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验编制原理与方法4
间
作文题
➢ 对人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书面表达等 多种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
分类
➢ 命题作文和条件作文 ➢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 缩写型、改写型、续写型等
编制原则
➢ 根据考试目的、考试对象来确定作文文体和要 求
➢ 根据社会需要、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设计命题 ,作文命题要直接测量语文素养和书面表达能 力
25
45
第47页/共52页
应用
5 10 5 10
30
总体百分数
20 30 20 30
100
(一)设计测验的操作细目表
➢ 3. 使用单向归类系统(阅读理解技能)
阅读技能
识别文章中的细节 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判断文中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 辨别文中所表述的关系 对文中内容进行推论 总体百分数
题目数
10 10 10 10 10 50
➢ B.气温
➢ 1.测量并报告气温;2.影响气温的因素;3.气温与天气形成的关系
➢ C.湿度和降水量
➢ 1.测量并报告湿度;2.影响湿度的因素;3.降水的形式;4.测量并报 告降水量
➢ D.风
➢ 1.测量风速和风向;2.影响风速和风向的因素;3.说出代表风速和风 向的符号
➢ E.云
➢ ……
➢ F.锋面
1
1
1
7
5
15
25
水量
云
2
2
2
6
12
20
题目总数 6
6
6
30
12
60
题目 10
10
10
50
20
100
百分比
第46页/共52页
(一)设计测验的操作细目表
➢ 2. 细目表的其他例子(分数和十进制)
教学目标
内容范围 程序性技能 理解
单分数
5
10
带分数
5
15
十进制
5
10
十进制与分
10
10
数的关系
总体百分数
合适
第51页/共52页
(五)关注学习和教学的改善
➢ 如果测验注意到了测量的内容及学习成果的 广度和深度,那么它对学生的学习将会带来 积极的影响
➢ 设计能促进教学的测验,从而也间接地改善 学生的学习
➢ 如果学生认为测验是测量学习成就的公平、 有用的工具,测验将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 (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第34页/共52页
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评价
➢ 从教育目标划分标准来看,布鲁姆所用 的标准是测量学的,无论是知识、领会、 应用、分析、综合还是评价每一个教育 目标都是围绕着如何测量或操作的角度 提出的。
第35页/共52页
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评价
➢ 布鲁姆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目的主要时为 了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但由于该 分类系统中未涉及到知识的本质,并未阐 明知识和智慧技能时怎样习得的,所以用 它来指导学习和教学是有困难的。
和期望内涵 ➢ 指导语简单明晰,向被试明确说明实际的情境
、任务及评价标准 ➢ 确定科学合理的计分方法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 测验应该真实地反映教育教学目标,所以 编制测验时应该首先选定测验想要测量的 教学目标。在分析并陈述教学目标是最有 影响、最适当的参考资料是布鲁姆等人的 教育目标分类。
第26页/共52页
➢ 获得题目的代表性样本 ➢ 减少妨碍表现的无关因素 ➢ 避免客观题中的无意线索
第50页/共52页
(四)编写测验题目的一般建议
➢ 用细目表指导测验的编制 ➢ 编写的题目数多于所需的题目数 ➢ 尽早将测验题目编出来 ➢ 写出每道题目,避免题目之间的相互提
示 ➢ 编制题目适合一定的阅读水平 ➢ 使每道题目的答案得到专家的一致赞同 ➢ 重新修改测验题目时,要检查它们是否
分类
➢ 纸笔的表现性测验 ➢ 辨认的表现性测验 ➢ 结构化的表现性测验 ➢ 模拟情境的表现性测验 ➢ 工作样本的表现性测验
编制原则
➢ 测验材料和要求与日常教学内容和目标有关联 ,关注重要的学习结果
➢ 将考查重点放在高层次能力上 ➢ 将干扰测验目的的无关困难降到最低 ➢ 测验尽可能选择真实性的情境或问题 ➢ 提供必要的操作指导语,让学生了解作业任务
第38页/共52页
测验的设计与编制要领
➢ 一、设计测验的注意事项
➢ 确定测验的目的 ➢ 确定测验的属性 ➢ 明确测验的性质和用途 ➢ 明确测验对象 ➢ 分析测验目标
第39页/共52页
测验的目的
➢ 教学前的测验 ➢ 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所必需的技能(以确定其准备状态) ➢ 学生已达到计划中的教学目标的程度(给学生定位或者 调整教学)
第52页/共52页
第36页/共52页
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评价
➢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便于全面描述教 学目标和评定教学,但未揭示各级层次 的智力技能的心理机制,因而无法指导 教师用什么方法或提供什么学习条件来 实现教学目标。
第37页/共52页
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评价
➢ 总结: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对认知领域中的 教学目标由低到高进行划分,符合能力由 简单到复杂发展原则。认知领域分类标准 是测量学的,有利于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 与评价。
第41页/共52页
(一)设计测验的操作细目表
➢ 1.编写细目表
➢ 列出教学目标清单
➢按照陈述教学目标的方法,描述某单元的一般性教学目 标及具体的学习成果
第42页/共52页
➢例:天气单元的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术语
➢写出每一个术语的定义、识别代表每种天 气的术语、确定最适合描述给定天气的术 语……
➢ 横向设计 ➢ 了解各组知识在不同学习水平中的具体要求,从而 决定相应的比例
➢ 汇总与调整
第45页/共52页
(一)设计测验的操作细目表
目标
知道
理解 解释
内容 气压
基本术语 1
天气符号 1
具体实施 1
影响天气 形成因素
3
气象图 3
题目总数 题目比例
9
15
风
1
1
1
10
2
15
25
温度
1
1
1
4
2
9
15
湿度和降
编制原则
➢ 试题应该用来测量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 如:联系中学教学实际,试论述成败归因 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编制原则
➢ 要明确而系统的陈述问题,使被试清楚的 了解题目的要求
➢ 一般应采用答案具有统一定论的试题 ➢ 当有多个论述题时,可以设置一个必答的
论述题,剩下的题目可允许被试选择作答 ➢ 最好在题目中给出回答本题所需的参考时
第49页/共52页
(三)准备测验题目时应考虑的问题
➢ 将题目与预期的成果匹配 ➢ 知识性学习成果:……的名字(位置、特征、功能)是什 么? ➢ 理解性学习成果:……的原因是什么?……和……的关系 是什么?哪一个是……的例子?哪一个最恰当地概括 了……? ➢ 应用性学习成果:对于……来说哪一种方法最好?设 计……的步骤是什么?下面哪一项指明了……的正确应用? 下面哪一种解决方法对……来说是正确的?
➢ ……
第44页/共52页
(一)设计测验的操作细目表
➢ 1.编写细目表
➢ 填写双向细目表(排列各部分所占的比例)
➢准备一个含有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两个维度的双向 细目表,并具体说明测验题目和评价任务样本的特 点
➢ 纵向设计 ➢ 各个知识在整个测验的知识范围内的相对地位和重 要程度(确定各部分知识所占的比重)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把教育 目标分成三个领域:
1、认知领域 2、情感学习领域 3、动作技能领域
第27页/共52页
认知领域目标分类
➢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 六级: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 合、评价。
第28页/共52页
认知领域目标分类
1、知道:
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 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知道” 又叫“知识”,是认知领域中最低水平的认知结 果,它所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知识又分 为具体的知识、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识 和某一领域普遍和抽象的知识。
指将各种要素及组成部分组成一个整体, 以构成更为清楚的模式或结构。综合强调的 是创造能力,包括进行独特的交流、制定计 划或操作步骤和推导出一套抽象关系三方面 的内容。
第33页/共52页
认知领域目标分类
6、评价
指为了一定的目的,对某些观念和 方法等的价值作出判断。评价是最高 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包含根据内部 准则判断和依据外部准则判断两方面 的内容。
➢ 教学中的测验 ➢ 监测学习进步、检测学习中的错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 反馈
➢ 教学结束时的测验 ➢ 学生与预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标准相比,达到的程度 ➢ 也可作为下一个教学单元的预备测验
第40页/共52页
测验的设计与编制要领
➢ 二、测验的基本步骤
目标:改善学习和教学
8.使用结果 7.评定测验 6.实施测验 5.汇编试题 4.设计有关的题目 3.选择合适的题型 2.编制测量细目表 1.确定测量目的
➢ 作文命题不能过于抽象,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内容可写,有思路可走,有发挥的余地
➢ 避免材料或话题出现测验偏倚,在确定选材和 写作意图时,要考虑对被试都是公平的,并且 试题应符合被试的心理特征
表现性测验题
➢ 以行动、作品、表演、展示、口头回答、 操作、写作、科学研究、制作等更真实的 行为表现,来测量与评价学生在真实情境 下的所知与所能的一种测验类型
第31页
指将一种传播内容(现象、事物、过程) 分解成为它的组成因素和组成部分,以便弄 清各种观念的有关层次,或者弄清所表述的 各种观念之间的关系。分析比运用的智能水 平更高,可分为要素分析、关系分析和组织 原则分析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