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方程为Y =010235+110541X ,r =019986。
212 精密度实验 取标准溶液110、015ml 用苯:石油醚=1∶1溶解稀释至10ml 配成高低两种浓度溶液,测定6次,各样的相对标准偏差在5%以内,满足分析要求。
213 回收率测定实验 在测定精密度的实验中,将标准测定值与真值比较,标准样品的平均回收率范围在95%~105%。
实际样品加标回收测定:取3份样品分别测定其本底含量及加015ml 标准液后的含量,计算回收率,范围在80105%~110%。
214 两种升温方法测定结果比较 用恒温法和程序升温法,测定6份保健食品样品和两份标样,测定结果进行平均差数t 检验,计算结果表明,两种升温方法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本文采用恒温法。
215 实际样品的分析 用该法测定送检样品,其γ-亚麻酸标准及样品气相色谱图如图1。
图1 γ-亚麻酸标准及样品气相色谱图a 1γ-亚麻酸标准图 b 1样品图样品与γ-亚麻酸标准品比较,相对应的γ-亚麻酸见表1。
表1 样品γ-亚麻酸含量测定结果批号保留时间(min )γ-亚麻酸含量(%)020*******.57 5.330200120216.54 5.540200120316.565.46 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看出,样品中亚麻酸含量达5%以上。
3 讨论 气相色谱分析保健食品中亚麻酸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是由于γ-亚麻酸的含量较高,不易与其相邻峰达到基线分离。
为了提高柱效、改善分离度、准确测定γ-亚麻酸的含量,并采用程序升温的方法对保健食品中的亚麻酸进行分离,分离效果较好。
γ-亚麻酸沸点很高,难于用气相色谱直接分析,必须转化为挥发性衍生物,再将所得的自由脂肪酸脂化,使其极性下降,沸点降低,因而分离能上升,才能用气相色谱分析,否则其在气相色谱上的响应值很低,无法准确定量。
尝试了用12%~14%的三氟化硼甲醇溶液和014m ol/L 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对样品进行甲脂化,经G C 分析比较,014m ol/L 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干扰峰少,提取较完全,样品响应值高,故选用014m ol/L 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对样品进行甲脂化处理。
本法简便、快速,能满足色谱分析的需要。
本文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测定保健食品中γ-亚麻酸的分析方法,γ-亚麻酸的出峰时间为16155min 其他成分干扰少,运用于实测样品,证明方法准确、可靠,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4 参考文献[1]日本药学会,编著1卫生试验1注解.北京:华文出版社,199512711[2]韦业成1月见草油及胶囊中γ-亚麻酸的含量测定1药物分析杂志,1990,10(1):151[3]沈小婉,李明元,叶世博,等1脂肪酸的测定1色谱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57-601(收稿:2003-04-21)(本文编辑:张军)甲醛的危害及其卫生检验方法徐向荣,徐增康(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安市710054)关键词 甲醛;危害;检验方法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257(2003)12-0047-03 甲醛(formaldehyde )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环境污染物,因其毒性较大,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 O )和美国环境保护局(EP A )均将甲醛列为潜在危险致癌物和重要环境污染物。
1 甲醛的分子结构与特征甲醛,化学式为HCH O ,俗名蚁醛。
常温下是气体,具有特殊臭味。
甲醛与其他醛不同,它的羰基碳原子和2个氢原子相连,性质上比其他醛活泼。
甲醛在空气中能逐渐被氧化为甲酸,是强还原剂。
2 甲醛的污染来源加工生产室内装饰材料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和胶合板等木制人造板材中使用的粘合剂脲醛树脂和酚醛树脂,其主要原料是甲醛、尿素、苯酚和其他辅料,板材中残留的未参与反应的有害物质如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形成室内空气中甲醛的主体,从而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
研究表明,人造板材中甲醛的释放期一般为3~15a 。
含有甲醛成分并有可能向外界散发的其他各类装饰材料还有壁纸、化纤地毯、泡沫塑料、油漆和涂料等[1]。
装饰房间不同时间内空气中甲醛平均含量均显著地高于未经装修的对照房间,平均含量在01071~01170mg ・m -3之间,装饰后1a 内房间空气中甲醛的平均浓度为01114mg ・m -3。
在装饰2a 以后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平均含量可以降低到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最高容许浓度)0108mg ・m -3[2]。
甲醛在室内的浓度变化主要与污染源的释放量和释放规律有关,也与使用期限、室内温度、湿度及通风强度等因素有关,其中温度和通风的影响最为重要。
有调查显示,大部分家具市场空气中的甲醛含量超出公共场所卫生标准(0112mg・m-3)。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含甲醛的制品使用的越来越多。
例如,在纸制品、地毯、牙膏、香波、食品袋和一些药物中也含有这种物质(加入甲醛的目的是为了杀死其中的细菌、真菌和病毒)。
烟叶和燃料不完全燃烧也可产生甲醛,在30m2的室内吸2支香烟,可使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高达011mg・m-3以上,每吸1口烟的容积约40m l,甲醛可达81μg(即21025mg・m-3)。
厨房中燃料的燃烧是室内甲醛的另一主要来源,最高可达0140mg・m-3[3]。
近年来,一些不法商贩为改善食品的感官性能,在面粉、挂面、馒头和米粉等生产加工过程中,加入甲醛合次硫酸氢钠(增白剂,NaHS O2-CH2O-2H2O s odium formale sulf-axylate);在制作水发产品时加入甲醛,以稳定产品的体积、重量及保持新鲜和色泽。
据报道[4]北京市水发食品中甲醛的阳性率:虾仁为5515%、鱿鱼3319%、贝肉3313%、螺肉2617%、海参1818%、其他水发食品(鸭掌、百叶、蹄筋等)为519%~1914%。
37%~40%的甲醛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系高效消毒剂,对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的繁殖体,芽孢真菌和病毒具有杀灭作用。
用福尔马林消毒后空间常留有强烈的刺激性气体,刺激眼睛和鼻粘膜。
医学院校的病理及解剖实验室常直接用福尔马林作防腐剂,据兰州医学院调查[3]显示,局解室及标本储藏室空气中甲醛均比办公室、教室、标本制作室高,超标倍数达31261。
在工业环境中,甲醛常见于炼焦、铸造、合成纤维工业(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酚醛塑料、三聚氰胺甲醛塑料、尿醛塑料)、木材加工、制革、毛皮消毒和制笔等行业的一些工种中。
甲醛主要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也可经皮肤入侵。
非工业环境的人群主要是通过吸入及从食物和饮水中摄入甲醛。
3 甲醛对健康的影响非工业环境的人群(如室内居民)长期暴露于低浓度甲醛下,会发生眼部刺激、上呼吸道刺激、头痛、咳嗽等症状。
甲醛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能引起视力和视网膜的选择性损害。
人的甲醛嗅觉0106~0107mg・m-3。
装饰房间内居留者健康反应的调查表明在6个月以内有46%的人有眼部刺激症状,有613%的人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装饰以后3a内居留者的眼刺激症状发生率也显著地高于对照组人群。
接触高浓度甲醛蒸气会出现①甲醛刺激反应,如眼刺痛、流泪、咽痛、胸闷、咳嗽等;②轻度中毒:视物模糊、头晕、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③中度中毒:持续咳嗽、声音嘶哑、胸痛、呼吸困难,可伴有体温增高和白细胞计数增加;④重度中毒:喉头水肿及窒息,肺水肿,昏迷,休克等。
鉴于室内甲醛污染的潜在危害,各国已纷纷制定室内标准,美国、瑞典、日本、荷兰、德国等国对居室中甲醛最高容许浓度定为0112mg・m-3,WH O建议室内(居室、卧室、工作室)甲醛浓度度为0112mg・m-3。
我国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等效采用该标准值,规定为0112mg・m-3,居室空气中甲醛卫生标准为0108mg・m-3。
皮肤接触甲醛液,可发生组织凝固、坏死。
并有致敏作用而引起过敏性皮炎。
甲醛为原生质毒物,能和核酸的氨基和羟基结全使之失去活性,影响代谢功能。
由于甲醛在体内部分被氧化成甲酸,可能引起酸中毒。
口服10~20ml甲醛可致人死亡。
含1/万甲醛的牛奶,婴儿连吃20d可致死。
含1/5万甲醛的酒类、肉制品、牛奶及其制品,吃后引起胃痛、呕吐、呼吸困难等。
4 甲醛的测定方法甲醛的测定方法大致有5类: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电化学法、荧光法和化学发光法(C L法)。
411 分光光度法41111 乙酰丙酮法 利用甲醛与乙酰丙酮及氨生成黄色化合物二乙酰基二氢卢剔啶后,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此法最大的优点是不受乙醛的干扰,而且方法简便、稳定性好、误差小,缺点是在含S O2的环境中测定有一定影响,使用NaHS O3作为保护剂则可以消除。
41112 AH MT分光光度法 空气中甲醛与4-氨基-3-联氮-5-巯基-1,2,4三氮杂茂在碱性条件下缩合,然后经高碘酸钾氧化成6-巯基-5-三氮杂茂[4,3-b]-s-四氮杂苯紫红色化合物,其色泽深浅与甲醛含量成正比。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居住区大气中甲醛浓度,也适用于室内及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测定,若采样流量1L・min21,采样体积20L时,则测定浓度范围为0103~0140mg・m-3。
41113 酚试剂法(M BTH法) 空气中甲醛被酚试剂溶液吸收,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比色定量。
其他脂肪族醛也有甲醛类似的反应,但链越长,灵敏度越低,当甲醛含量115μg时,至少2500μg 酚,1000μg甲醇或乙醇不干扰甲醛的测定。
该方法适用于作业场所空气中甲醛的测定。
41114 变色酸法(CT A法) 甲醛在浓硫酸中可与变色酸(1,8-二羟基奈-3,6-二磺酸)作用形成紫色化合物,该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580nm处,可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测定。
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缺点是在浓硫酸介质中进行,不易掌握,而且酚共存时有干扰,01002mg以上的酚存在时,就使甲醛测定结果偏低,因此,变色酸法只有在没有酚共存时才适用,不同的醛类,烯类化合物及N O2等对测定呈正干扰或负干扰。
41115 品红亚硫酸比色法 甲醛与品红亚硫酸作用呈现玫瑰红色,遇酸后生成浅蓝色化合物。
很多醛类化合物都能与品红亚硫酸反应呈玫瑰红色,但是在强酸溶液中,颜色将消失;只有甲醛与品红亚硫酸反应产物由玫瑰红色转变为蓝色,本法是甲醛特殊反应。
优点是简便灵敏,其他醛和酚不干扰测定,缺点是褪色快,如果没有其他醛类化合物共存时,则可直接用玫瑰红色产物比色测定甲醛含量,灵敏度和稳定性都比蓝色产物好。
412 色谱法41211 气相色谱法(G C法) 该方法可直接进样,无需富集,操作简便,测定线性范围宽,分离度好,但是衍生物同分异构体的分离问题难以解决。
用DNPH硫酸溶液作吸收液,以1L・min21的流速采集空气30L,用二硫化碳萃取生成物腙,检测限为014mg・L21,若以外涂N-苯基乙醇胺的chrom os orb102载体吸收甲醛,异辛烷解吸生成物恶唑烷后,用012mm×25m的毛细管柱分离,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测定,可有效分离其他低分量醛,但测定范围较窄(0155~4171μg・L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