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基本放大电路习题1-1 填空:1.本征半导体是,其载流子是和。
载流子的浓度。
2.在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而少数载流子的浓度则与有很大关系。
3.漂移电流是在作用下形成的。
4.二极管的最主要特征是,它的两个主要参数是和。
5.稳压管是利用了二极管的特征,而制造的特殊二极管。
它工作在。
描述稳压管的主要参数有四种,它们分别是、、、和。
6.某稳压管具有正的电压温度系数,那么当温度升高时,稳压管的稳压值将。
7.双极型晶体管可以分成和两种类型,它们工作时有和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8.场效应管从结构上分成和两种类型,它的导电过程仅仅取决于载流子的流动;因而它又称做器件。
9.场效应管属于控制型器件,而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则可以认为是控制型器件。
10.当温度升高时,双极性三极管的β将,反向饱和电流I CEO正向结压降U BE。
11.用万用表判别放大电路中处于正常放大工作的某个晶体管的类型与三个电极时,测出最为方便。
12.三极管工作有三个区域,在放大区时,偏置为和;饱和区,偏置为和;截止区,偏置为和。
13.温度升高时,晶体管的共设输入特性曲线将,输出特性曲线将,而且输出特性曲线之间的间隔将。
1-2 设硅稳压管D z1和D z2的稳定电压分别为5V和10V,求图1-2中各电路的输出电压U0,已知稳压管的正向压降为0.7V。
D Z1D Z225VU O1k Ω( )b D Z1D Z225VU O1k Ω( )c ( )d ( )a D Z1D Z225VU O 1k ΩD Z1D Z225VU O1k Ω图1-21-3 分别画出图1-3所示电路的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
( )a ( )b( )c图1-31-5 放大电路如图1-5所示,试选择以下三种情形之一填空。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包括基本不变) 1.要使静态工作电流I c 减小,则R b2应 。
2.R b2在适当范围内增大,则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
3.R e 在适当范围内增大,则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
4.从输出端开路到接上R L ,静态工作点将 ,交流输出电压幅度要 。
5.V cc 减小时,直流负载线的斜率 。
图1-51-6 电路如图1-5所示,设V CC =15V ,R b1=20k Ω,R b2=60K ω,R C =3k Ω,R e=2k Ω,电容C 2,C 2和C e 都足够大,β=60,U BE =0.7V ,R L =3k Ω 1.电路的静态工作点I BQ 、I CQ 、U CEQ 。
2.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 u ,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0 3.若信号源具有R S =600Ω的内阻,求源电压放大倍数A us 。
1-7 图1-7所示电路中,已知三极管的β=100,U BEQ =0.6V ,r bb ′=100Ω。
1.求静态工作点。
2.画微变等效电路。
3.求io1uU UA ='。
4.求r i ,r o1,r o2。
图1-7多级放大电路与频率特性习题2-1 填空:1.已知某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频率特性表达式为:)1(1(10006101010u ff fj jA ++=式中f 单位Hz表明其下限频率为 ;上限频率为 ;中频电压增益为 dB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中频段的相位差为 。
2.幅度失真和相位失真统称为 失真,它属于失真,在出现(+10V)u这类失真时,若u i 为正弦波,则u o 为 波,若u i 为非正弦波,则u o 与u i 的频率成分 ,但不同频率成分的幅度 变化。
3.饱和失真,截止失真都属于 失真,在出殃这类失真时,若u i 为正弦波,则u o 为 波。
u o 与u i 的频率成分 。
4.多级放大电路的通频带比组成它的各个单级放大电路的通频带 。
5.多级放大电路在高频时产生的附加相移比组成它的各个单级放大电路在相同频率产生的附加相移 。
6.多级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波特图是各级波特图的 。
7.在三级放大电路中,已知|A u1|=50,|A u2|=80,|A u3|=25,则其总电压放大倍数|A u |= ,折合为 dB 。
8.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后级的输入电阻是前级的 ,而前级的输出电阻则也可视为后级的 ;前级对后级而言又是 。
2-4 某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复数表达式为: )1)(1)(1(5.051010022u fffj jjfA +++=f 的单位为Hz1.求中频电压放大倍数A um 2.画出A u 幅频特性波特图3.求上限截止频率f H 和下限截止频率f L2-5 图2-5中的T 1,T 2均为硅管,U BE =0.7V ,两管间为直接耦合方式,已知β1=β2=50,r b b’1= r b b’2=300Ω,电容器C 1,C 2,C 3,C 4的容量足够大。
1.估算静态工作点I CQ2,U CEQ2(I BQ2的影响忽略不计) 2.求中频电压放大倍数A u 3.求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4.用仿真验证上述结果+-U o&LΩCC图2-52-6 电路如图2-6所示 1.写出iou U U A =及r i ,r o 的表达式(设β1,β2 ,r be1,r be2及电路中各电阻均为已知量)2.设输入一正弦信号时,输出电压波形出现了顶部失真。
若原因是第一级的Q 点不合适,问第一级产生了什么失真?如何消除?若原因是第二级Q 点不合适,问第二级产生了什么失真?又如何消除?+-U o &图2-6差动、功放电路习题3-1 填空1.放大电路产生零点漂移的主要原因是 。
2.在相同的条件下,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比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
这是由于 。
3.差动放大电路是为了 而设置的,它主要通过 来实现。
4.在长尾式差动电路中,R e 的主要作用是 。
3-2 某差动放大电路如图3-2所示,设对管的β=50,r bb ′=300Ω,U BE =0.7V ,R W 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试估算: 1.T 1,T 2的静态工作点。
2.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ud =1211oΔΔΔU U U -3.仿真验证上述结果。
V EE (-12V)图3-23-3 在图3-3所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已知两个对称晶体管的β=50,r be =1.2k Ω。
1.画出共模、差模半边电路的交流通路。
2.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i2i1oud ΔU U U A ∆∆-=。
3.求单端输出和双端输出时的共模抑制比K CMR 。
V V EEEE图3-3 图3-43-4 分析图3-4中的电路,在三种可能的答案(a:增大;b:减小;c:不变)中选择正确者填空,设元件参数改变所引起的工作点改变不致于造成放大管处于截止或饱和状态。
1.若电阻R e增大,则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2.若电阻R增大,则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3.若两个R C增大同样的数量,则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3-7 填空:1.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作用是。
2.甲类、乙类、甲乙类放大电路的是依据放大管的大小来区分的,其中甲类放大;乙类放大;甲乙类放大。
3.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较高,这种电路会产生特有的失真现象称;为消除之,常采用。
4.一个输出功率为10W的扩音机电路,若用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则应选至少为W的功率管个。
3-8 在图3-8功放电路中,已知V CC=12V,R L=8Ω。
u i为正弦电压,求:1.在U CE(sat)=0的情况下,负载上可能得到的最大输出功率;2.每个管子的管耗P CM至少应为多少?3.每个管子的耐压(BR)CEOU至少应为多少?CC Luo图3-83-9 电路如图3-9所示,已知T 1,T 2的饱和压降为2V ,A 为理想运算放大器且输出电压幅度足够大,且能提供足够的驱动电流。
u I 为正弦电压。
1.计算负载上所能得到的最大不失真功率; 2.求输出最大时输入电压幅度值U im ; 3.说明D 1,D 2在电路中的作用。
180k ΩLu oR Ω图3-93-10 填空:1.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采用 耦合方式的放大电路,因此低频性能 ,最常见的问题是 。
2.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A u = ,输入电阻r i = ,输出电阻r o = 。
3.通用型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大多采用 电路,输出级大多采用 电路。
4.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两上输入端分别为 端和 端,前者的极性与输出端 ;后者的极性同输出端 。
5.共模抑制比K CMR 是 之比,K CMR 越大,表明电路 。
6.输入失调电压U IO 是 电压。
第四章: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4-1 负反馈可以展宽放大电路的通频带,图4-1所示画出了三种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你认为哪一种是正确的?闭环开环A&lg 20f闭环开环A&lg 20f 闭环开环A&lg 20f(a ) (b ) (c )图4-14-2 判断图4-2所示各电路中的反馈支路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如是负反馈,说明是何种反馈类型。
o &CCV+o&f(a ) (b ) (c )图4-24-3 指出在图4-3所示的各个电路中有哪些交流反馈支路,它们属于何种组态,其中哪些用于稳定电压,哪些用于稳定电流,哪些可以提高输入电阻,哪些可以降低输出电阻。
+-U CCVo &CCo CCV(a ) (b ) (c )图4-34-4电路如图4-4所示:1.指出反馈支路与反馈类型(极性与组态) 2.按深度负反馈估算中频电压放大倍数A usf =soU U 3.用仿真验证上述结果+-Uo &图4-44-5 由差动放大器和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反馈放大电路如图4-5所回答问题: 1.当U i =0时,U c1=U c2=?设U BE =0.7V2.要使由U o 到b 2的反馈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则C 1和C 2应分别接至运放的哪个输入端(在图中用+,—号标出)?3.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后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是多大?设A 为理想运放。
4.若要引电压并联负反馈,则C 1,C 2又应分别接到运放的哪个输入端?R f 应接何处?若R f ,R b 数值不变,则A uf =?CC u o(+15V )图4-54-7 用理想集成运放组成的两个反馈电路如图4-7所示,请回答: 1.电路中的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是交流反馈还是直流反馈? 2.若是负反馈,其类型怎样?电压放大倍数又是多少?-+-+图4-74-8 在图4-8所示的四个反馈电路中,集成运算放大器A 都具有理想的特性,(A u =0,,o i =∞=∞r r )1.判断电路中的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是何种组态反馈? 2.说明这些反馈对电路的输入、输出电阻有何影响(增大或减小) 3.写出各电路闭环放大倍数的表达式(要求对电压反馈电路写ioU U ,对电流反馈电路 写io U I)(a )图4-84-9 分析图4-9中两个电路的级间反馈,回答1.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何种类型? 2.各自的电压放大倍数ioU U 大约是多少? u iou io(a) (b)ofifLR ifLoofifLR ofifLR (a)(b)(c)(d)图4-94-10 图4-10中的A 1,A 2为理想的集成运放,问: 1.第一级与第二级在反馈接法上分别是什么极性和组态? 2.从输出端引回到输入端的级间反馈是什么极性和组态? 3.电压放大倍数?o1o =U U ?io =U U4.输入电阻r if =? 5.用仿真验证3、4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