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常见施工一般(重大)安全事故隐患
一、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1.未正确采用“三相五线制”;
2.未落实“三级配电,三级漏电保护系统”;
3.开关箱未落实“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基本要求;
4.架空线严重破皮,老化,架设高度不规范;
5.架空(电缆)线直接架设在金属附着物上,拖地,在水中浸泡;
6.架空线路采用竹竿或钢管架设,无横担和绝缘子;
7.用电线路无过道保护,无超负荷保护;
8.照明与动力混用;
9.将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混接;
10.外电防护不能保证安全操作距离又未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11.导线接头过多,线径达不到标准要求;
12.总配电柜处未采用标准电箱未按加工区、生活区、塔吊和对焊机来分配单独回路,无接线端子板、隔离开关和漏电断路器非安全认证合格产品,未设置配电房和消防措施,无用电标志;
13.配电箱、开关箱的箱体结构未采用优质绝缘材料,无防雨防尘措施,无门无锁;
14.配电箱、开关箱的电器元件配置不正确,有隔离开关的无漏保,有漏保的无隔离开关,漏保损坏或不匹配;
15.配电箱和开关箱无分路配电标识,安装位置不当,道路不畅通,
16.电线进出电箱未采用下进下出,无绝缘套管保护并未卡固,电箱外壳未接PE线或PE 线未使用黄绿双色线;
17.一分闸或一漏保连接二台和二台以上的设备,相线排列无序;
18.潮湿环境和照明未采用安全电压;
19.用电档案不齐全;
二、“三宝、四口、五临边”防护
1.”三宝”未正确使用;多数人未戴安全帽,安全网规格、材质不符合要求,高处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
2.楼梯口无防护措施或防护不严;
3.进出作业现场未搭设通道口防护棚;
4.阳台、楼板、屋面等临边未落实防护措施;
5.电梯井口未采用定型化,工具化的防护;
6.预留洞口未防护;
三、施工脚手架
1.使用竹制脚手架施工或钢木、钢竹混搭;
2.脚手架立杆基础未平整夯实硬化,无钢底座(垫木)扫地杆和排水沟;
3.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不规范不牢固且拉结点偏少;
4.杆件间距几何尺寸不符合要求,剪刀撑未包角,角度不符合要求,未沿架高连续设置;
5.小横杆未设置在立杆与大横杆的交点处,且未扣两头;
6.杆件搭接不规范,立杆错接,不规范悬挑;
7.对接扣件安装至主节点的距离不符合规范规定,相邻两扣件的接头未错开;
8.施工层和首层未采用硬质封闭,每隔10m未挂设安全平网,内立杆与结构之间未封闭;
9.脚手架材质不符合要求,钢管未刷防锈漆或严重弯曲、锈蚀;
10.悬挑脚手架的悬挑梁安装不符合设计要求;
11.悬挑梁的锚固端搁置长度未达到悬臂端的1.5倍,未采取二道锚固;
12.悬挑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超过18m;
13.卸料平台的主挑梁未与结构可靠连接,木板厚度小于50㎜,钢板厚度小于4㎜,未采用螺栓或焊接与型钢固定,平台两边未设前后两道独立斜拉钢丝绳,未分别拉接在4个拉节点上,与平台形成的夹角小于45˚;选用的钢丝绳未达到方案要求,且每组钢丝绳设置的绳卡少于3个。
建筑物锐角利口围系钢丝绳处未加衬软垫物。
平台两侧未装设防护拦杆和钢板网,端部无内开式活动门,无限载标牌。
四、起重吊装设备
1.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自升式架设设施等垂直运输机械,无备案证未履行安装告知程序已安装,未经检测、未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在现场使用,未履行拆卸告知程序已拆卸,未办理使用登记注销手续,在安装使用。
2.无建设、监理、施工总承包、使用、安装单位联合验收合格的报告。
未按编制论证审查的专项施工方案实施落实。
3.使用过程中未建立安全技术档案,未对机电联锁装置、限位保险装置、钢丝绳和卡扣螺栓等全面检查确保完好有效。
4.起重吊装作业超载,无警戒标志,未设专人警戒;
五、高处作业
1.高空作业人员未提供体检健康证明;
2.未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岗前书面技术交底;
3.未正确使用双钩安全带;
4.未设置可靠的上下安全通道(或牢固适用的钢爬梯)用竹梯做移动平台;
5.操作人员无稳固的操作平台,临边无护拦,活动支架,扶绳,下方未悬挂安全平网,无专人监控;
6.未搭设满堂脚手架作业,交叉作业无有效隔离
7.未安装安全绳(生命线)或未沿梁板和檩条纵横向满铺,线径达不到要求,安装不牢固;
六、施工机具
1.使用钻、锯、刨等多用联合机械施工;
2.机具控制使用倒顺开关操作;
3.临时用电设备、手持机具无临时开关箱,且未做保护接零;
4.氧气瓶、乙炔瓶放置距离不够且无隔离措施;
5.传动部位无牢固适用的防护罩;电机外壳未作良好的保护接零;
6.钢筋冷拉和焊接作业区无防护措施;
7.电焊机一次线和二次线过长,开关箱中未设置二次降压漏电保护或无专用开关箱;
七、安全管理
1.未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未按工程规模配置相适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人员;
2.未建立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
查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消防管理劳保用品管理和起重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等;
3.未编制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并经公司级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公司总监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业性较强项目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公示与监控,未建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五大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培训考核,未取得建设主管部门核发的有效资格证书上岗作业,上岗证未经年检;
5.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未落实,未建立工伤事故档案;
八、文明施工管理
1.未沿工地四周设置硬质材料围挡;
2.施工现场未设置大门、企业标识,未悬挂“七牌三图”,安全标语,宣传栏和警示标志等;
3.施工现场进出口未设置冲洗槽、沉淀池和排水沟、冲洗设施;
4.工地地面未硬化,道路不通畅,无排水设施,排水不通畅;
5.材料未分类堆放整齐无标识;
6.未给工人提供良好卫生采光通风的居住环境,宿舍地面未硬化,未使用高低床;
7.食堂无卫生责任制,不符合卫生要求,厕所不符合卫生要求;
8.使用易燃物品搭设临时设施;
9.临时设施生活区用电混乱;
10.临时设施生活区擅自动用明火;
11.施工消防措施未落实,未加强对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
12.在建建筑物内住人或办公。
九、基坑支护和模板
1.深基坑未提供专家论证审查报告,未进行基坑监测;
2.基坑施工未采取有效排水措施;
3.上下无安全通道或垂直作业无隔离措施;
4.基坑开挖放坡和挡土板不符合规范要求;
5.基坑周边未设置防护栏杆,距基坑边1.2m范围内堆放较重物料;
6.人工挖孔桩:操作人员无证上岗,吊具、绳索无合格证或未经检验使用无保险装置,井壁未按规定施工护壁,井口无盖板周边无围栏,上下作业信号不明,孔井无通风设施,未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7.采用木质材料作模板支撑架;
8.超高超重大跨度模板施工未提供专家论证审查报告;
9.门型脚手架的材质不达标,支撑杆件的调节螺栓全部顶出或超过1/3长度,门型架的间距过大,未按规定设置纵横向支撑;
10.满堂模板支架的立杆基础未达标,未按规定设置水平和纵向剪刀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