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管道项目投资策划书xxx(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章概况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天然气管道项目2019-2025年干线管道投资规模超万亿。
根据“十三五”及“十四五”规划,仅考虑天然气管道,我国在2019-2020年和2021-2025年需要分别有2.8万千米和5.9万千米的建设计划,按干线管道投资1323万元/千米计算,预计两个阶段我国将分别实现新增干线管道建设投资3704亿元和7806亿元,合计11510亿元。
(二)项目选址某经济技术开发区场址选择应提供足够的场地用以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场址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而且生产要素供应充裕,确保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障。
(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8784.39平方米(折合约13.17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0.74%,建筑容积率1.55,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3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9.64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8784.39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6214.0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615.80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8519.96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861.02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40台(套),设备购置费806.54万元。
(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809673.07千瓦时,折合99.51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3338.85立方米,折合0.29吨标准煤。
3、“天然气管道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809673.07千瓦时,年总用水量3338.85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99.80吨标准煤/年。
达产年综合节能量28.15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7.54%,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某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符合某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3061.8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365.8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27%;流动资金695.9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73%。
(十)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6236.00万元,总成本费用4807.94万元,税金及附加58.77万元,利润总额1428.06万元,利税总额1683.80万元,税后净利润1071.0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612.7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6.64%,投资利税率54.99%,投资回报率34.98%,全部投资回收期4.36年,提供就业职位94个。
(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认真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预测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点,提前进行技术准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二、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某经济技术开发区天然气管道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经济技术开发区天然气管道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有限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天然气管道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94个,达产年纳税总额612.75万元,可以促进某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6.64%,投资利税率54.99%,全部投资回报率34.98%,全部投资回收期4.36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36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扩大民营企业财产质押范围。
人民银行制定出台《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信贷政策工作的意见》,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动产、林权、仓单、租赁权等融资业务,探索开展收益权抵(质)押贷款业务,扩大合同能源管理外来收益权质押贷款、排污权抵押贷款、碳排放权抵押贷款等绿色信贷投放。
鼓励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方式,积极满足创新型制造也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资金需求。
银监会印发了《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指引的通知》,引导商业银行规范质押品管理,稳妥扩大企业财产质押范围。
当前,我市产业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具备了跟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础和条件,要抢抓重大机遇,在发展理念、生产模式和业态创新上以变应变、率先行动,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同时,尽管国际贸易投资方式转变将给我市外向型产业带来工业增速放缓、就业岗位减少、社会风险加大等挑战,但也带来倒逼淘汰落后行业及低附加值产业链环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
三、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第二章项目背景研究分析一、项目建设背景1、前不久,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与2015年版路线图相比,新版路线图补充了一些新技术、新业态。
同时,突出强调了关键材料和关键专用制造设备的重要性。
与会专家表示,新版技术路线图是目前我国制造业领域中最具科学性、前瞻性、权威性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成果,在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创新决策依据方面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呈现一些亮点和方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采用和而不同、区分对待、有序推进产业发展的方式;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体系呈现更加注重提供指导和参考、创新融合发展、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全方位开展国际合作等特点;新材料产业政策体系保障措施完善,执行层面上的财政投入与土地保障实施力度大;生物产业相关政策中财税金融政策不断完善,政策着力于打造产业集群,并将支持创新摆在突出的位置;新能源产业政策集中在可再生能源消纳、装备和核心技术加强及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等方面;新能源汽车政策着力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机关和公共服务机构采购、技术研发支持方面;节能环保产业政策覆盖全面,支持工具日趋多元化。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向低碳转型的不断推进,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将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
天然气管道的保障能力是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基石。
目前,我国已建成由跨境管线、主干线与区域联络线、省内城际管线、城市配气网与大工业直供管线构建的全国性天然气管网,已初步形成“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联通境外”的格局。
目前我国已建成西气东输管道一、二、三线,陕京系统、涩宁兰、中贵、中缅、川气东送、秦沈、哈沈等多条大口径的长输天然气管道,以及用于大区域资源调配的中贵联络线和冀宁联络线两大跨省联络线工程。
已经形成了“西气东输、海气登陆、就近供应”三大供应格局。
截至2018年底,我国运行的长输天然气管线总里程达到7.6万千米,国内油气长输管道主要集中在三大石油公司手中,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分别占比69%、8%和7%,其他公司占比约16%。
干线管道总输气能力约3500亿立方米/年。
一直以来,国内天然气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国内产量增速持续低于消费量增速,致使进口依赖度持续攀升,2018年达到39.91%。
2017年,天然气行业的供需矛盾尤甚,主要是两个原因:1)“煤改气”政策的出台,推升了国内天然气,尤其是民用天然气的需求。
2)国内管道进口气的主要来源国——土库曼斯坦中断部分供气、坐地起价,导致国内天然气呈阶段性极度紧缺的状态。
管道气(PNG)和液化天然气(LNG)平分天下,LNG进口量增速更胜一筹:国内的进口气分为两种:管道压缩天然气(PNG)和液化天然气(LNG),分别通过管道输入和接收站接驳流入市场。
PNG的进口特点是:管道少,单根管道进口量大,总体数量较为稳定,管道气多连入供气管网。
LNG进口的特点是:接收站数量众多且增长迅速,常配备下游电厂作为接收大户,剩余部分以槽车或管道输运至消费地。
PNG管道现状:我国的进口管道气主要来自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缅甸等国家,目前运行的管道有中亚天然气管线A/B/C线以及中缅天然气管线,中亚天然气管线起于土乌两国边境,从新疆霍尔果斯进入中国境内。
中缅天然气管道起于缅甸皎漂港,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
在建的管道有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以及中俄东线和西线。
中亚天然气管线从土乌边境出发,途径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其中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线路长度为525km,乌兹别克斯坦地势东高西低,管道沿线以平原、荒漠地貌为主,地势起伏不大,局部地段为丘陵。
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线路长度为线路全长1293km,包括三段,分别为哈乌边境-奇姆肯特段线路,奇姆肯特-阿拉木图(乌孜纳加齐)段线路以及阿拉木图(乌孜纳加齐)-霍尔果斯段线路,最终进入中国境内,与西气东输二线与三线衔接,将天然运输至中国中西部等地。
“十三五”期间,受2014与2015年天然气消费增速收窄以及“管网剥离”预期影响,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进度滞后。
我国《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干线管道总里程达到10.4万公里,干线输气能力超过4000亿立方米/年,管道总里程年均增速为10.2%。
实际截至2018年底全国已建成投产天然气长输管道7.6万千米,2015-2018年年均增速仅为5.9%,管道建设进度目前滞后于“十三五”规划的目标。
作为连接上游资源和下游市场之间的桥梁,天然气产业发展高度依赖输配管网、储气库等基础设施,管网建设直接决定着天然气市场利用的规模,因此天然气行业持续、良好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强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
尽管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在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国家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相比依然落后,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
我国天然气干线管道密度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天然气管线长度与国土面积比重角度看,截至2017年年底,美国、法国和德国的天然气干线管道密度分别高达44.7米/平方千米、67米/平方千米和106.4米/平方千米,我国的天然气干线管道密度为7.3米/平方千米,约为美国的1/6、法国的1/10和德国的1/15;就运输能力与消费量比重而言,我国天然气管道密度为19.97千米/亿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33.73千米/亿立方米,远低于美国的56.3千米/亿立方米。
我国长输干线管网未能覆盖全国,海南、西藏等省区尚未被接入全国长输管道系统,另有超过20%的地级行政单位、约30%的县级行政单位没有接通管道气。
美国与我国国土面积相当,其天然气管网系统高度发达,互联互通程度极高,系统集输配一体化,可在美国48个州的几乎任何地区输送或输出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