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1一、基本情况*县位于江苏省最北部,面积1576平方公里,辖15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324个行政村,58个居委会,人口127万。
文化底蕴深厚。
*县是汉高祖刘邦故里,秦时置县,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称,以汉文化发源地著称四海。
县内有歌风台、大风歌碑省级重点保护及有价值的文物如大风歌碑、汉画像石、汉代陶器等2余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建有融汉城公园、汉街等为一体的汉文化景区。
*县还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祖籍地,有“明先世家”之称。
区位优越。
*县地处淮海经济区中心位置,为徐州、枣庄、济宁、商丘、淮北五市经济辐射交汇点,具有北上南下、西进东出的独特优势。
交通便利。
*县濒临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徐*铁路纵贯南北,与欧亚大陆桥、大京九、京沪、京广铁路接轨,1小时可达京福、连霍高速及徐州观音机场,徐济高速公路建成后可在15分钟内入全国高速公路网,兼有公路、铁路、航运之便。
资源富集。
*县是我国华东区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探明煤储量24亿吨,可均衡开采1年,境内有部、省、市属8对矿井,年产原煤12万吨,发电装机容量6万千瓦。
以*县为半径5公里内,分布着丰富的石灰石、白云岩、高岭土、钾长石、石英砂等矿藏。
工业基础雄厚。
目前已形成铝、盐、煤、电、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
*县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入选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最具投资潜力开发区,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5余家。
城市发展极具潜力。
*县座落在美丽的微山湖畔,是一座滨湖亲水城市,功能完善,风光秀美;新城区、开发区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已经成为工业集聚的重要平台,*县入选浙商投资最具潜力城市。
近年来,*县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县”、“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县”等3多个省级以上荣誉称号,被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唢呐之乡、古筝之乡。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年,我们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确立了“立足新起点,谋求新跨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在苏北前列”的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富民优先,突出发展主题,创新发展思路,凝聚发展合力,奋力进位争先,扎实实施“工业腾飞、农村繁荣、城市崛起”三项战略,突出工业强县,主攻重大产业,狠抓招商引资,强势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快城市发展,以富民惠民安民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强劲快速健康发展势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日益加快。
全年完成GDP173亿元,增长16%;财政收入12亿元,增长4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5亿元,增长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亿元,增长53%,其中工业性投资65亿元,增长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5元,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579元,增长16%。
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一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工业支柱产业日益壮大。
坚持工业强县第一方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不动摇,组织专业招商小分队进驻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地区驻点招商,开展一系列专题招商活动,举办首届汉文化研究高层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中国首届煤电铝高层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南京企业家看*县、千名浙商看*县等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县成功入选浙商投资最具潜力城市,全县在建、签约、在谈项目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通过招大引强,铝、盐、煤、电、农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迅速崛起。
铝产业方面,铝产业园被省批准为“江苏新型铝材产业园”,上海大屯能源投资17亿元的1万吨高精度铝板带、江苏华丰铝业投资15亿元的1万吨高精铝板带、江苏丰源铝业投资9亿元的6万吨精度铝箔、广东华昌铝业投资5亿元的铝型材等一批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盐化工产业方面,天成氯碱二期6万吨烧碱、6万吨PVC、徐州中兴化工1万吨三氯氢硅项目建成投产;徐州南开天元化工投资8亿元的5万吨次氯酸钙、徐州瑞达化工投资1亿元的1万吨环己胺项目已开工建设。
煤化工产业方面,*县煤化工产业园被国家发改委纳入全国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全国七大煤化工产业基地之一。
徐州禄恒能源化工投资11亿元年产15万吨液相甲醇及IGCC项目已开工建设;徐州观贸焦化一期6万吨项目产销两旺,二期即将建设。
煤电产业方面,徐州顺成洗煤热电联产项目18万吨洗煤厂已建成投产,徐州德*1万吨洗精煤项目正在建设,大屯煤电公司2×3万千瓦煤电综合利用及年产3万吨洗煤项目正在做前期准备。
农产品加工方面,南京雨润、广西桂柳、浙江黄岩、河南华英等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在*县建成投产,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13家。
广西桂柳集团年孵化亿羽苗鸭、无锡宏达食品公司年加工万吨出口特菜等投资超亿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入园龙头企业已达48家。
二是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围绕“建成面积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5万”中等城市发展目标,积极实施“北连东进西扩”战略,集中实施了总投资约26亿元的“二河二桥二十路”等八大类5项城建重点工程。
新城区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大变化、三年树形象”的目标,加快基础设施、文卫设施、生活小区、商贸物流、餐饮服务等项目建设,框架初步形成。
老城区加快实施管网改造,大力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改造城区主干道、人行道5条,铺设生态砖23万平方米,更新路灯43余盏。
高质量、快速度完成滨河公园二期工程建设,快速启动*公园建设,绿化道路25条16万平方米,新建小游园22个5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4万平方米,新增园林式单位46家、园林式小区23家,人均公共绿地超过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超过4%,并顺利通过国家级园林县城验收。
*城市区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市容市貌明显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三是高效规模农业迅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锁定发展壮大生态肉鸭、创汇特菜、优质稻米三大主导产业,着力实施了高效农业规模化和设施农业建设“双1项工程”,以徐*路设施种养、*敬路特菜种植、沿湖路稻蒜轮作等七条主线,张敬路设施菜、孟河路牛蒡、栖唐路苔蒜等六条辅线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高效规模农业,全县高效规模农业面积占耕地总面积达到45%,三大主导产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份额占6%以上。
生态肉鸭养殖量超过1亿羽,成为全国最大的生态肉鸭养殖基地。
创汇特菜面积突破5万亩,复种面积超过1万亩,成为全省最大的特菜生产加工基地。
5万亩优质稻米全部实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栽培、粳稻化生产,成为全国著名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江苏省鸭业协会在*成立,全县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15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427个,规划建设肉鸭、特菜、稻米大型专业市场3个,扩建农产品批发市场1个。
全县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81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1个,绿色食品33个,有机食品9个。
在新村建设上,按照“试点引路,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县指导、镇推动、村落实”,采取“政府规划、群众自建、社会共助”的建设模式,分为新村建设型、农民公寓型、以企带村型、环境整治型、城镇社区型5种类型,高标准推进2个试点镇、24个试点村建设,打造了一批“民富、村强、貌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全面启动135个重点村的建设和改造,推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深入发展。
四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
加快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实施了一批火炬、星火计划项目,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巩固提高,高考取得优异成绩。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建成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8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2%。
三项基本国策得到很好落实。
计划生育扎实有效,全县耕地面积动态平衡,区域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对符合城镇低保条件的2322户76人、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13967户25364人全部纳入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
新建、改建、扩建镇中心敬老院9所,新增床位11*张,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62%。
全县城镇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95%、9%。
切实加强扶贫济困工作。
在全县开展“一日捐”活动,成立了*县慈善会,募集慈善捐款11万元,特困群体的生活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
对全县考取二本以上的151名特困大学生发放救助金5.6万元,对全县12名孤儿和2名特困生发放生活补助金65万元。
结合*县实际,全面实施农村新五件实事,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十件实事全面完成。
扎实推进平安*县、法治*县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
大调解、大防控措施不断完善,全县新建治安监控点64处,增加摄像探头163个。
完善领导信访接待日和领导包挂重大信访案件制度,有效化解了一批矛盾和问题。
加强矿区、湖区联防联调工作,减少和避免了湖区及接边地区矛盾纠纷,维护了湖区及省际边界地区的稳定。
四、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产业政策、土地、环保等宏观调控措施趋紧,项目建设的瓶颈制约愈加明显;工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竞争力不强,节能减排压力增大;一、二、三次产业比例有待进一步调优;支柱产业和骨干项目还需进一步壮大;开放型经济总量偏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名优品牌尚需加快培育等,上述问题需在下步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五、下步措施及建议(一)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围绕煤电、煤化工、盐化工、铝及铝深加工、农产品加工五大产业,挖掘包装一批带动性强、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龙头项目,积极引进新项目,拉长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增强产业竞争力。
28年重点推进徐州禄恒能源公司投资11亿元年产15万吨液相甲醇及IGCC项目;上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7亿元年产1万吨高精铝板带项目;江苏华丰铝业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年产1万吨高精铝板带项目;徐州丰源铝业有限公司投资9亿元年产6万吨铝箔项目;观茂焦化二期投资6亿元焦炭项目;广东华昌铝业投资5亿元的铝型材项目;天成氯碱投资5亿元年产1万吨烧碱、1万吨PVC项目;徐州南开天元化工投资8亿元年产5万吨次氯酸钙项目等64个重点项目。
(二)全力推进招大引强,积极培育经济增长点一是积极推进专业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