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通用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11连贯_词句复位及语句排序题型2语句复位课件
2019-2020年通用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11连贯_词句复位及语句排序题型2语句复位课件
[即时训练] 1.(2015·浙江卷)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导学号:76082105】 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________。 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的苔类。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 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思考角度(二) 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陈述主体、叙述角度应保持一致。在文段所提供的语境中,陈述的对象应 该保持一致,而不能彼此混杂。
[例 2]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 12 时,________。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 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
D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由下文可知,此处的主语应当是“石 头”,D 项的表述方式更能强调阳光和雨露的作用,这正与下文的叙述相契合。]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在我们的生活中最让人感动的日子总是那些一心一意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 奋斗的日子,哪怕是为了一个卑微的目标而奋斗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 __________ 。金字塔是由每一块石头累积而成的,每一块石头都是很简单的, 而金字塔却是永恒的;共和国的大厦也是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一步一个脚印 铸成的,他们的英名和业绩更是永恒的。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C.①簇新的意象代替了矫揉造作的伪情滥调 ②澎澎湃湃的谈吐代替了被嚼烂的少女和梦的俗喻 D.①被嚼烂的少女和梦的俗喻被澎澎湃湃的谈吐代替了 ②矫揉造作的伪 情滥调被簇新的意象代替了
A [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句式的一致性。首先,根据横线前后的语句确定 “……代替了……”的句式;然后,再找准对应的两组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
①碧绿的江水轻轻拍打着船舷
②天空和水面整个绿成一片
③山花吐香,清风送爽,茂林修竹,飞瀑流泉,危崖耸峙,奇石满布
④危崖耸峙,奇石满布,飞瀑流泉,清风送爽,茂林修竹,山花吐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解答此题主要考虑语言的前后勾连原则。第(1)句所填内容要与后文的 “闪闪绿色”相勾连,而与之勾连的是“绿成一片”,所以选②;第(2)句根据 后文的“雄奇险绝”“清丽妩媚”的顺序,应该先描写其险其奇,再描写其清 爽妩媚,所以选④。]
[例 4]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巍峨挺秀的秦岭没有消失在浊雾里;田堰层叠 的南塬,模糊了;美丽如锦的渭河平原也骤然变得丑陋而苍老。 A.天气阴沉,满天厚厚的、低低的、灰色的浊云 B.在夕阳的辉映下,满天彩云飘动 C.夜幕下垂,远山渐渐隐没了,田野像死一般寂静 D.北风呼呼地叫着,枯草落叶漫天飞扬,树枝都成光胳臂了
[例 3]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他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 然忘食。”我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 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________。 A.意思非常清楚,紧紧相连,交互阐明 B.交互阐明,紧紧相连,意思非常清楚 C.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 D.意思非常清楚,交互阐明,紧紧相连
C [本段话是说陶渊明的“前后两句话”有怎样的关系。按事理逻辑,先 “紧紧相连”,再“交互阐明”,再“意思非常清楚”,故选 C 项。]
思考角度(四) 意境协调 文段的画面、环境、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热烈欢 乐,或直截了当,或隐晦曲折,或贬或褒)。文段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 其中的物象、景致高度契合统一。
题型 2 语句复位
语句复位类连贯题,通常要求将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再放回到语段中合适 的位置上。语句复位题是定位选句,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
语句复位“七思考” 思考角度(一) 话题是否一致 话题一致,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要密切 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或主旨,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
B [横线前的文字强调了“寂寞”的意义。A 项,“又”表示并列关系,“最 有才能”和“最耐得住寂寞”同等重要,未突出重点。B 项,在承认“才能”重 要的基础上更强调了“寂寞”。C 项,强调了“寂寞”,否定了“才能”,显然 是不符合事实的。D 项,强调了“才能”,没有突出“寂寞”。只有 B 项和语 段主旨一致。]
A [原文由上而下写秦岭、南塬和渭河平原的自然景色,情调是阴沉凄凉 的。从意境和描述层次两个方面考虑都应选 项。B 项,“满天彩云”,景和情 都与原文明显不协调。C 项,“渐渐隐没”与原文的“没有消失在浊雾里”相矛 盾。D 项,所描绘的北风、枯草、树枝与原文不协调。]
思考角度(五) 句式一致 句子结构保持一致,语段中的信息才能前后吻合,彼此照应,才能在表意 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D [此题考查重点是主语、话题的前后一致。从题干看,“公安干警”是主 语,那么,后一分句的主语也应是公安干警,A 项和 C 项都更换了主语,造成 不连贯,应当排除;B 项的前一分句主语是“公安干警”,而后一分句主语却成 了“全部赃物和赃款”,所以此项也不恰当。]
思考角度(三) 事理相承 逻辑关系有因果、条件、递进、并列、总分、大小、轻重、快慢、难易、 表里、先后、动静、多寡等。语段在表达一定的意思时,总会按照某种逻辑顺 序或者符合一定的生活事理,而这逻辑顺序或者生活事理恰恰就是句子衔接的 思路或特征。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2019/7/1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1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A.因为无数卑微的目标累积起来可能就是一个伟大的成就 B.因为无数卑微的目标累积起来可能就会形成一个大目标 C.因为只有向着一个目标努力奋斗才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D.因为只有向着一个目标努力奋斗才能创出令人感动的业绩
A [这是一个议论性语段,主要阐明了一心一意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的意义,横线前面的文字是因果论证,横线后面的文字是举例论证。在备选的 四个选项中“会形成一个大目标”与后面的“金字塔”“共和国大厦”不对 应,应当排除 B 项。C 项,“向着一个目标努力奋斗”似乎与前面的文字相呼应, 但呼应得不够严密;而“迷失自己的方向”明显偏离了表达中心。D 项,除了 C 项前面的内容外,“创出令人感动的业绩”与后面的“金字塔”“共和国大厦” 不够对应。]
[例 5]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余光中的散文世界里,__①__,徐疾多致的节奏代替了平铺直叙的语序, __②__,幽默风趣的妙语代替了装腔作势的教训。 A.①簇新的意象代替了被嚼烂的少女和梦的俗喻 ②澎澎湃湃的谈吐代替了矫揉造作的伪情滥调 B.①被嚼烂的少女和梦的俗喻被簇新的意象代替了 ②矫揉造作的伪情滥调被澎澎湃湃的谈吐代替了
思考角度(六) 前后勾连 句子的重点往往在谓语部分。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分句之间明显有顺承、因 果、并列等关系,从而使文段在表意上思维清晰、层次井然。
[例 6] 填入下面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滴水的树林,都在江中投入绿油油 的倒影,________,就连我自己也在那闪闪绿色之中了。 (2)漂流要闯过四十八道明滩暗礁,沿江两岸,________,雄奇险绝中透出 清丽妩媚。
[例 1]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 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得非凡成就的 人,________。 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B.往往固然是最有才能,但首先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 C.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
思考角度(七) 音节是否和谐 要符合诗歌或语句在字数、句式、平仄、音韵等格律方面所特有的规定。 [例 7]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梦回》一诗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________,水寒更有未眠鸥。 A.玉簪花落野塘香 B.碧云望断空回首 C.客怀处处不宜秋 D.深夜无风莲叶响 D [根据绝句的韵律特点和诗歌的意境内容可确定选项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