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全套教案

湘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全套教案

教学用具:
磁带
录音机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告诉学生上课须知,并与学生拟定音乐课师生问好的方式
用打拍子的形式:老师:X X X/X- - -/(同学们,好!)
学生:X- X- /X- - -/(老师,好!)
注:用特殊的问好方式,让学生耳目一新,对音乐课产生兴趣
二、新课教学
教师简要讲解歌曲中应注意的地方,如前半拍休止和倚音等几个的地方。
C、学生完整随教师钢琴伴奏唱歌曲。
2、《雪绒花》
A、师:在听这首歌曲之前,先给大家留两个问题,在听歌曲时进行思考,歌曲的情绪?表达的内容?
B、听音乐,学生随音乐轻声的哼唱,
C、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歌曲分析: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深情悠长的歌调
教学反思:让学生自由组合排练一个纯粹的器乐曲,可用简易打击乐器,民族乐器、西洋乐器。曲目可以教师提供,也可学生自己收集。(学过乐器的学生可以充分的展示自己。)
教学
反思
年级科教案设计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序号
1
授课时间
年月日
《零点乐队》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湖南版音乐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零点乐队》,以台湾民歌《一只鸟仔》为载体,通过建立一支起点为零的乐队,设计“试奏体验”、“加花添彩”、“登场演练”三个教学环节,帮助学生了解乐器演奏的全过程,感受器乐演奏的乐趣。
播放《真的爱你》,让学生边欣赏,边感受。
(二)学生谈感受
(三)教师小结:“BEYOND”乐队演唱的《真的爱你》等一系列歌曲曾经带给我们这一代人很美好的感觉与回忆,这首音乐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我认为应该有两方面的的原因,一是作品本身不论是歌词还是旋律、节奏方面都能够很好的表达人们真实的情感体验,触摸到了人的灵魂深处。二是每个乐手对音乐作品的感悟理解通过演奏、演唱的形式真实的呈现给听众,使欣赏者有一种想随音乐激情呐喊的冲动。通过乐队伴奏演唱的形式能够更好的释放真实情感,但这也是需要每个乐手付出更多的努力。今天,我有一个想法,想在同学们中间组建一个乐队,让同学们也过过瘾,当一回乐手!我们每个人都是从零开始,那我们的乐队就起个大家都熟悉的名字“零点乐队”吧!
导言:同学们,当你们开始新生军训,就标志着你们从一名小学生变为一名中学生,走进中学校园,我们将会拥有一片新的音乐天地,让我们唱出心中的歌,你唱你喜欢的,我唱我喜欢的,用你们真诚的歌声让我们彼此熟悉,彼此亲密。
师:首先我们先来听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听完后你们告诉我这是什么歌
1、《快乐老家》
A、听音乐,学生随音乐轻声优美的唱
师问:大家有没有去过海边?大海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引导学生构想大海的样子,让学生通过大海的宽广、博大,联想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师问:那么我们在演唱《大海啊!故乡》时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去演唱呢?
生答:深情的,用叙述的语气来演唱
C、教师点评,介绍作品资料:《大海啊!故乡》王立平词曲,作于1983年。是电影《大海的呼唤》的主题歌。歌曲旋律平缓,优美动听,歌词质朴深情,如叙家常。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过程:
(三)学生根据配器谱来视奏,通过实践练习可以更好的发现配器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现场指导!)
四、“即兴创作”:曲谱见资料
要求:展示两首乐曲,分别为《小草》和《世上只有妈妈好》,让学生随着教师钢琴伴奏进行即兴的打击乐伴奏。因为歌曲旋律学生比较熟悉,所以重点是放在打击乐器的即兴配器上,看同学们之间配合是否默契!演奏的效果由学生自己来评定。(主要是要营造融洽、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创作的乐趣,合作的愉快!(时间充裕的话还可让学生即兴编舞,营造更丰富的教学画面。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
C、教师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建议。
三、小结与下课
教学
反思
年级科教案设计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序号
1
授课时间
年月日
《零点乐队》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奏一种简单的乐器,如口琴、竖笛,各种打击乐器或其他乐器,并能参与器乐合奏。
2、能设计简单的固定节奏型参与伴奏,从中体验与他人合作的愉快感。
3、了解器乐演奏中的“加花”的含义,并且能引导学生能在演奏中“即兴创作”。
年级科教案设计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序号
1
授课时间
年月日
《唱出心中的歌》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所教歌曲,并对歌曲相应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
2、能大胆、自信地独唱或与同学一起演唱;
3、能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声情并茂地演唱。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演示法
练习法
情境法
谈话法
教学重点:
在歌曲演唱中把握歌曲的节奏、情绪,能有表情地演唱。
C、跟唱旋律,教师领唱,学生跟着哼唱,可用“啦”来替代歌词,以熟悉旋律为主
D、
学习歌词,以听唱为主
E、
学生随音乐再一起唱。
三、小结与下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课本学会了三首歌,我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喜欢的歌曲,请同学们下去以后,每人准备一到两首歌,下节课将学习剩下的两首歌,并且将在班上组织一次小型的演唱会,希望大家回去后好好准备,下节课能到我们讲台上来好好的展示一下你自己!
三、新课教学
(一)组建零点乐队的准备工作
第一步:检测学生的节奏感,教师打击三条节奏,要求学生认真听,快速记忆(因为部分同学刚接触节奏,对节奏认识不够清楚,所以教师演示时分慢速、中速、快速三个层次)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听辩的又快又好又准确
要求:学生安静欣赏,营造好的视听环境,养成好的听辩习惯。
第二步:学生自愿报名到讲台上来,用布蒙住眼睛,教师把准备好的简易乐器都演奏一遍,让学生一一识别,猜中五个以上者可获得“最灵敏的耳朵”光荣称号。发声体:碰铃、铃鼓、拍手声、敲门声、沙锤、三角铁、响筒响板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以四三拍子唱出,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真挚地倾吐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D、自学歌词,以听唱为主
E、学生齐唱歌曲,教师指挥
F、播放电影《音乐之声》,介绍歌曲《Do Re Mi》和《孤独的牧羊人》
3、组织学生开班级演唱会
A、教师主持,鼓励学生上台演唱,可单人或多人,
B、学生演唱歌曲
1、《啊,朋友再见》
A、听音乐,学生随音乐轻声的唱一遍,
B、师:大家听完这首歌曲,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生:表现了游击队员对祖国、家乡的无比眷念和热爱。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曲是出自哪一部电影吗?
答:意大利民歌,南斯拉夫影片《桥》中的一首插曲。歌曲为一段体,小调色彩。体现了战士们为保卫祖国随时准备牺牲的精神。
2)学生练习:可根据一般规律,最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思考,设计最好的加花作品。丰富作品的音响效果。
3)教师小结为旋律加花的方法和技巧:(仅供学生参考)
A:旋律的加花重复,围绕主旋律音加进其他音,使旋律更为丰富多彩。
B:旋律的简单重复,为了加强或突出某种节拍或节拍的效果,将主旋律精简,仅保留骨架。
教学重点:
“试奏体验“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并且能够充分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积极参与“加花添彩”。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教学方法:
引导法、启示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一)欣赏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BEYOND”乐队演唱的《真的爱你》这首歌吗?想听听吗?(教师尽量用生动的语言提问,激发师生共同的情感共鸣)
要求:让学生仔细分析研究曲谱,看哪些小节可做旋律的加花重复,哪些小节可做旋律的简单重复,哪些小节可做主奏乐器的转换,积极思考。认真讨论。最后教师请个别小组把编配的结果展示给其他同学,教师点评,也可请同学之间互评。挑选其中的经典代表作由学生自己分配任务来演奏。
(二)登场演练:“登场演练”是班级“零点乐队”组建后的第一次全面展示。通过演练,可以检验同学们器乐演奏的水平和创编能力,唤起学生对学习乐器的欲望,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初级的练耳、识谱视奏能力。
师: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复习一下,看看大家都学的怎么样?我们一起来唱一唱上节课学习的歌曲。
播放课件《快乐老家》《大海啊!故乡》《新世纪的新一代》
2、学习新歌:
师:刚才我们巩固了上节课我们学过的三首歌曲,看来大家都挺有音乐细胞的,掌握的很不错,我相信这节课,你们也一定可以把剩下的两首同样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学好。
C、学生完整随音乐唱歌曲
D、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分组演唱,比一比那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大海啊!故乡》
A、听音乐,学生边听边跟着划拍,感受歌曲情绪
B、听完了这首歌首歌,先来回答几个问题
师问:这首《大海啊!故乡》和《快乐老家》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
生答:《大海啊!故乡》旋律平缓,优美动听,《快乐老家》节奏欢快,
二、教学背景分析
学习本课内容时,学生进入中学已有三个星期。初中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在音乐知识的掌握和对音乐的感受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小学生有明显的变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通过音乐课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旋律理解和创作能力。为此,本节课重点通过学生自主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感知音乐、表现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投入到音乐表现活动中去,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从而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C:不同乐器的衔接,当主奏乐器更换时,用“衔接点”重复以及小连接句等办法保持旋律的连贯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