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以学定教”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为了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层次,并在与课堂交流中获得进步。

在本节课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活动,在动态的过程中体验规律、感悟规律、创造规律,同时获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这节课先通过课前调查“涂一涂”唤醒学生对规律的初步认知,在反馈学生作品时找准学习新知的起点,达成能准确清楚地表述规律的目标,深刻理解规律的核心含义,在小组活动中创造各种规律,能通过推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P85—88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活动,使学生发现颜色、图形或数量变化等排列的简单规律,能准确清晰地描述表示规律,深刻理解规律的核心含义。

2.会根据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或缺失的部分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让孩子们体会到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美感和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能准确清晰地描述表示规律,深刻理解规律的核心含义。

教学难点:找出数量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18组学具、课件、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认识“重复”
1.游戏一:请你跟我一起做:拍手、拍肩、拍手、拍肩、拍手、
拍肩……
2.游戏二:请你跟我一起做:拍手、拍手、拍肩、拍手、拍手、拍肩、拍手、拍手、拍肩……
提问:然后怎么拍呢?再然后呢?引出“重复”。

3.游戏三:请你跟我一起做:拍手、拍手、拍肩、拍肩、拍手、拍手、拍肩、拍肩、拍手、拍手、拍肩、拍肩……
引导:你们的反应真快!爱动脑筋是学习数学的好伙伴。

二、反馈作品,描述规律
1.出示4个学生作品,引
导:这些作品漂亮吧,你最喜
欢哪一个?
预设1:喜欢第2个,黄蓝
黄蓝的顺序出现的。

预设2:喜欢第3个,粉蓝
红粉蓝红粉蓝红。

追问:为什么不喜欢第1个呢?
预设:第1个没有规律(顺序),其他3个都是有规律(顺序)的。

2.揭题。

引导:像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3次的现象就是有规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板书:找规律)
3.描述规律。

引导1:哪2个颜色重复?边圈边说,以黄蓝为一组,一组一组重复出现。

学生跟着说,指名说,同桌说,教师板书。

引导2:与第2个有什么不同?引出3个颜色为一组,边圈边说,指名说。

引导3:第4个有什么规律?指名说。

预设:以绿红红为一组,一组一组重复出现。

4.反例:
引导:第1个作品中怎么修改,它就有规律了?
预设:图中出现了2次紫色,可以把前7个颜色看作第一组,一组一组重复2次涂色,这样就有规律了。

5.举例:
引导:这个有什么规律?指名说。

预设:以为一组,一组一组重复出现。

追问1:你还有不同的发现?
预设:1个圆2个正方形,板书(1、2),还藏着数量的规律呢。

小结:不仅可以按颜色找规律,还可以按图形、数量等找规律。

(适时板贴)
三、小组活动,创造规律
1.明确学习任务,齐读活动要求。

(1)同桌2人有规律地摆一摆,摆好后贴在白色卡纸条上。

(2)摆好后,互相说一说你们创造的规律。

2.学生操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准备了18份学具,设计了不同的类型,有图形相同而颜色不同的、有图形、颜色都不同的,还有图形、颜色都相同的……
3.展示学生作品,并应用规律。

(1)
预设:以3个圆一组,一组一组重复出现;以三角形、圆形为一组,一组一组重复出现。

(2)
引导:这个有规律吗?以谁为一组?
预设:以4个图形为一组,一组一组重复出现。

追问:下一个是什么?为什么?
预设:以4个图形为一组,第3组的第一个应该是蓝色正方形。

(3)
预设3:以学习爱3个字一组,一组一组重复出现。

引导:在最前面加上一个爱字,规律还是一样吗?
预设:同样的素材,顺序不一样,规律就不一样。

(4)
引导:这2个作品有规律吗?请你选择一个想一想
预设1:第1个没有规律,颜色、图形都没有重复出现。

预设2:第2个也没有规律,颜色、图形都没有重复出现。

追问:你们同意吗?
预设:不同意,数字一个比一个多1。

教师引导观察每次多1,小结:数量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

引导:你能像他一样也写1个这样的例子吗?
预设:2、4、6、8、10
4、8、12、16、20
4.小结:我们创造的作品,可以分为有规律的和没规律的。

四、欣赏美的规律
1.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找规律,知道了不仅颜色、图形有规律,数量也有变化规律,课前游戏中的动作有规律,声音也有规律,听!嘣嚓嚓、嘣嚓嚓、嘣嚓嚓……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周而复始有规律的现象,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日出日落等。

2.课件播放,欣赏生活中美的规律。

3.活动:给妈妈设计一条漂亮的项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