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 学与问-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 学与问-

23.学与问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点:
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文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4.指导书写。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设疑
1.讲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23 学与问
3.课前质疑归纳: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二、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

钥匙、芳菲、翱翔、强健、哥白尼、五彩缤纷、
殿堂、好奇、瞬息万变、相辅相成、日新月异
(2)大致交流词义。

(3)指名读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明确学习任务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四、学生自主共学
五、交流反馈
1.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学生讨论回答。

六、当堂训练
1.重点指导
笔画易错写"瞬" 形近字易混"辅"
容易读错字音"沈钥缤"
2.学生写字展示评议。

3.听写本课含有生字的词语,鼓励学生自纠后面批。

七、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继续完成习字册。

2.回家作业:自由读课文后完成同步探究1234题。

3.朗读课文若干遍。

教学反思:
《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

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作为一篇说理性文章,全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简洁流畅。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大胆交流与探讨。

如让他们围绕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学”除了贵在“问”之外,还贵在哪些地方?什么样的学习者才能称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在合作探究中,我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各抒己见,畅谈自己对学问之道的见解。

学问之道既贵问,也贵勤,还贵恒,等等。

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学的越多,产生的问题也就越多;问的越多,学到的知识也就越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