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大一语文复习笔记

【精选】大一语文复习笔记

语文复习笔记
语文复习
一:诗经·楚辞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篇。

《春桃》是我国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记录战国时期谋臣们的言行。

§诗六艺:风雅颂——诗歌体例。

(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赋比兴——表现手法(赋-直接叙述。

比-以彼物比此物。

兴-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屈原生平:名平,字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诗著名于世,创造楚辞,开创重幻想的浪漫主义色彩,发展诗经中的比兴,形成了象征主义诗歌传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具有地方浓郁色彩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

其作品类型 政治抒情《离骚》《九章》‚祭奠《九歌》《招魂》ƒ哲理《天问》&诗经与楚辞的比较:
《诗经》《楚辞》
比较内

二:先秦散文
※老子生平:姓李,名耳,字聃,后人称之为老子或老聃。

著名的思想家,为道家学派的

始人,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第一人。

孔子生平:名丘,字仲尼。

周游列国,传经布道,整理春秋,首开私学之风,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提倡仁者爱人,和忠恕之道,将仁纳入了礼的范畴,认为没有仁就谈不上礼。

但是他提倡
的爱有等级之分。

仁(爱)乐(调和)礼(等级)孔子弟子将孔子及弟子言行编撰成《论语》共二十篇,被西方人称为中国人的圣经。

三:汉魏诗
&《饮马长城窟行》与《行行重行行》比较
§三曹:曹操,(建安文学)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

三苏: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唐宋八大家: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曹操的诗歌深刻反映汉末社会动乱,慷慨悲凉,散文则多切政事,清峻通脱。

四:六朝诗
※南朝乐府民歌 产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清丽缠绵
鉴赏《西洲曲》
内容:描述一个女子对情人从春到秋,从早到晚,从现实到梦境的无尽相思,被誉为言情之绝唱。

1心思巧藏,以动作展示心境
2时节变迁,巧用民间词语(初春到深秋)
3缠绵而下,巧接字(顶针)有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使文章环环相扣,接字成篇。

4托物寄情,相思情寄情于海水
5巧用谐音,双关,叠字等修辞手法
五:初盛唐诗
※开明的思想,国力的强大,政治范围的宽松造就了大唐盛世和大唐的诗歌。

§初唐四杰:王勃杨迥卢照邻骆宾王。

吴中四士:贺知章张旭张若虚包融
山水田园诗
1风格:清新自然,淡远闲适。

2内容: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
3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
边塞诗
1奔放雄伟,豪远悲壮
2内容:边塞风光景色,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及思乡情思,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厌战怨战。

3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仙: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字子美)诗鬼:李贺(诗风奇崛) 诗豪:刘禹锡(独具特色,取境优美,骨力豪劲,精炼含蓄,韵律自然)
®《燕歌行》
主题:歌颂士兵的抱负,同情士兵的不幸遭遇,批判将帅的不负责任。

内容上突破征夫思妇的相思,写战事的紧迫,生活的艰苦。

艺术成就:扭转缠绵之风,一变而为雄壮悲凉。

突出表现英勇的气概和悲壮的情绪,批判色彩浓烈。

六:中晚唐诗
元稹和白居易并称元白诗派,写实讽喻诗派,倡导新乐府运动,诗风浅切通俗。

韩愈和孟郊并称韩孟诗派
《长恨歌》(唐玄宗:诗唯一一个纳入唐诗三百首的皇帝)第一层次:淫欢倾国
第二层次:妃死恨生语文复习
第三层次:生者思念
第四层次:思恨无期
〖〗赏析恨字:恨是有遗憾,有惋惜,有幽怨,有痛苦,有无奈
唐玄宗恨欢情太短,离别太久。

恨自己毁掉了爱情。

恨自己的懦弱。

恨自己生在帝王家
杨贵妃恨自己所托非人,恨亡国要一个女子来承当,恨男人将自己抛弃,国家也把自己当做敌人。

恨自己的美色。

®李白与杜甫诗歌比较(李白和杜甫正好是站在盛唐之音的两端,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线,李白站在向上走的一侧,头是仰着的,看到的是无穷尽的蓝天和天空中翱翔的雄鹰,因而心胸开拓,歌声豪放。

杜甫站在向下走的一侧,头是低着的,看到的是崎岖的小径,因而忧心忡忡,歌声凄苦)
七:唐五代词
唐词题材广泛,题篇短小,多以诗的形式来写词。

花间词是最早规模最大的人词总集,韦庄和温庭筠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并称温韦)
韦庄(淡雅舒朗,深隐含蓄)
温庭筠(第一个大量写词的词人,花间词派的鼻祖)
温词的特点:
1浓艳香软,善于描写女性,描写女性时,从容貌服饰,情态上坐细致描写,笔触柔媚,设色绮丽,散发着浓烈的脂粉之气。

2深隐细密,善于把握感情的每一丝细微波澜却又不明说出来,只运用一些暗示性的精妙词语,让读者通过联想去体察词中的绵密情思。

〖〗婉约派与豪放派词在风格中的比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