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历史总复习——七年级下册综合练习题_(含答案)

中考历史总复习——七年级下册综合练习题_(含答案)

中考历史总复习——七年级下册练习题一、选择题。

1、“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C )A. 郑国渠B. 白渠C. 大运河D. 都江堰2、古代出现了很多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下列的繁荣局面与唐太宗在位时期有关的是( B )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3、中国古代帝王除有姓名之外,还有庙号、谥号和年号。

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谥号是帝王死后,朝廷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性质的称号;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的名号。

请你判断下列属于年号的是( B )A.太祖 B. 开元 C. 高宗 D. 文帝4、下图是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

它始建于1300多年前,是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D)①派文成公主入藏的是唐玄宗②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藏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追述了唐朝与哪国的文化交往( C )A.朝鲜B.印度C.日本D.越南6、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

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7、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D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中华文明的起源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8、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金刚经》卷末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样。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B )A.标有年代的活字印刷品B.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C.隋代初年留存的印刷品D.北宋时期的佛经印刷品9、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鲜明,下列佳句最能体现唐代文学特色的是( B )A.“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将上下而求索”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0、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

那么“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B )A. 王羲之、吴道子、李白B. 王羲之、吴道子、杜甫C. 张旭、顾恺之、李白D. 张旭、顾恺之、杜甫11、在学习完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相关内容后,某历史兴趣小组设置了以下课外拓展主题。

其中不正确的是( D )A.都江堰的修筑者李冰B.赵州桥的设计和建造者李春C.孔子与“仁”的思想D.“画圣”阎立本与写意画12、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的融合。

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C )13、2011年4月,古沉船“南海一号”完成第二次试发掘,它对研究宋朝海外贸易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B )A.西域都护B.市舶司C.行省D.宣政院14、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

宋朝政府给她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A)A. 市舶司B. 平湖巡检司C. 宣政院D. 广州十三行15、下列货币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D )①交子②开元通宝③秦半两钱④康熙通宝A. ①②④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①④D. ③②①④16、我国至今一直延用的县、省级行政机构,最早推行分别是在(A )A.秦朝、元朝B.夏朝、唐朝C.商朝、汉朝D.西周、秦朝17、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 D )A. 郡县制度B. 均田制度C. 科举制度D. 行省制度18、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的是( B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②蔡伦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用于航海④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9、被宋神宗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史书是( D )A.《水经注》B.《三国演义》C.《史记》D.《资治通鉴》20、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也是我国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的是(D)A.《春秋》B.《汉书》C.《史记》D.《资治通鉴》21、2011年6月1日,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的两部分《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分别珍藏海峡两岸多年后,实现历史性的合璧展览。

下列画家及作品与黄公望同一时代的是(D)A. 顾恺之《洛神赋图》 B. 吴道子《天王送子图》C.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D. 赵孟頫《秋郊饮马图》22、“他的第一次远航,比哥伦布首航早八十七年,比达·伽马开辟东方新航路早九十三年,比麦哲伦从美洲航行到菲律宾早一百一十六年。

”“他”是中国古代的( B )A. 鉴真B. 郑和C. 戚继光D. 郑成功23、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少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

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正确的是(C )A. 明太祖派遣郑和下西洋B. 郑和航海最远到达地中海西岸C.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D.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由江苏南京出发2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出自一位明朝抗倭民族英雄之口,他是( A )A. 戚继光B. 岳飞C. 韩世忠D. 文天祥25、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这种变化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D )A.社会秩序动荡B.边疆防御巩固C.军政实现合一D.皇权高度膨胀26、民族英雄是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

我们称郑成功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 )A.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B.抗击东南沿海的倭寇C.率军反击沙俄侵略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27、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3周年。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l727年,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设置了( C )A.西域都护 B. 宣政院C.驻藏大臣 D. 伊犁将军28、自汉朝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对新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

下列选项中与此有关的是( D )①设置西域都护②制定“金瓶掣签”制度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④设置驻藏大臣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29、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下列关于清朝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发生于乾隆皇帝时期的是( D ) A.册封达赖五世B.册封五世班禅C.设置驻藏大臣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30、清初曾厉行海禁,规定“片板不准下海”。

这种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包括( B )①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③不利于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1、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

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这一古代建筑是( D )A.赵州桥B.大运河C.故宫D.长城32、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蕴藏着许多珍贵的科学遗产。

我国古代长期积累起来的药物知识,大部分载入历代的本草书籍中。

明朝时,对本草学做出伟大贡献的医药学家是( D ) A.孙思邈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33、古代中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唐诗宋词,再到明清小说,高峰迭起。

明清很多小说注重描写商人的活动,揭露官场的腐败和社会黑暗,并初步表现出抨击封建制度……逐利生财等新思想。

以下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魔小说是( C )A.《红楼梦》B.《三国演义》C.《西游记》D.《水浒传》34、有这样一部作品,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它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落的历史命运。

这部作品是( A )A. 《红楼梦》B. 《三国演义》C. 《水浒传》D. 《西游记》三.材料分析题。

35、阅读下列材料:中国古代历史源远流长,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都出现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材料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材料三唐太宗派大臣护送她入藏时带出了许多工匠,还有谷物、果品、菜种、药材……以及医学、农学、天文历法等书籍。

藏族人亲切地称呼她为“阿姐加莎”。

至今,青藏高原仍留下许多颂扬她的诗歌和传说。

请回答:(1)材料一出自战国时期的变法家商鞅之口,请写出他变法的主要内容?(2)与材料二相关的历史人物是西汉时期哪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他留下的历史著作是什么体例?(3)材料三的“她”是谁?留下这段千古佳话时的唐朝统治史称什么?(1)①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③推行县制。

(2)司马迁。

纪传体通史。

(3)文成公主。

贞观之治。

36、阅读下列材料: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和北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的侵略,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广大爱国军民进行了三次英勇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

在这三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中涌现出了两位民族英雄,他们高尚的精神品质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请回答:(1)材料中所说的“三次英勇斗争”是指哪三次反侵略斗争?他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结合材料谈谈作为时代青年应如何肩负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1)“三次英勇斗争”: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

共同作用: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

(意思相近即可)(2)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或面对国家危难之时,应挺身而出)。

(意思相近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