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1、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称为(C )。
a. 土壤侵蚀b. 土地退化c. 水土保持d. 荒漠化防治2、土壤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剥蚀、破坏、分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称为(a )。
a. 土壤侵蚀b. 水土流失c. 土壤退化d. 荒漠化3、促进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基本力量是(b )。
a. 重力能和太阳能b. 内营力和外营力c. 水力和风力d. 引力和拉力4、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区、半干旱区及干旱亚湿润区的土地退化,称为(a )。
a. 荒漠化b. 水土流失c. 土壤侵蚀d. 水土保持5、中国荒漠化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是(d)。
a. 日照较少、热量资源较贫乏b. 土壤肥力较高,结构紧密c. 植被生物量较大、叶较大d. 降水少,气候干燥6、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等土壤侵蚀类型是根据(b )来划分的。
a. 内营力作用种类b. 外营力作用种类c. 重力作用种类d. 离心力作用种类7、由于大气降水及所形成的径流引起的侵蚀过程和一系列土壤侵蚀形式,称为(a )。
a. 水力侵蚀b. 生物侵蚀c. 重力侵蚀d. 冻融侵蚀8、土壤水力侵蚀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是(b )。
a. 溅蚀b. 面蚀c. 泥石流9、气候因素中土壤水力侵蚀的基础是(b )。
a. 湿度b. 降水c. 温度d. 风10、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以下土壤侵蚀最大的是(a )。
a. 阳坡b. 半阳坡c. 阴坡d. 半阴坡11、西北黄土高原、东北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南方山地丘陵、云贵高原属于(c )。
a. 生物侵蚀为主的类型区b. 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c. 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d. 冻融侵蚀为主的类型区12、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等地的沙漠及沙漠周围地区属于(b )。
a. 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b. 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c. 冻融侵蚀为主的类型区d. 生物侵蚀为主的类型区13、使沙粒沿地表开始运动所必需的最小风速称为(b )。
a. 最大风速b. 起动风速c. 最适风速d. 输移风速14、以下关于土壤风蚀影响因素描述错误的是(a )。
a. 地表土垄对风蚀的影响与其边坡比无关b. 风力侵蚀强度随被侵蚀地块长度的增加而增加c. 坡顶部的风蚀程度较其他部位严重d. 降雨既可减少风蚀,也可能促进风蚀15、沙丘移动的方式取决于风向及其变化规律,以下不属于沙丘移动方式的是(d )。
a. 往复式b. 往复前进式c. 前进式d. 后退式16、沙生植物及其种子具有稳定自己的形态结构以适应流沙环境属于(c )。
a. 多种繁殖型适应b. 选择型适应c. 稳定型适应d. 速生型适应17下述植物固沙和阻沙能力最强的是(d )。
a. 多年生草本植物b. 一年生草本植物d. 灌木18、植被覆盖后,流沙小气候中(c )。
a. 反射率提高b. 蒸发量增加c. 相对湿度提高d. 风速增大19、在水土流失地区通过人工造林或飞播造林种草、封山育林育草等,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开展多种经营、增加经济与社会效益而采取的技术方法称为(d )。
a.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b. 水土保持林体系c. 水土保持农业措施d. 水土保持林业措施20、以下关于水土保持林业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
a. 水土保持林业措施具有社会和经济效益b. 水土保持林业措施具有生态效益c. 水土保持林业措施较工程措施见效快d. 水土保持林业措施也可称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植物措施或生物措施21、根据区域自然历史条件和防灾、生态建设的需要,将多功能多效益的各个林种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区域性、多树种、高效益的有机结合的防护整体,称为(c )。
a. 水土保持体系b. 水土保持工程c. 水土保持林体系d. 水土保持林22、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称为(c )。
a. 选择育种b. 适地适林c. 适地适树d. 引种驯化23、在地和树某些方面不太相适的情况下,通过采取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手段改变树种的某些特性使之相适应的办法为(c )。
a. 改地适树b. 选树适地c. 改树适地d. 选地适树24、营造水土保持林时应优先考虑使用(c )。
a. 引种b. 外来树种c. 乡土树种d. 驯化树种25、水土保持林体系配置的组成和内涵,其主要基础是做好各个林种在流域内的(a )。
a. 水平配置和立体配置b. 时间配置和空间配置c. 林种配置和密度配置d. 乔木配置和灌木配置26、水土保持林体系中某一林种组成的树种或植物种的选择和林分立体结构的配合称为(b )。
a. 林种配置b. 立体配c. 密度配置d. 水平配置27、水土保持林体系内各个林种在流域范围内的平面布局和合理规划则是(C )。
a. 立体配b. 密度配置c. 水平配置d. 林种配置28、以下不属于坡面水土保持整地工程的主要措施的是(a )。
a. 全面整地b. 鱼鳞坑c. 反坡梯田d. 水平阶29、利用树木的天然下种和伐根、地下茎萌蘖能力,通过人为的封禁培育,使疏林、灌丛、残林迹地以及荒山、荒地得以休养生息,迅速繁衍为森林植被的方法,称为(a )。
a. 封山育林b. 天然林保护c. 退耕还林d. 飞播育林30、以下不适宜可用于营造护坡薪炭林的树种是(b )。
a. 沙棘b. 油松c. 马尾松d. 桉类31、以下不属于河川两岸护岸护滩林的是(c )。
a. 河川护岸林b. 河滩防护林c. 山地池塘、水库防护林d. 护堤林32、干旱、半干旱地区可选种的旱生草类有(d )。
a. 苜蓿、鸭茅b. 田菁、芦苇c. 水浮莲、茭白d. 沙蒿、冰草33、碱性土壤,pH在7.5以上可选择(d )作为人工草种保持水土。
a. 小冠花b. 百喜草c. 糖蜜草34、大多数草本植物播种时期为(c )。
a. 夏播或秋播b. 春播或夏播c. 春播或秋播d. 秋播或冬播35、人工种草时,大田直播宜采用(b )。
a. 点播、飞播b. 点播、条播c. 点播、撒播d. 撒播、飞播36、以下关于水土保持种草技术中灌水与施肥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
a. 植株生长旺盛阶段,可少次多量,灌水要足b. 为了提高肥效,可采用根外施肥、深层施肥、随水施肥等技术c. 苗期根系分布浅,抗旱能力弱,灌水要量多次少d. 灌溉应尽量在早晨、傍晚进行37、水土保持草地留茬高度随不同草类、不同条件而异,高大型草类留茬高(b )。
a. 5~6cmb. 10~15cmc. 3~4cmd. 1~2cm38、以下关于草种采收时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
a. 草籽成熟后容易脱落的应及时采收b. 一年生草类在当年秋末种籽成熟后采收c. 采种可在乳熟期进行d. 采种应在种籽蜡熟期和完熟期进行39、以保土、保水、保肥为主要目的的提高农业生产的耕作措施,称为(a )。
a.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b. 复合农林业措施c. 水土保持栽培措施d. 土壤培肥措施40、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中心任务是(a )。
a. 蓄水保墒b. 保持水土c. 恢复植被d. 增加收益41、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为主的耕作法主要是(d )。
a. 沟垄耕作法和坑田耕作法b. 等高耕作法c. 覆盖耕作法d. 少耕法和免耕法42、一定的周期之内,两种以上的农作物,按照一定次序,一轮一轮倒种的农业栽培措施称为(d)。
a. 套种c. 间作d. 轮作43、以下作物在草田轮作中保持水土作用最大的是(a )。
a. 紫花苜蓿、沙打旺b. 小麦、大麦c. 莜麦、糜子d. 玉米、棉花44、掏钵种植,原本是种植瓜类的一种技术的水土保持栽培和耕作措施是(a )。
选择一项:a. 区田b. 丰产沟集约种植c. 圳田d. 水平防冲沟种植45、在一定的耕作制度下,通过科学耕作、合理施肥和灌溉等措施,不断增进土壤肥力的措施,称为(b )。
a. 耕作措施b. 土壤培肥c. 农林复合d. 间作46、在同一土地利用单元中,将木本植物与农作物或养殖等多种成分同时结合或交替生产,使土地生产力和生态环境均得以持续提高的土地利用系统,称为(b )。
a. 农林轮作b. 农林复合c. 农林混作d. 农林间作47、农林复合系统中各物种之间搭配的层次和密度,称为其(c )。
a. 物种结构b. 营养结构c. 空间结构d. 时间结构48、泡桐与粮食间作属于农林复合中的(d )。
a. 林牧(渔)复合型b. 林(果)农牧(渔)复合型c. 特种农林复合型d. 农林(果)复合型49、以下属于坡面治理工程的是(c )。
a. 沟头防护工程b. 山坡截流工程c. 斜坡固定工程d. 梯田工程50、为防止斜坡岩、土体的运动,保证斜坡稳定而布设的工程措施称为(a )。
a. 斜坡固定工程b. 山坡截流工程d. 淤地坝工程51、有重力式、半重力式、倒T型、扶壁式、支垛式等构造的斜坡固定工程是(a)。
a. 挡墙b. 滑动带加固措施c. 抗滑桩d. 护坡工程52、用机械的或物理化学的方法,提高滑动带强度,防止软弱加层进一步恶化的斜坡固定工程是(a )。
a. 滑动带加固措施b. 削坡和反压填土c. 植物固坡措施d. 排水工程53、在斜坡上每隔一定距离横坡修筑的具有一定坡度的沟道,称为(c )。
a. 斜坡固定工程b. 梯田工程c. 山坡截流沟d. 护岸工程54、可修筑截流沟的坡地的最大坡度是(a )。
a. 22度b. 90度c. 32度d. 45度55、截流沟各断面流量不同,距离蓄水工程愈近,设计洪峰流量(a )。
选择一项:a. 愈大b. 愈小c. 无法判断d. 不变56、以下关于梯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
a. 25度以上的坡地一般可修成梯田种植农作物b. 梯田可改变地形,拦蓄雨水,改良土壤,增加产量c. 25度以上的坡地应退耕植树种草d. 按照修筑的断面形式梯田可分为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反坡梯田等57、田面微向内侧倾斜,反坡可达2度的梯田为(b )。
a. 坡式梯田b. 反坡梯田c. 隔坡梯田d. 水平梯田58、在石料充足或坡耕地中夹杂大量砾石时,要尽量利用优势条件修筑石坎(d )。
a. 波浪式梯田b. 隔坡梯田c. 软坎梯田d. 水平梯田59、沟壑治理的起点是(b )。
a. 山坡截流沟b. 沟头防护工程c. 斜坡固定工程d. 小型水库工程60、以下关于沟头防护工程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 当沟上部来水较少时,可采用蓄水式沟头防护工程b. 按径流处理方式可分为蓄水型和排水型沟头防护工程c. 目的是保护沟头因坡面径流侵蚀而引起的沟头前进、沟道下切和沟岸扩张d. 可拦蓄坡面径流泥沙,提供生产和人畜用水61、面来水较大,或由于地形、土质限制,不能采用蓄水型时,应结合实际地形修筑(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