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维山水田园诗

王维山水田园诗

王维山水田园诗终南山1太乙近天都2,连山到海隅3。

白云回望合4,青霭入看无5。

分野中峰变6,阴晴众壑殊7。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1.终南山:又名中南山或南山,在今陕西境内,绵延八百里,是渭水、汉水的分水岭。

2.太乙:山名,在今陕西省武功县,是终南山的主峰;也有人认为即终南山。

天都:天帝所居之处。

3.连山:连绵不断的山峰。

海隅:海边,海角。

4.“白云”句:白云缭绕,回首遥望时便又连合成一片了。

5.青霭:青色的雾气。

这句是说青霭迷濛,进入其中之后反而看不见了。

6.分野:古天问学名词。

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称为分野。

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属于星空的某一分野。

7.壑:山谷。

这两句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很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评论1.《终南山》,于此看积健为雄之妙。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看山得三昧,尽此十字中。

(清张谦宜《糹见斋诗谈》卷五)2.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

即写大景,,如“阴晴众壑殊”、“乾坤日夜浮”,亦必不逾此限。

非按舆地图便可云“平野入青徐”也,抑登楼所得见耳。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3.“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阔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也。

(同上)4.“僧敲月下门”,只是妄想揣摩,如说他人梦,纵令形容酷似,何尝毫发关心。

知然者,以其沉吟“推敲”二字,就作他想也。

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长河落日圆”,初无定景;“隔说问樵夫”,初非想得。

则禅家所谓“现量”也。

(同上)5.有大景,有小景,有大景中小景。

……“青霭入看无”,皆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张皇使大,反令落拓不亲。

(同上)6.或谓末二句与通体不配。

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九)7.律诗炼句,以情景交融为上,情景相对次之,一联皆情、一联皆景又次之。

……情景交融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打成一片,不可分拆。

如右丞“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皆是句中有人,情景兼到者也。

(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四)8.凡五七律诗,最争起处。

凡起处最宜经营,贵用陡峭之笔,洒然而来,突然涌出,若天外奇峰,壁立千仞,则入手势便紧健,气自雄壮,格自高,意自奇,不但取调之响也。

起笔得势,入手即不同人,以下迎刃而解矣。

如……王右丞之“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孟山人之“八月湖水平,函虚混太清”、“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杜工部之“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皆高格响调,起句之极有力、最得势者,可为后学法式。

作诗宜效此种起笔,自不患平矣。

(同上卷四)终南别业1中岁颇好道2,晚家南山陲3。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4。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5 ,谈笑无还期。

注释1.别业:别墅。

2.中岁:中年。

道:这里指佛教的禅理。

3.家:安家。

陲:边。

4.胜事:快意的事。

5.值:遇到,碰见。

林叟:守护山林的老人。

评论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

(《宣和画谱》)2.此诗造意之妙,至与造物相表里。

岂直诗中有画哉。

观其诗,知其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者也。

(《诗人玉屑》)3.孟诗淡而不幽,时杂流丽;闲而匪远,颇觉轻扬。

可取者,一味自然。

常建“清晨入古寺”、“松际露微月”,幽矣。

王维“清川带长薄”、“中岁颇好道”,远矣。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4.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

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

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

(俞陛云《诗境浅说》)5.参见孟浩然《过古人庄》评论1。

6.参见《终南山》评论6。

山居秋暝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1.暝:晚。

2.“天气”句:傍晚时分天气变得秋天一般的凉爽。

3.“竹喧”句:竹林里的喧闹声,是洗衣的女子结伴归来了。

4.“莲动”句:水面上莲花摇动,是渔人的小舟顺流而下。

5.随意:自然而然地,这里有任凭的意思。

歇:凋谢,消歇。

6.王孙:指隐士。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说尽管春芳凋谢,可是秋色依然美丽,隐者自然可以留在山中。

评论1.右丞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极是天真大雅,后人学之,则为小儿语也。

(清吴乔《围炉诗话》)2.写景之句,以工致为妙品,真境为神品,淡远为逸品。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皆逸品也。

(清冒春荣《葚原诗说》卷一)鹿柴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2 。

返景入深林3 ,复照青苔上。

注释1.柴:同“寨”,木栅栏。

鹿柴:王维居住的辋川别业附近的地名。

2.但:只。

3.景:日光。

返景:夕阳返照。

评论1.辋川诸五绝清幽绝俗,其间“空山不见人”、“独坐幽篁里”、“木末芙蓉花”、“人闲桂花落”四首尤妙,学者可以细参。

(清施补华《蚬傭说诗》)竹里馆1独坐幽篁里2,弹琴复长啸3。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1.竹里馆:辋川附近的地名。

2.篁:竹林。

幽篁:深密的竹林。

3.啸:吹口哨。

辛夷坞 1木末芙蓉花2 ,山中发红萼3 。

涧户寂无人4 ,纷纷开且落。

注释1.辛夷:又名木笔,落叶乔木,春季开化,形似莲花。

辛夷坞:辋川附近的地名。

2.木末:树梢。

芙蓉:莲花。

3.萼:花苞。

4.涧:夹在两山之间的水流。

评论1.太白五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山中荆溪白石出1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2,空翠湿人衣。

注释1.荆溪:即荆谷水,又名产水,源出陕西蓝田,流经万年。

2.元:同“原”。

评论1.吾弟超然喜论诗,……尝曰:“……王右丞《山中》诗曰:‘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此皆得于天趣。

”予问之曰:“句法固佳,然何以识其天趣?”超然曰:“能言萧何所以识韩信,则天趣可言。

”(《冷斋夜话》)2.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苏东坡《书摩诘蓝田烟雨图》)渭川田家1斜阳照墟落2 ,穷巷牛羊归3 。

野老念牧童4,倚杖候荆扉5 。

雉雊麦苗秀6 ,蚕眠桑叶稀7 。

田夫荷锄至8,相见语依依9。

即此羡闲逸10,怅然吟式微11。

注释1.渭川:渭水,在今陕西省境内。

2.斜光:斜阳,落照。

墟落:村落。

3.穷巷:隐僻的里巷。

4.野老:村野中的老人。

5.荆扉:柴门。

6.雉:野鸡。

雊:野鸡鸣叫。

秀:谷类抽穗开化。

7.蚕眠:蚕蜕皮时,不吃不动,像睡觉一样,称为“蚕眠”。

8.荷:扛着。

9.依依:眷恋不舍的样子。

10.即此:就此,面对这种情景。

11.式:发语词。

微:幽暗。

《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

这里借“吟式微”表达想归隐田园的愿望。

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1 ,极目无氛垢2 。

郭门临渡头3 ,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4,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5,倾家事南亩6。

注释1.新晴:雨后初晴。

2.极目:尽目力所及,远望。

氛垢:尘埃和污秽。

3.郭门:城镇的外门。

4.“白水”句:农田之外的河水清澈明亮。

5.农月:农忙季节。

6.倾家:全家出动。

南亩:泛指农田。

田园乐七首其四萋萋芳草春绿1 ,落落长松夏寒2 。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3 。

注释1.萋萋:青草葱郁茂盛的样子。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2.落落:松树高耸直立的样子。

3.衣冠:士大夫的穿戴,也借指官绅、士大夫。

田园乐七首其六桃红复含宿雨1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注释1.宿雨:头晚的雨。

2.山客:隐居山中的人。

评论1.六言绝句,如王摩诘“桃红复含宿雨”及王荆公“杨柳鸣蜩绿暗”,二诗最为警觉,后难继者。

(《玉林诗话》)春中田园作屋上春鸠鸣1,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2,荷锄觇泉脉3。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4,惆怅远行客。

注释1.鸠:像鸽子一类的鸟。

2.远扬:指长得过高过远的桑树枝条。

《诗经·豳风·七月》“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

3.荷:扛着。

觇:探测。

泉脉:地层中伏流的泉水,因类似人体的脉络,故称泉脉。

4.临:面对。

觞:酒杯的总称。

御:进用。

积雨辋川庄作 1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葘2 。

漠漠水田飞白鹭3,阴阴夏木啭黄鹂4。

山中习静观朝槿5,松下清斋折露葵6。

野老与人争席罢7,海鸥何事更相疑8。

注释1.积雨:久雨不晴。

2.藜: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新叶嫩苗都可以吃。

饷:进食于人,送饭。

葘:已经开垦了一年的田地,泛指农田。

3.漠漠:广漠密布。

4.啭:鸟鸣。

5.习静:习养静寂的心性。

朝槿:即木槿,夏秋之交开花,朝开暮落,古人以之为人生无常的象征。

6.清斋:吃素。

葵:一种蔬菜,霜露之时,葵最美好,故称“露葵”。

7.野老:山野老人,这里是诗人自称。

争席:争夺宴席上的坐次。

《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南行到沛地去,在梁地遇见老子。

老子对他说:“你神态傲慢,能和谁相处呢?最洁白的好像含垢的黑点,盛德的人好像有所不足。

”杨朱愧然变色,说:“敬听先生教诲。

”杨朱来的时候,旅舍的人对他都非常恭敬,纷纷避让。

等他回来的时候,旅舍的人都不再拘束,开始和他争席位了。

这里借用杨朱的典故表明诗人已得自然之道,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

8.“海鸥”句:《列子·黄帝篇》载:有人常在海上和鸥鸟一起玩耍。

后来他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去。

第二天,他又到海边去,但是鸥鸟都怀疑他,不再和他一同玩耍了。

这句是说不会再有人无端猜疑我了吧?评论1.杜少陵诗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王维诗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极尽写物之工。

(《诗人玉屑》)2.王维有诗名,然好窃取人文章佳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英华集》中诗也。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李嘉祐诗也。

(李肇《国史补》)3.诗下双字最难,须使五言七言之间,除去五字三字外,精神兴致,全见于两言,方为工妙。

唐人记“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为李嘉祐诗,王摩诘窃取之,非也。

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

此乃摩诘为嘉祐点化,以自见其妙。

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之,精彩数倍。

不然,嘉祐本句但是咏景耳,人皆可到。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4.诗中用双迭字易得句,如“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此李嘉祐诗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