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分类和图书分类法简述
大类简表) 附2: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 (22大类简表) :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 22大类简表
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 哲学、宗教 哲学、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政治、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文化、科学、教育、 H 语言、文字 语言、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历史、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天文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医药、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航空、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环境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C
存在的问题和不利因素 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 可能的人为因素
(1),新手与老手的经验差异(人员更替); (2),能分到下位类的书却归入上位类(图省事,免出错) (3),错写或少写(多写)分类号(粗心大意); (4),多批次进馆的同一种书,归类不一致,进而导致馆藏 不一,即同书异号现象(不重视查重); (5)典藏分配错位进而导致读者检索和找书困难。
(二)我国近代图书分类法
《古越藏书楼书目》------------1904年绍兴徐树兰 《南洋书目》---------------------1919年南洋中学陈乃乾 1910年,随着孙毓修先生将《杜威十进分类法》介绍 到国内,我国随后即出版了仿造《杜威法》的分类法, 如: 《仿杜威书目十类法》-------1917年沈祖荣,胡庆生 《世界图书分类法》----------1922年杜定友 《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1928年王云五 《中国图书分类法》----------1929年刘国钧 《中国十进分类法》---------1934年皮高品
(五)国外图书分类法简介
《杜威十进分类法》( Decimal Classification ), 简称DC 《国际十进分类法》( 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 ),简称UDC 《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 ),简称LC 《冒号分类法》( Colon Classification ),简称 CC 《书目分类法》(Books Classificayion ),简称 BC
分析的结果是
自然科学类仅占总品种的25.22%(如果包括综合 类图书,才占25.91%); 社会科学类则占74.78%; 在自然科学类的25.91%中,适合我们馆收藏和使 用的书就更少。可见我们的图书采购工作之困难。
E
我馆2008年度中外文科技图书采购量统计 我馆2008年度中外文科技图书采购量统计 2008
二,分编工作人员的选聘
图书分类编目和加工工作是知识性,技术性和 实践性紧密结合的工作,责任重,岗位关键。 因此,对上岗人员的要求也严格。
1,必须具有图书馆学,图书分类学等专业理论知识; 2,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宽的知识面; 3,接受过专业培训,了解并掌握图书分类法的结构体系, 编制原理和使用方法; 4,了解并熟悉本馆的藏书结构,理解分类工作在图书馆 服务工作中的重要性; 5,能严格遵守本馆制定的分类标引细则和部门的工作守 则; 6,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版编目(CIP)数据(Cataloging in Publication): 数据( 在版编目 数据 ): 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由某一集中编目机构或某个图书馆的编目部门 根据出版机构提供的书稿清样进行的文献编目工作。编目数据一般印在 即将出版的图书的特定位置(书名页背面或版权页),以供各图书馆及其他 文献工作机构用以编制各种目录。
D
我国图书出版最新统计(2007) 我国图书出版最新统计(2007)
图书: 192912种, (其中初版 116443种) 课本: 53997 种, ( 18829 ) 按《中图法》的22大类统计,各类图书的出版量和所占比重如下: 经济类: 21420种(初版 14161种) 占总品种 8.68 % 自然科学总论 942 ( 460 ) 0.38% 数理化 4813 ( 2095 ) 1.95% 天文地学 1227 ( 857 ) 0.50% 生物科学 1332 ( 810 ) 0.54% 医药卫生 11543 ( 7282 ) 4.68% 农业科学 4086 ( 2210 ) 1.65% 工业技术 34186 ( 18966 ) 13.85% 交通运输 2470 ( 1301 ) 1.00% 航空航天 185 ( 146 ) 0.07% 环境科学 976 ( 743 ) 0.40% 综合类图书 1702 ( 1308 ) 0.69% 其它大类(略)
中文科技书: 引进版科技书: 外文原版书:
7750种, 235 794
24140册 498 799
附1 :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介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 法》,同《中图法》一样也是我国图书馆和情报 单位普遍使用的一部综合性的分类法。 它将知识门类分为5大部类,并在这五个基本部 类序列的基础上,组成了25个基本大类。 各级类目的分类号码采用单纯的阿拉伯数字制, 不附加任何基本符号,单纯简洁,易写、易记。 号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顺序制,从00-99 分配二十五个大类及其主要类目。第二部分采用 小数制,以容纳细分类目:在号码编制技术上采 用双位法,借号法和交替类等方法,使号码组配 灵活,伸缩性助记性强。
图书分类和图书分类法简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 夏李南 2009-3-27
A
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基本流程
B
图书分类及加工
图书分类的任务概括起来有: 图书分类的任务概括起来有: 1,揭示每种图书的学科知识内容; 2,把学科性质相同的图书聚集在一起; 3,根据各类图书间的亲疏关系把藏书组成一个系统。 对图书分类的要求是: 对图书分类的要求是: 确认图书, 确认图书,归类正确 前后一致, 前后一致,位置固定
对图书分类和加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视
1,确定适合本馆使用的图书分类法 2,制定文献分类标引及加工细则 3,工作人员的选聘
一,关于图书分类法
(一)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法 (二)我国近代图书分类法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图书分类法 (四)我国现行使用最广泛的两部分类法 (五)国外图书分类法简介
(一)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法
例 1
最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备考指南 主编:孙翠兰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H310.42 / V4--------------《中图法》分类号 / 第四版 41.68055 / V3-------------《科图法》分类号 / 第三版
例 2
Biothechnology / by John E. Smith / 4th ed. Cambridge / 2004 71.218 / S652(4)
《科图法》------1958年正式出版后即在中国科 科图法》------1958年正式出版后即在中国科 1958 学院各图书馆使用, 学院各图书馆使用,我们馆使用该法当然是 不二的选择。 不二的选择。
主要特点: 主要特点: 1,该法既适合大型综合图书馆使用,又适合于专业 性图书馆使用; 2,其自然科学部分的类目举类详细,系统性强,能 及时反映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3,标记符号采用纯数字符号,单纯简洁,易写易记; 4,该法的类目表共分五大部,二十五个基本大类。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图书分类法
《图书分类法》(简称《东北法》)----1948年8月东北图书馆 《图书分类新法》(简称《山东法》)-----1951年山东省图书馆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人大法》)----1952年中 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草案》(简称《中小法》)------1956年文 化部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 1954年中 国科学院图书馆 《武汉大学图书分类法》(简称《武大法》)------1958年武汉大学图 书馆学系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 1975年《中图法》 编委会
(四)我国现行使用最广泛的两部分类法 《中图法》------1981年被国家正式批准为国家 中图法》------1981年被国家正式批准为国家 1981 标准的图书分类法
主要特点
1., 是一部大型的综合性的图书分类法,适合全国 各种类型图书馆使用。 2 ,为全国书刊文献统一分类编目创造了有利条件; 3 ,标记符号采用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 混合号码制,技术比较先进; 4 ,注释比较详细。 5 ,我国现行出版发行的所有出版物都标有该法的 在版编目分类号。 6 ,该法的类目表共分五大部,二十二个基本大类。
00.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 10. 哲学 20. 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总论) 21. 历史、历史学 历史、 27. 经济、经济学 经济、 31. 政治、社会生活 政治、 34. 法律、法学 法律、 36. 军事、军事学 军事、 37.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文化、科学、教育、 41. 语言、文学 语言、 42. 文学 48. 艺术 49. 无神论、宗教学 无神论、 50. 自然科学(总论) 自然科学(总论) 51. 数学 52. 力学 53. 物理学
《七略》(七分法: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 略,方技略;佚失)------西汉刘向,刘韵父子 《七志》(九分法:九篇条例,经典志,诸子志,文翰志,军书志, 阴阳志,术艺志,图谱志,道经,佛经)-----------宋朝王俭 《七录》(七分法: 经典录,纪传录,子兵录,文集录,技术录, 佛法路,仙道路)---------五代十国梁国阮孝绪 《中经》(四分法: 甲乙丙丁)-------------三国时代郑默 《四部目录》(四分法:经史子集)--------东晋李充 《隋书 经籍志》(四分法:经史子集)---唐长孙无忌(魏徵等) 《四库全书总目》(四分法:经史子集)----请乾隆46年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