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设计因素和解决方法【摘要】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迅猛发展,10kv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我们要从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两个方向上改进工作,努力对配电系统的网络结构进行改善,提高配电网设备的水平,降低故障率和停电次数,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显著提高。
【关键词】 10kv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措施
1 前言
供电网可靠性的提高对维持供电系统的供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对我国工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配电系统是进行供电和分配电能的主要部分,如果配电系统出现故障,就会引发用户供电中断。
因此,快速对配网供电系统的故障进行查找和归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对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首先对影响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2 10kv配电网可靠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2.1 闪络
电网运行过程当中,由于设备绝缘体需要承受长期的电压,所以当绝缘体表面的污物含盐量过多时,一旦遇到比较潮湿的环境就非常容易发生闪络。
闪络发生后,容易发生单相接地的情况,这时其余两相的电压将会显著升高,进而引发配电网故障的发生,使得
供电网络可靠性降低。
2.2 过电压
一方面由于早期电网设施的先天不足,另外在环境比较恶劣时,电网中的电气设备还要受到工频电压和内部过电等的作用,这都容易引发供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故障。
另外一种威胁较大的是弧光接地过电压,这种过电压的幅值很高,一般情况下会高于4倍的相电压,这必然对电网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使电网故障率大大提高。
2.3 外力破坏
随着用电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前的配电网络已经无法满足对供电可靠性的基本要求。
因为以前的10kv配电网络主要是架空线,接线形式也以放射式为主,这种接线形式适合为单端电源供电,但是新的小区多应用环网供电方式,而电源却直接从附近架空线上获得,这就造成了线路的混乱状态。
另外,很多用户由于急于用电,其接线有一定的临时性,而新建建筑物的增多,也直接影响到架空线路的安全。
由于上述原因,使得供电网络的可靠性较低。
3 改善配电网可靠性的基本技术措施
3.1 闪络问题的处理
闪络容易诱发相间短路或过电压故障的发生,是解决配电网可靠性的关键问题。
一般的处理措施主要包括对断路器的穿墙套管、支持绝缘子等安装防污罩;为母排加装合适的热缩绝缘管。
这些改进能够有效提高供电网络绝缘设备的防污能力和防止小动物对线
路的破坏。
另外,对于变电站断路器室,还可以通过安装吸湿器等
方法来降低空气湿度,以破坏形成污闪的环境条件。
最后,还要加大巡查力度,做到提前部署、有序开展、严密测量,及时消除闪络隐患的发生。
3.2 抗雷击能力的提高
一般情况下,通常使用瓷式绝缘子替换针式绝缘子就可以明显减少雷击的发生,但是瓷式绝缘子的机械性能差,无法普遍应用于大档距的导线线路。
随着城市用电负荷和电缆网络的增加,架空线路的避雷显得尤为重要,在避雷装置安装于电缆一端时,为了防止缆芯对外皮放电,还需要将接地引线与电缆外皮一同接地。
而当避雷装置安装于电缆的中间时,还需要在电缆的两端安装避雷装置。
另外,对经常开路运行的柱上断路器还需要在两侧安装防雷装置,并同时将接地线和断路器外壳连接。
3.3 环网结构的改造
根据对接线方式的测试结果,我们知道放射线和树枝网的供电可靠性都比较低,而全联络树枝网的可靠性最高。
因此,放射性结构的10kv供电网具有网络可靠性低的缺点。
应该将其逐步改造成联络性更强的环网结构,从而减少线路的故障次数和停电时间,提高线路的可靠性。
另外,在同一条线路中使用双电源进行供电,并设置分段开关的方式,能够减少每段的线路户数,从而缩小发生故障后的停电范围,减少查找故障和恢复的时间,这对显著提高设备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供电线路在建设初期都没有实现联络,但是,随着用电客户的
增加,配电线路也需要不断的发展,因此,建设初期应该将主干线分段,并与分支线隔离开来。
这样,如果用电客户达到一定规模后就可以实现联网,从而进一步提高供电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供电线路的联络通常由主干线开始做起,为了不造成全线路的长时间停电,接着可以根据分支线路的重要程度逐步进行联络。
3.4 开展带电作业和提高故障抢修能力
带电作业是减少线路故障停电时间的最有效方式,但是带电作业要严格遵守作业的流程和行为规范。
带电作业的开展要求必须配备相应带电作业工具,并保证作业的绝对安全。
另外,检修维护部门应该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检修,这样才能保证检修的效率和质量,有效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可以和110进行联网成立应急报修中心,配备足够的人力和物力,保证故障维护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对用户的配网事故和维修进行总体调度。
4 改善配电网可靠性的基本管理措施
对于如何改善配电网的可靠性,可以从以下几个管理措施方面进行考虑:
4.1 加强供电网络的组织领导
对于配电网络的管理,领导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这是保证配电网络可靠性的关键。
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不仅需要领导的重视和统筹,还需要各个部门、各个供电所之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并严格按照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相关技术要求,同时制订相应的供电网络可靠性工
作准则和实施标准。
另外,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健全管理工作的责任制度,明确不同部门和不同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严格管理并进行认真的考核,保证供电可靠性工作能够做到有章可循。
4.2 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相关技术业务知识进行培训,强化管理人员的可靠性管理意识和主动性,并进行定期的业务知识内容考核,只有考核合格以后才可以上岗,以保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规程的熟悉和技术的熟练应用程度。
同时可以安排进行年度性的技术和理论知识比赛,从而有效发挥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业务知识和实践的培训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培训的内容要全面系统,平时可以按月采用例会的方式进行讨论和研究分析,将大家配网供电可靠性实施和管理心得相互交流,讨论解决平时遇到的技术问题和管理难题,拓宽管理思路,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
配电网络供电可靠性的提高不能只停留在基本的数据统计和汇总上面,要将整个业务培训过程贯穿于整个配网供电网络的建设、故障检修、停电维护和运行管理与维护等多个环节。
不仅要通过实际的理论指导,还要有实践工作经验,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管理水平。
培训以后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广大电力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力,还能够使其对供电可靠性的管理工作有进一步的系统
认识,在工作中能够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应对措施,开拓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新思路,使得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工作能够渗透到电力管理工作中的每一部分中。
4.3 保持与消费者的沟通,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电力是一种商品,因此,需要进行必要的市场营销活动。
但是,又由于供电系统生产和使用的特殊性,也使得供电市场的营销活动和一般商品的营销活动存在很大的区别。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市场的用电潜力很大,因此,我们要进行广泛、合理的市场调查,并针对重要供电客户进行专门的走访服务。
同时,还要对本企业的配网供电能力和电网稳定性进行预测,以保证对整个供电消费市场的供电需求趋势和基本特点有着充分的了解。
还要注意加强和用电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做到对消费者的用电状况和设备运行状态的掌握,引导消费者能够安全用电、放心用电,并提供优质、快捷和形式多样的电力消费服务,提高用户对供电服务的满意程度。
要建立服务热线,加强与客户的交流和沟通,听取消费者的建议和意见,并根据相关建议改进配网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服务。
同时,要对供电客户的安全用电行为进行分析,以查找供电设备和配网供电网络的状况,提前发现不安全隐患,并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样就能够显著提高配网供电网络的可靠性,促进供电企业服务水平的提高。
5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电力企业体制的改革,配网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在供电行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因此,关注供电企业的可靠率已经成为企业服务内容的基本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要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来保证配网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这对提高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加快工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以刚.浅谈如何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j].广东科技,2008(6).
[2]王华波.浅析如何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j].科技与生活,2011(10).
[3]蒋秀.浅析供电企业的配网管理[j].今日科苑,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