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影六要素

摄影六要素

摄影六要素:光圈、速度、焦距、光线、角度、构图。

光圈其他名称有效孔径
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

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

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型,并且面积可变的孔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

数字越大,光圈越
小,反之则越大。

光圈除了用来调节曝光量,还可以控制景深。

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景深:指被摄物体能结成清晰影像的纵长深度。

再拍人像背景扎乱时,可利用小景深虚化背景来突出主体。

小景深还适用于微距摄影,会产生很棒的画面效果。

相反,如果你想拍摄的是大范围的景色,例如山峰,田野或是大海,你可以选择大景深,使整幅画面达到清晰一致,同时还可避免因对焦失误产生的模糊。

而大景深对应的则是小光圈。

因此得出结论:景深越浅,光圈越大;景深越大,光圈越小。

快门速度
通过秒或几分之一秒来表示时间的长短。

拍摄景物时,一定要先考虑快门速度,因为按快门时只有考虑了快门的启动时间,并且掌握好快门的释放时机,才能捕
捉到生动的画面。

快门较快
快门较慢
快门较快相机并与被照体移动
B快门功能,可由你自由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
你也许已经发现快门和景深这两个因素是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大景深要求小光圈,而为了保证合适的曝光,快门速度也会相应调慢。

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从透镜的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

亦是照相机中,从镜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离。

具有短焦距的光学系统比长焦距的光学系统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

简单的说焦距是焦点到面镜的顶点之间的距离。

当将摄影镜头调整到无限远时,其实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焦距。

在设计上,是将透镜的主平面与底片或成像传感器的距离调整为焦距的长度,然后,远离镜头的影像就能在底片或传感器上形成清晰的影像。

当镜头要拍摄比较接近的物体时,是镜头的实际焦距被改变了。

焦距通常使用毫米(mm)来标示,但仍然可能看见一些使用厘米(cm)或英吋标示的老镜头。

视野的大小取决于镜头的焦距和底片大小的比例。

由于最大众化的是35mm规格,镜头的视野经常是根据这种规格标示的。

对标准镜头(50mm)、广角镜头(24mm)、望远镜头(500mm)视野都是不一样的。

对数码相机上也是一样,它们的感光器比一般传统的35mm底片还要更小,所以相对的只要更短的焦距,就可以得到相同的影像
35mm空间伸展感
200mm空间压缩感景深还有另外两个牵制因素:焦距和摄距(物距)。

三者与景深的关系如下:
1.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2.焦距长,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

3.物距近,景深小;物距远,景深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