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问题PPT课件

关于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问题PPT课件

3.82
2004年比1997年铁路运营里程增加12.7%,管道里程增加87.2%。
-
16
全国交换机及电话数量
年份 局用交换机 其中
其中 电话机 其中
其中
容量 中央国有 地方国有 (万部) 中央国有 地方国有
(万门) (万门) (万门)
-
9
1、国有企业数量减少但控制力增强
国有企业数量减少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数量统计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数量 64737 61301 54389 46767 41125 34280 31750
2004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数量比1998年减少50.1%
-
12
(1)国有企业集中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
国有企业集中的行业有:
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例如军工、能源、资源、交通 属于自然垄断的行业,例如电力、通信 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例如一些公共事业 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例如汽车、计算机、制药
-
13
据2004年1月14日《经济日报》报道,我国经营性 国有资产接近8万亿元,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 企业)数量超过15万家,国有经济存在于几乎所 有行业,若干重要行业国有经济的比重为: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 即毫不动摇,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同时毫不动摇
地鼓励和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
-
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承包制改革 拨改贷 利改税 实行经济责任制 扩大企业自主权
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
8
(二)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巨大而辉煌的成就
1、国有企业数量减少但控制力增强 2、国有企业数量减少但竞争力增强 3、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持续创新 4、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不断完善 5、国有企业改革与就业问题的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一、如何评价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
(一)历时27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程波澜壮阔 (二)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巨大而辉煌的成就
-
3
(一)历时27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程波澜壮阔
1、改革开放前的国有企业改革:朦胧期
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曾经 进行过几次探索,但是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
军工行业100%。
石油工业92.1%,
电力行业90.6%,
民航、金融行业90%,
铁路行业83.1%,
汽车行业72%,
煤炭行业70%,
化纤、化肥行业69.3%,
冶金行业64%,
-
14
(2)国有企业控制国民经济的“血脉和神经系 统”
2004年
全国管道运输里程38204公里,运输能力54750万吨 全国铁路运营里程7.44万公里,客运111764万人,货运
改革开放之前三十年,两次大的改革尝试,即1958年和 1969年的两次改革,陷入“统—放—收—放”的怪圈,即 1958年放(扩大地方分权),1961年收(强化中央集权), 1969年放(省自为战,发展五小工业)。
-
4
2、1978年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探索期
这一时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探索期,也是新旧体制 并存转换、此消彼长的过渡期,体现了“渐进式改 革”的特征。
1995年开始,全国100家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
-
6
4、新世纪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期
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强调要建立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 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明 确提出要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 地方两个积极性,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 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管理体制,由过去的‘统一所 有,分级管理’转变为“统一所有,分级行使所有 权”。
关于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问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 、
中国企业
管理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
开发促进会副会长
郑海航教授
2006年5月16日
郑海航教授介绍
196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 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硕士、博士(企业管理专业); 从8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国有企业问题; 20多年来参与了国有企业改革全过程; 1998年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奖”; 1998年获 “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
249017万吨 全国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为12629982路端 全国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为39684.3万户
-
15
全国运输线路长度(万公里)
年份 铁路 国家铁路 公路 运营里程 里程
内河
民航
管道
1978 5.16 1979 5.29 1984 5.45 1985 5.51 1992 5.81 1993 5.86 1997 6.60 2004 7.44
4.86 89.02 13.60 14.89 0.83 4.98 87.58 10.78 16.00 0.91 5.17 92.67 10.93 26.02 1.10 5.21 94.24 10.91 27.72 1.17 5.36 105.67 10.97 83.66 1.59 5.38 108.35 11.02 96.08 1.64 5.76 122.64 10.98 142.50 2.04
这一时期指导企业改革的企业理论主要有:
孙冶方的“政—企关系中心论”、“大权小权 论”;
蒋一苇的“企业本位论”(国家本位论、地方本
位论、企业本位论),即企业是国民经济基本单
位;企业是能动有机体;企业应有独立经济利益;
国家和企业应政企分离。
-
5
3、1992年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突破期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体制,我国国有企业改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
-
10
国有企业数量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1998
国有企业数量
1999
2000
2001 年份
2002
国有企业数量
2003
2004
-
11
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增强的表现
(1)逐步退出一般竞争行业,而集中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 (2)控制了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和神经系统的管道和网络系统 (3)大多处于所在行业的产业链条的上游,对整个行业形成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