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实习报告

动物实习报告

江西九岭山动物实习报告生命科学院章霞0811020643【摘要】九岭山是位于中国江西省西北部的山脉,九岭山主峰九岭尖位于武宁靖安的边界,海拔1794米。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于2011-6-13至2011-6-16,参加了九岭山为期四天的动物实习。

本次实习采用走样线的方法,考察的对象主要有鸟类、两栖动物以及昆虫,重点探讨了九岭山鸟类的多样性及各种鸟类的特征和鉴定。

【关键词】九岭山走样线鸟类多样性鉴定【前言】动物野外实习时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是学习体系中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

本次动物实习通过在野外直接观察动物,我们了解了动物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及外形特征,熟悉了各种不同类群动物的分类特征,并能从外形、颜色、声音等判断一些鸟类,在将所学动物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同时巩固了课堂上所学动物学知识。

本次实习在重点探讨鸟类种类、数量、特征(居留型,分布型)的同时,学习了昆虫捕捉、鉴定及昆虫标本制作的方法,以及两栖动物的鉴定。

1.结果与分析1.1鸟类我们主要采取走样线法,步行于九岭山几条主要路线,通过望远镜观察鸟类特征(有时也结合声音及肉眼观察到的颜色),运用了解的知识或借助鸟类图谱鉴定所观察的鸟,并对各种鸟类进行数据统计。

查找相关资料,找出各种鸟类所属目科,对应的居留型和分布型,结果如表1-1-1。

表1-1-1 九岭山鸟类数量与分布序号中文名称拉丁名目、科居留型分布型生境数量1 普通翠鸟 Alcedo atthis 佛法僧目翠鸟科留广水 12斑鱼狗Ceryle rudis 佛法僧目翠鸟科留广水 33 蓝喉蜂虎Merops viridis 佛法僧目蜂虎科夏东山 44 珠颈斑鸠Streptopeliachinensis 鸽形目斑鸠科留东平175牛背鹭Bubulcus ibis 鹳形目鹭科夏广水14 6池鹭Ardeola bacchus 鹳形目鹭科夏广水 3 7白鹭Egretta garzetta 鹳形目鹭科夏广水 2 8绿鹭Butorides striatus 鹳形目鹭科留水 1 9 红脚苦恶鸟Amaurornis akool 鹤形目秧鸡科夏东水 21 0 白胸苦恶鸟Amaurornisphoenicurus 鹤形目秧鸡科夏水 111 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 鹤形目秧鸡科留广水 11 2 灰头麦鸡Vanellus cinereus 鸻形目鸻科夏平 113 环颈雉Phasianus coichicus 鸡形目雉科留古平 11 4 灰胸竹鸡Bambusicolathoracica 鸡形目雉科留东平 11 5 星头啄木鸟Dendrocoposcanicapillus鴷形目啄木鸟科留东山 116 小鸊鷉Trachybaptusruficollis 鸊鷉目鸊鷉科留广水 21 7 领雀嘴鹎Spizixossemitorques 雀形目鹎科留东山2818 白头鹎 Pycnonotussinensis 雀形目鹎科留东平281 9 红尾伯劳 Lanius cristatus 雀形目伯劳科留古山 12 0 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 雀形目伯劳科留东平 621 鹊鸲 Copsycnus saularis 雀形目鸫科留东平11 22 乌鸫Turdus merula 雀形目鸫科留广山152 3 虎斑地鸫Zoothera dauma 雀形目鸫科留平 124 白鹡鸰Motacilla alba 雀形目鹡鸰科留广平 425 灰卷尾Dicrurusleucophaeus 雀形目卷尾科夏东平 62 6 发冠卷尾Dicrurushottentottus 雀形目卷尾科夏东平 22 7 灰喉山椒鸟Pericrocotusdivaricatus 雀形目卷尾科留东平 228 黑卷尾Dicrurusmacrocercus 雀形目卷尾科留东山 62 9 黑领椋鸟Gracupicanigricollis 雀形目椋鸟科留古平 33 0 丝光椋鸟Sturnus sericeus 雀形目椋鸟科留东平1431 八哥 Acridotheresistatellus 雀形目椋鸟科留东平93 2 灰山椒鸟Pericrocotusdivaricatus雀形目山椒鸟科留古平 13 3 红头长尾山雀Aegithalosconcinnus 雀形目山雀科留东山 534 大山雀Parus major 雀形目山雀科冬广山 53 5 黄腹鹪莺Prinia flaviventris雀形目扇尾莺科留东平 136 麻雀Passer montanus 雀形目文鸟科冬广平353 7 白腰文鸟 Lonchura striata 雀形目文鸟科留东平703 8 棕头鸦雀Paradoxorniswebbianus 雀形目鹟科留广平 23 9 褐头鹪莺Prinia subflava 雀形目鹟科留广平 240 画眉Garrulax canorus 雀形目鹟科画眉亚科留东平 141 松鸦Garrulus glandarius 雀形目鸦科留古平 24 2 红嘴蓝鹊Urocissaerythrorhyncha 雀形目鸦科留东平743 寿带 Terpsiphoneparadisi 雀形目鸦科留东平 144 金腰燕Hirundo daurica 雀形目燕科留广平5 45 家燕 Hirundo rustica 雀形目燕科留古平224 6 灰眶雀鹛Alcippe morrisonia 雀形目莺科留东平 14 7 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 雀形目莺科留东山94 8 黑脸噪鹛Garrulaxperspicillatus 雀形目莺科留东山 249 红隼Falco tinnunculus 隼形目隼科留平 1 50 赤腹鹰Accipiter soloensis 隼形目鹰科夏东山 15 1 黑冠鹃隼Aviceda leuphotes 隼形目鹰科留东山 152 斑嘴鸭Anaspoecilorhyncha 雁形目鸭科夏广水 153 鸳鸯Aix galericulata 雁形目鸭科冬古水 2注:“留”表示留鸟,“夏”表示夏候鸟,“冬”表示冬候鸟;“东”表示东洋界种,“广”表示广布种,“古”表示古北界种;“水”表示沼泽水域,“平”表示平原田野,“山”表示山地林区。

1.1.1鸟类群落物种组成分析此次实习共记录到54种鸟类,分别隶属11目26科,其中雀形目鸟类共14科,共32种,占总种数的60.3%,非雀形目鸟类共12科21种,占总种数的39.7% 。

这与雀形目鸟类占鸟类全部种类的一半以上是一致的。

在非雀形目中,鹳形目种类最多,占7.5% ,其次是隼形目、鹤形目和佛法僧目鸟类,均占5.7% 。

形目形目法僧目形目形目形目形目形目形目鷉目形目数科数14 2 2 1 1 1 1 1 1 1 1 26 种数32 3 3 3 1 2 1 4 2 1 1 53 百分比(%)60.3 5.67 5.67 5.67 1.89 3.77 1.89 7.54 3.77 1.89 1.89 1001.1.2 居留型分析依据鸟类的季节居留及迁徙活动情况,可分为留鸟、候鸟、旅鸟等季节性生态类型。

由表1-1可知,九岭山鸟类以留鸟为主,共有39种,占总数的72.2% ,主要因为宜春地区处于中热带,气候稳定,环境变化较少。

其次是夏侯鸟,共12种,占总数的22.2% (图1-1)。

1020304050607080夏留冬图1-1九岭山鸟类居留型数据百分比(%)1.1.3 地理型分析记录到的九岭山鸟类地理型以东洋界为主,共32种,占总数的59.2% ,本区鸟类具有明显东洋界特征。

另外,记录到的广布型占27.8%,古北界占13.0% (图1-2)10203040506070广古东图1-2 九岭山鸟类地理型数据百分比(%)1.1.4 常见鸟类特征描述1) 白鹭中等体型(60厘米)的白色鹭。

与牛背鹭的区别在体型较大而纤瘦,嘴及腿黑色,趾黄色,繁殖羽纯白,颈背具细长饰羽,背及胸具蓑状羽。

虹膜-黄色;脸部裸露皮肤黄绿,于繁殖期为淡粉色;嘴-黑色;腿及脚-黑色,趾黄色。

分布在中国南方、台湾及海南岛。

迷鸟有时至北京。

部分鸟冬季到热带区越冬。

2) 白头鹎学名:Pycnonotus sinensis是雀形目鹎科的小型鸟类,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色具黄绿色纵纹。

性活泼,结群于果树上活动。

有时从栖处飞行捕食。

白头鹎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中常见的一种鸟,多活动于丘陵或平原的树本灌丛中,也见于针叶林里。

性活泼、不甚畏人。

杂食性,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

白头鹎是我国常见鸟类,是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的常见鸟类,繁殖季节几全以昆虫为食,在植物保护中意义甚大。

3)白腰文鸟上体灰褐色,具白色羽干纹,腰白色,尾上羽暗褐,飞羽及尾羽黑褐色。

额、眼先、眼周、颏、喉黑褐色,胸部褐色具浅黄色羽干纹,腹与两胁近白,尾下覆羽栗色。

白腰文鸟体形小巧,羽色淡雅,形似麻雀,体长约8厘米,上体以深栗色为主,下背转为灰白色,背部中央有一黑褐色斑纹,形如"文"字,故而得名。

又因其常全家十余只一起群居活动,形影不离,故有"十姐妹"之称。

分布于华南各省、云南西部和南部、广东、海南岛等地,为留鸟。

4)大山雀体大(14厘米)而结实的黑、灰及白色山雀。

头及喉辉黑,与脸侧白斑及颈背块斑成强对比;翼上具一道醒目的白色条纹,一道黑色带沿胸中央而下。

雄鸟胸带较宽,幼鸟胸带减为胸兜。

6个亚种略有差别,见于中国极北地区的亚种kapustini下体偏黄而背偏绿。

此亚种易与绿背山雀混淆,但分布上无重叠且绿背山雀具两道白色翼纹。

成年大山雀头部整体为黑色,两颊各有一个椭圆形大白斑;头部的黑色在颌下汇聚成一条黑线,这条黑线沿着胸腹的中线一直延伸到下腹部的尾下覆羽,是辨识大山雀的一个重要特征。

5)红嘴蓝鹊体最大和尾巴最长、羽色最美的一种。

羽色最美的一种。

头、颈、胸部暗黑色,头顶羽尖缀白,犹似戴上一个灰色帽盔;枕、颈部羽端白色;背、肩及腰部羽色为紫灰色;翅羽以暗紫色为主并衬以紫蓝色;中央尾羽紫蓝色,末端有一宽阔的带状白斑;其余尾羽均为紫蓝色,末端具有黑白相间的带状斑;中央尾羽甚长,外侧尾羽依次渐短,因而构成梯状;下体为极淡的蓝灰色,有时近于灰白色。

嘴壳朱红色,足趾红橙色。

6)家燕家燕雌雄羽色相似。

前额深栗色,上体从头顶一直到尾上覆羽均为蓝黑色而富有金属光泽。

两翼小覆羽、内侧覆羽和内侧飞羽亦为蓝黑色而富有金属光泽。

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和尾羽黑褐色微具蓝色光泽,飞羽狭长。

尾长、呈深叉状。

最外侧一对尾羽特形延长,其余尾羽由两侧向中央依次递减,除中央一对尾羽外,所有尾羽内翈均具一大型白斑,飞行时尾平展,其内翈上的白斑相互连成‘V’字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