众,包括员
工、股东或投资者,与组织相关性最强。 2、外部公众
外部公众则不隶属于组织,包括顾客、政 府、社区、媒介、竞争者和社会名流等,往往 数量大、分布广,与组织联系比较密切,组织 对它们的依赖性很强。
•
(二)、公众对组织的重要程度
4、群众组织 代表群众利益,协调与其他阶层、领域的关系,日
益扩大自己的规模和范围。
•
5、宗教组织 在信教群众心目中塑造一个宽和的组织
者的形象,与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平相处。 6、社区组织
在我国是新事物,发展还不成熟。
•
(三)、社会组织与环境
1、社会组织的环境 社会组织的环境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大环境
1、首要公众 是指与组织联系最为密切,决定着组织生
存发展的那部分公众,包括员工、顾客等。 2、次要公众
是指与组织有一定联系,对组织的生存发 展有一定影响,但不起决定性作用的那部分公 众,包括政府、媒介、社区、金融机构等。 3、一般公众
是指与组织联系不密切,对组织的生存发 展影响不大的公众,如宗教组织和学校等。
•
2、社会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环境对组织有着重要的影响
环境
组织
2)组织必须适应环境及其变化
组织
环境
3)组织系 的天地
“李宁”奥运公关
2008年奥运会,曾经的体操冠军李宁,以商人的身份参 与奥运会体育用品赞助商的竞争,却最终苏给了世界体育用 品巨头阿迪达斯。但为数甚多的中国消费者都以为李宁是合 作伙伴,阿迪达斯很郁闷。李宁取得巨大成功,源自于“曲 线救国”的策略。 1、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签订协议,2007-2008年播出的栏 目及赛事节目主持人和记者出境时均需身穿李宁牌服饰; 2、与中国射击队、跳水队、乒乓球队、体操队,还有瑞典 奥运代表团、阿根廷篮球队、西班牙篮球队、苏丹田径队等 签订协议,他们将全部身穿李宁牌运动服出现在2008年奥运 会上; 3、为迎接奥运会倒计时100天,2008-4-27,100为运动员汇 聚到北京,与2155志愿者一起,组成一张发往全球的巨型明 信片,邀请全世界的运动员共享四年一度的体育盛会;,所 有人都身着李宁牌运动服; 4、李宁公司在奥运村和天津、青岛、秦皇岛等其他奥运城 市周围开旗舰店; 5、李宁飞天点燃奥运圣火。 •
第二节 公共关系客体
公众 区别于
人民
群众 大众 受众
•
一、公众的涵义
公众指与特定组织发生直接或间 接关系,对组织的生存发展有现实或 潜在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称。
公众是组织公关对象的总称。
•
员工和家庭
银行保险公司
媒介
社区
公司
顾客
经销商
供应商
竞争者
•
二、公众的基本特征
(一)、同质性
公众的同质性是指组成公众的个人、 群体或组织肯定有着某种共同性。
4、行动公众
行动公众不仅已经知道问题的存在,而且正
在或已经采取行动,对组织产生了实际影响的
那部分公众。
•
(四)、公众对组织的态度
1、顺意公众 对组织抱有好感,持肯定、支持态度。应尽可 能扩大队伍。 2、逆意公众 对组织没有好感,持否定、反对态度。应尽可 能改变其态度。 3、中立公众 持中立态度或尚未表态。中立公众数量大、可 塑性强,应将其作为公关工作的重点。
小环境
•
大环境指在一定时期,国际、国家、 地区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 资源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情况。 大环境对社会组织的影响、制约日益明 显。 由于社会组织的性质、职能、规模和所 处地区的不同,大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制约作用有大有小。
•
小环境是指对组织的决策产生 直接影响和制约作用的综合因素, 其中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上级机 关和同行业竞争者等对本组织的影 响。 小环境对组织的影响非常巨大。
第二章 公共关系基本要素
【基本要求】
了解公众的定义、特征和分类,传播沟通的特征、模 式、种类以及在组织和公众传播沟通过程中的种种 障碍;掌握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 开展公关的必要性。
【重点】
社会组织开展公关的必要性
【难点】
充分认识组织开展公共关系的重要意义;组织如何 克服传播沟通过程中的种种障碍,有效地开展与公 众的信息传播活动。
•
(二)、社会组织的分类及其公关任务
社会功能 1、经济组织
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不能为了公关而公关,应该将 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广告相结合,实现与公众的良好 沟通,在产品、服务和形象等多方面争取公众的信赖和 拥护,增强自己与对手竞争的能力。
•
2、政治组织 争取人民的拥护,实现自己的职能。
3、文化组织 为自身准确定位, 满足特点服务对象的需要,争取社会 各界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