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百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四川农业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调查题目关于雅安市雨城区基层社区治理情况的调查指导教师赵国友成员xxx(组长) Xxxx xxxx xxxx xxxx xxxx x目录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1)二、调查的内容 (1)三、样本和材料 (2)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居民在社区的基本情况以及数据可信度分析 (2)2、社区在居民心中的存在感和满意度 (3)3、社区卫生环境治理情况 (4)4、社区文化等基础建设 (5)5、社区的民主建设情况 (6)五、解决措施 (7)1、政府方面 (8)2、社区方面 (8)3、居民自身 (11)六、结语 (11)七、参考文献 (12)附:调查问卷及心得体会 (12)【摘要】:随着新城建设的加快推进,大量的拆迁建设使得原有的自然村逐渐被安置小区和商品房小区所取代。
随着中国居住商品化改革的深入,构建和谐居住模式势在必行,良好的社区环境符合大众的居住要求,有利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社区环境成为社区认同感的主导因素已在各方面得到认可,营建未来理想居住社区的趋势成为一种必然。
然而在社区建设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社区卫生环境不良、社区治安不稳定、社区基础建设缺失、社区基层民主建设不公平等一系列问题。
调查的结果表明,社区基本治理情况不容乐观。
人们虽然对社区达到了一定的认同度,但是满意度却不理想。
在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方面以及民主建设方面社区做得仍然有很多不足,社区服务需要更加完善。
【关键词】:社区服务社区文化认同度社区民主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当代大学生在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与确立的历史过程及科学体系、精神实质的同时,也要梳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大学生执行当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让大学生成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作为当代大学生,增强自身社会实践能力、服务人民群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现阶段城市构建和谐社区的基本情况;建立适应居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需求的社区服务体系;增强大学生学习服务意识,锻炼大学生自身社会实践能力。
二、调查内容社区”一词其实是一个舶来品,它最早起源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1887年发表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滕尼斯认为,社区应该是指那些有着共同价值取向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
相对于社区而言,“社会”则是由很多不同价值取向的异质人口组成的,由社会分工和契约联系起来的、缺乏感情和关系疏远的组织和团体。
人们在社区里与同伙一起,从出生之时起,就休戚与共,同甘共苦。
人们在社区中得到最初的训练,为顺利走向社会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人们从社区向社会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从同质社会向异质性社会发展的变迁过程。
因此我们根据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查雅安市雨城区的基层社区治理情况。
关于雅安市雨城区基层社区治理情况的调查,其中包括、社区满意度和认同感、基层社区卫生环境情况、社区治安情况、社区的便民程度、基层社区的精神文明以及社区民主建设、医疗保障建设等等。
三、样本与资料样本设计本次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05份,回收100份,占问卷总数的%,本调查问卷共设23道题。
其中,3道为居民在社区的基本情况,4道为社区在居民心中的存在感和满意度,3道为社区卫生环境治理情况调查,5道为社区的文化等基本建设的调查,8道为社区的民主建设基本情况。
其中也有居民对社区建设存在问题的判断,覆盖了居民对社区治理情况等方面的看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覆盖性。
、资料收集与分析(调查方法)资料收集采取“集中填答问卷、当场完成、当场检查、当场回收”的方式进行。
填答文件的时间约为9分钟左右。
此次调查总共105份问卷,收回了有效问卷100份。
四、结果与分析受调查的人们,按年龄级分类可看出19-40岁的居民毫无疑问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劳动力及消费人群,约占50%,其次是18岁以下居民约占12%,40-60岁约占26%,60岁以上约占12%。
总的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城镇居民的物质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居民社区基本治理虽然有所改善,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出来的:(1)居民在社区的基本情况以及数据可信度分析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等各方面也在不断提高,居民的教育、收入等各个方面也都有相应的提高。
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月平均收入的多少在一定关系上与居民社区活动参与度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受教育程度越高,一定程度上,月平均工资越高,居民享受生活、参与社区活动参与度也越高。
图1 图2从中国统计局查得,城镇居民年度总收入为26959元,平均每月元。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如图1),雨城区32%的人平均月收入3500-5500元,42%的人平均月收入2000-3500元。
随着物价不断上涨,人民工资收入也不断提高。
调查数据和国家统计数据也相差不大,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从中国统计局查得数据,2010年人口普查受教育情况,%受大专教育以上、%受高中或中专教育、%受初中教育等(城市和农村)。
与调查数据(图2)(调查数据仅为城市,城市教育情况比农村更好)相对比,四年之后,雅安市雨城区居民受教育,高中教育38%,大专以上32%,亦符合统计数据,具有可信度。
(2)社区在居民心中的存在感和满意度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
他为我们居住在一个固定区域的居民群体范围内的居民,起着一种媒介桥梁作用。
在为我们广大居民群众做着一些日常生活中所需与社会团体旋节沟通连贯的作用。
是我们信任的一个基础机构,与居民群众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关联基层组织。
根据调查,大多数居民(约68%)在自己所在社区居住了5年以上。
然而居民对社区的看法和认同感又怎样呢从图3来看,社区在人们心中的认同感不容乐观。
仅有20%的人能够一直感受到社区的存在,44%的人有时能够感受到社区的存在,而大约36%的人根本感受不到社区的存在。
而当提及“在什么情况下居民才能感受到社区的存在”时,大约71%的人选择“社区收费的时候(如物业费、有线电视费等)”,约27%的人选择“有困难要帮助,有问题需要协调时”,仅有2%选择了“参与社区活动时”。
这也符合当今中国社区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城市居住社区认同感日益严重缺失,严重违背了我国和谐社区建设的目标。
其主要原因归结与哪里呢当前在我国大力推进城市化之际,城市居住社区的规划建设也处于空前高涨。
但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味贪大求洋,竞相搞展示性的社区景观工程等问题,从而导致居民心理认同空间与地域的非重合、邻里观念的缺失、社会公众道德标准下降等影响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因素。
除了以上存在的问题,社区自然有社区的好处。
当前社区的存在对居民的生活工作有哪些便利呢从图4可以看出,24%的人认为就医便利,27%认为警务机制,居民生活环境更加安全,24%认为便民超市、农资超市便利生活生产等。
由此可见,社区在很大方面比如就医、安全、环境卫生、文娱生活、购物、事务也便利了人民。
这也是人们普遍认同的。
总体来说,人们还是比较认同社区的。
(3)社区卫生环境治理情况社区的卫生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社区卫生环境问题确得不了彻底的治理。
根据调查数据,仅有14%的居民认为自己所在社区周围卫生环境状况是好的,超过77%的居民认为自己所在社区周围环境卫生状况一般或者差。
图5如图5所示,社区仍然存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等污染,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占了59%,由此可见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依然比较薄弱,随手扔垃圾的行为依旧随处可见。
这从下图(图6)也能体现出来:对于居民自身来讲,50%也意识到了自身环境保护意识薄弱,这自然也与环境教育投入的不深入有关。
自身环境保护意识薄弱问题(50%)与环境教育投入的不深入问题(46%)所占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几乎持平。
当前社区环境卫生治理面临的问题在上面也都有所体现。
社区环境教育投入不够深入,宣传教育缺失,多数居民不知如何区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资源(以及废旧电池乱扔乱放);居民自身环境意识薄弱,乱扔乱弄现象频繁发生;资金投入不够,环保设施不健全,必要的地方没有安放垃圾箱等;缺乏专业的环保人员或环保人员较少,不能及时清理,造成垃圾堆积臭气熏天。
图6(4)社区的文化等基础建设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物业管理企业组织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讲究一定的方法,才能有成效。
那种打突击、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作风和编入另册、附庸风雅的表面化行为都不利于社区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艰辛的、细致的、持久的工程,只有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
图7文化等基础建设是社区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根据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当问及目前社区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大部分人认为社区服务很少、对困难群众的关怀很欠缺、缺乏公共活动场所和公益设施、邻里关系冷漠。
根据调查,社区服务少,大多数人认为缺少必要的老年人服务、青少年服务、劳动就业服务、法律援助服务等。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健康以及生活方式,因此要求社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在社区基础建设中,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应该增加体育健身点。
现实生活中,一个社区也仅有一些简陋的健身设施,多数人得不到满足以及真正的锻炼。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增加图书馆或阅览室,这样才能鼓励人们多读书,提高人们自身素质,更好的构建和谐社区。
另外还有一些人认为应该增加文化活动室,以提高社区的活力,既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也能增加社区内人们的沟通与交流。
(5)社区的民主建设社区民主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形式。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八条赋予社区居民在社区自治中拥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民主选举是社区民主的一个基本表现,社区居民有权通过其赞同或认可的形式选举和被选为居民代表、居民小组长以及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成员、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成员和社区居委会成员。
图8在社区民主建设上,民众普遍认为(如图8)社区管理体制有问题,其次社区干部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做得不够好以及法律法规不明确。
当提及居民对社区民主事务的参与情况时,47%的居民这样回答的,“较不积极,一般都是居委会直接做决定”,仅有12%的居民会积极参与并且对社区事务热烈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即使如此,42%的居民仍然会关心社区建设中的一些重要决定。
因此居委会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