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3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必修3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必修3第一次月考测试卷说明:1.考试范围为必修3第一、二单元内容。

2.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大海的波涛声是自然界最纯美、浑厚,且颇具神秘色彩的“音乐”。

然而是谁“弹奏”了这一曲曲动人的音乐呢?美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浪花中大大小小的气泡便是一位位天才的“演奏家”。

海洋学研究所科学家认为,涛声的音质取决于形成海浪所特有的浪端气泡的体积大小。

他们分别对在实验室水池中和开放的海洋中拍摄到的高速录像进行了分析,并测算了浪端气泡的体积,进而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浪花中气泡形成的完整图画。

根据测算,科学家将气泡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种类,“大气泡”直径约在1毫米至1厘米之间,而“小气泡”的直径则小于1毫米。

科学家介绍说,大气泡和小气泡的形成过程不尽相同。

海浪形成初期,浪尖会卷裹一部分空气形成一个管状空洞,当海浪下落时,这个空洞便被分割成若干部分,从而形成大气泡。

当浪尖与海水再次相遇,飞溅起的浪花将海水表面的空气带入水中,小气泡就此诞生。

根据科学家的结论,小气泡爆裂时所发出的声音要比大气泡更为激烈。

虽然大小气泡的形成过程不同,但两种过程都遵循了能量守恒的规律。

这一规律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如在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现象中都可以找到它。

科学家认为,千万不要小瞧这些不起眼的气泡,它们不仅是“大海之音”的缔造者,更是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

通常,大大小小的气泡会将空气带入海水中,为海洋生物提供大量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

气泡的大小决定着海水溶解二氧化碳气的数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气中这一温室气体的含量。

与此同时,气泡在海面爆裂的一瞬间,又向空中输送了丰富的水汽,有助于云的形成。

上述看似简单的正反两个过程....,却对整个地球的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

1. 第四段中加点的“两个过程”指的是()A.气泡将空气带入海水中,同时为海洋生物提供二氧化碳气体。

B.飞溅的浪花形成小气泡,并将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

C.气泡将空气带入海水中,并向空中输送丰富的水汽。

D.气泡溶解二氧化碳气,并将它提供给海洋中的生物。

2.能作为海浪气泡“对整个地球的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结论依据的一项是()A.海水中大小气泡的形成都遵循了能量守恒的规律。

B.海浪气泡的多少和大小对减弱“温室效应”至关重要。

C.形成海浪的浪端气泡的体积大小决定着涛声的音质。

D.不起眼的气泡是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海浪中的气泡能发出纯美、浑厚的声音,这是海洋学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实验和观测发现的。

B.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数量影响着大气的温度,而二氧化碳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水中的大小气泡决定的。

C.科学家将气泡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种类,大小气泡形成的过程不尽相同。

科学家认为,千万不要小瞧这些不起眼的气泡,它们不仅是“大海之音”的缔造者,更是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

通常,大大小小的气泡会将空气带入海水中,为海洋生物提供大量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

气泡的大小决定着海水溶解二氧化碳气的数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气中这一温室气体的含量。

与此同时,气泡在海面爆裂的一瞬间,又向空中输送了丰富的水汽,有助于云的形同,但都遵循了能量守恒的规律。

D.浪尖卷起的空气被海浪分割成大气泡,海水表面的空气同时被浪花带入水中形成小于1毫米的小气泡。

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气泡是管状空洞被海浪切割形成的,其直径超过了1毫米,因此在爆裂时所发出的声音也就更急促、更洪亮。

B.在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现象中都可以发现能量守恒的规律,可见这个规律是对物质运动现象的准确的抽象。

C有关科学家都很重视改善大气环境,他们对海水溶解二氧化碳的研究,可能为减弱地球“温室效应”提供新的思路。

D浪花气泡成了弹奏动人音乐的天才的演奏家,这种奇妙的比喻表明科学和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5-12题。

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在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

本诗中“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4分)6、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7、古人评诗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

“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

上面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

(8分)舟中读元九诗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①元九,唐诗人元稹。

元稹曾与白居易一同倡导“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元被贬通州(今四川达县一带),白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

8、诗的前三句,诗人以“灯前”“灯残”“灭灯”三个极富个性的景象前后映照,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9、诗的末句描绘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图景?(8分)赠柳李商隐章台①从掩映,郢②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③扑酒旗。

[注]①章台:汉代京城长安街道名。

街多柳树,唐时称为“章台柳”。

②郢:战国时楚国建都于郢,即今湖北江陵。

③青楼:古代歌舞宴饮之地。

10、古时有临别赠柳的习俗,其中一个原因是“柳”字谐音“”字。

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

(2分)11、怎样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形象?(2分)12、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2分)名篇名句默写(10分)13、(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2)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

(3)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拨弦三两声,嘈嘈切切错杂弹,。

间关莺语花底滑,。

(4),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老人与海海明威鲨鱼又冲上来,一闭上嘴就给老头儿揍了一棍。

他把那根棍子举到不能再高的地方,结结实实地揍了它一下。

这一回他觉得他已经打中了脑盖骨,于是又朝同一个部位打去,鲨鱼慢慢吞吞地把一块鱼肉撕掉,然后从死鱼身上滑下去了。

老头儿留意望着那条鲨鱼会不会再回来,可是看不见一条鲨鱼。

一会儿他看见一条在水面上打着转儿游来游去。

他却没有看到另一条的鳍。

他想:我没指望再把它们弄死了。

当年年青力壮的时候,我会把它们弄死的。

可是我已经叫它们受到重伤,两条鲨鱼没有一条会觉得好过。

要是我能用双手抡起一根棒球棒,保险会把第一条鲨鱼打死。

即使现在也能行。

他不愿再朝那条死鱼看一眼。

他知道它的半个身子都给咬烂了。

在他跟鲨鱼格斗的时候,太阳已经落下去。

“马上就要天黑了,”他说,“一会儿我就要看见哈瓦那!的灯火了。

如果我往东走得更远,我会看见从新海滩上射出来的灯光。

”他想:现在离港口不会太远了。

我希望没有人替我担心。

只有那孩子,当然,他一定会替我担心的。

可是我相信他有信心。

好多打鱼的老头儿也会替我担心的。

还有好多别的人。

我真是住在一个好地方呀。

他不能再跟那条大鱼讲话,因为它给毁坏得太惨啦。

这时他的脑子里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你这半条鱼啊,”他说,“你原来是条整鱼。

我过意不去的是我走得太远,这把你和我都给毁啦。

可是我们已经弄死了许多鲨鱼,你和我,还打伤好多条。

老鱼,你究竟弄死过多少鱼啊?你头上长着那只长嘴,可不是白长的。

”他总喜欢想到这条死去的鱼,想到要是它能够随意地游来游去,它会怎么样去对付一条鲨鱼。

他想:我应该把它的长吻儿砍掉,用它去跟鲨鱼斗。

可是船上没有斧头,后来又丢掉了刀子。

话又说回来,当时要是我能够把它的长吻儿砍掉,绑在桨把上的话,那该是多好的武器呀。

那样一来,我俩就会一同跟它们斗啦。

要是它们在夜里窜来,你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办法呢?“跟它们斗,”他说,“我要跟它们斗到死。

”现在已经天黑了,可是天边还没有红光,也看不见灯火,有的只是风,只是扯得紧紧的帆,他觉得大概自己已经死了。

他合上两只手,摸一摸手掌心。

两只手没有死,只要把两只手一张一合,他还觉得活活地痛哩。

他把脊背靠在船梢上,才知道自己没有死。

这是他的肩膀告诉他的。

他想:我许过愿,要是我捉到了这条鱼,我一定把所有的那些祷告都说一遍。

但是我现在累得说不出了。

倒不如把麻袋拿过来披在肩膀上。

他躺在船梢,一面掌舵,一面留意着天边红光的出现。

他想:我还有半条鱼。

也许我有运气把前面半条鱼带回去。

我应该有点儿运气的。

可是没有呀,他说。

你走得太远,把运气给败坏啦。

“别胡说八道啦!”他又嚷起来,“醒着,掌好舵。

也许你的运气还不小呢。

”“我倒想买点儿运气,要是有地方卖的话。

”他说。

我拿什么去买运气呢?他问自己。

能用一把丢掉的鱼叉、一把折断的刀子,一双受了伤的手去买吗?“可以的,”他说,“你曾经想用海上的!" 天去买它。

人家也几乎把它卖给了你。

”他想:别再胡思乱想吧。

运气是各式各样的,谁认得出呢?可是不管什么样的运气我都要点儿,要什么报酬我给什么。

他想:但愿我能见到灯光。

我的愿望太多,但眼下的愿望就只有这个了。

他想靠得舒服些,好好地去掌舵;因为觉得疼痛,他知道他并没有死。

14、第一段中对老人和鲨鱼都没有着意的渲染,这充分体现了海明威什么样的写作技巧?(2分)15、“他总喜欢想到这条死去的鱼,想到要是它能够随意地游来游去”的含义是什么?(4分)16、文中运用了哪些心理描写手法?试作简要说明。

(4分)1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欣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中第三段从叙述人的角度来描写老渔夫的心理活动。

虽然已年老体弱,但面对厄运,他依然对自己充满信心。

B、“跟它们斗到死”,这句独白,正是老渔夫不向厄运屈服的顽强拼搏的“硬汉子”精神的写照。

C、“别胡说八道啦!”他又嚷起来,“醒着,掌好舵。

也许你的运气还不小呢。

”将从叙述人的角度写心理与老人内心独白结合起来,心理刻画细腻传神。

D、“他合上两只手,摸一摸手掌心。

两只手没有死,只要把两只手一张一合,他还觉得活活地痛哩。

他把脊背靠在船梢上,才知道自己没有死。

”用动作刻画老人内心的沉着与稳重。

E、文章叙述角度是第三人称,而老渔夫是在海上独驾孤舟,采用内心独白,不易直接展示他面对厄运时的内心动摇和顽强斗志。

第Ⅱ卷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21各3分22、23各4分)18、下列中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

B只有我们的党员干部廉政勤政,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好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