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放教育入学指南

开放教育入学指南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概论;绩效管理的过程之(一)绩效计划;绩效管理
的过程之(二)绩效管理与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之(三)绩效评价;绩效管 理的过程之(四)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自设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和全面、系统地掌握 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实践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现代企业管理工 作奠定基础。
社2003年版。
张立荣著:《中外行政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6、唐兴霖编著:《公共行政学:历史与思想》,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7、陈振明主编:《公共政策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陈庆云主编:《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10、[美]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1、[美]戴维·奥斯本等:《改革政府》,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开放教育入学指南
本课程1学分,18学时,第一学期开设。
本课程是为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


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生开设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接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在进入专业(课 程)学习之前,了解和熟悉电大开放教育新的学习环境,建立与开放教 学模式相适应的新的学习理念,了解并尽快适应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的 方式,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公共选择,政府支出,政
府收入,政府债务,政府预算
(三)课外阅读思考

参考书目:
乔耀章著:《政府理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刘熙瑞主编:《中国公共管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张立荣著:《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版社2005年版。 16、迈克尔·豪利特等:《公共政策研究》,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四)实践中的运用

浴盆模型,需要层次理论,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科学决
策程序,管理层次与幅度的反比定律……

三门学位课程:《公共政策概论》, 《政府经济学》, 《公共
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考试达到70分以上,其余课程及格以上;
其发展规律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把它们概括归纳、总结上升为理论形态。
政治学原理是对于政治及其发生发展的内在机理的理论论述。

本课程主要解决的是政治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是人们对于政治 的理性认识和最高层次的思辨。同时,政治学原理是力图阐明一切政治现象的特 点和规律的共相。本课程是人们认识、把握和分析政治现象的思想基础,是掌握 政治学、行政管理学各方面知识的理论基础,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 门骨干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管理学理源自基础;预测与决策;战略管理;计划;
人力资源管理;生产与业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
电子政务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电子政务作为行政管理本科的一门选修课,其内容主要涉及管理学、电


子技术两方面内容,开设本课程,一方面为培养电子政务方面的人才奠
组织、行政领导、人事行政、机关行政、行政决策、行政监督、法制行 政、行政方法、公共财政、行政效率、行政改革等内容。
(一)专业思维训练

“公共”思维
“管理”思维 “创新”思维


(二)基本理论的掌握

《公共政策概论》:
概念,特征,历史,主体,系统,决策程序,执行模型……

《政府经济学》:
行政领导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领导学基础是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开放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 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现代领导学的基本理论,领导活动的基本规律, 以及体现这些规律的原则、方法,并能够用于指导工作实践。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领导权力与制约、领导体制与改革、领导环境与文

学位英语考试及格; 毕业论文成绩良好以上.
公共行政学(补修)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行政管理学课程旨在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与管理能力的管 理人才,教学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 也介绍了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同时,紧密联系行政管理和行政改革的实 践。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行政环境、政府职能、行政体制、公共
化、领导素质与群体结构、领导关系与角色、领导决策与科学、领导选
才与用人、领导艺术与方法、领导效能与发展、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领导思维方式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实验45学时,开设一学期。必修课。
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及应用,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安全常识等计算机基本知识;信息处理概述,计算机中数和字符 的表示方式,汉字输入方法等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DOS操作系统基本 使用方法;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方法;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


12、[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 三联书店2000年版。 14、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韩]吴锡泓等:《政策学的主要理论》,复旦大学出
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沿革、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人力
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本的构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与预测、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动、公共部门工作分析与职位分类管 理、公共部门人力激励、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公共部门人力 薪酬管理。
城市管理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必修课。
城市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城市管理的原
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政府管理经济的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使学生学会用经济分析方法分析政府的公共事务 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市场结构、公共物 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寻租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必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及各 种具体的制度与规则,培养学生运用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理论分析和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行政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行政主体;行政
机关;公务员;行政授权和行政委托;行政行为;行政强制执行;行政
行为;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合同;行政处罚;行政监督;行政责任;行 政复议;行政赔偿;行政诉讼等。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必修课。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人力资源及其开发管理,公共部门人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开放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


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对中国的国体、政体及其主要政治制度
的基本架构、运行机制等有个系统而科学的认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宪法制度、中国的执政党和参政党、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国家元首制度、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 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和军事制度等。
政治思想、近代政治思想。西方政治思想史内容包括:古希腊政治思想、 古罗马政治思想、中世纪政治思想、近代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意
大利政治思想。
政治学原理(补修)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政治学原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尤其是邓小平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理论和方法,从客观政治现实出发,对政治的本质及
并能够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通知、介绍和广告等;能够写简短的应
用文,如日记、信函、通知等。同时,本课程通过提供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知识,增强学生对这些国家的了解,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绩效管理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省开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绩效管理的理论知识、绩效管理系统 过程、绩效管理方法;同时针对本国企业在绩效管理中的弊端,了解国 外企业在该领域的先进方法和理论;通过学习能分析和处理工作中的绩 效管理问题。
定基础,另一方面能增强学生在电子政务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电子政务理论模型,国内外电子政务的进展,电子 政务与政府改革,电子政务建设规划与组织管理,电子政务数据开利用, 电子政务的项目实施等内容。
行政伦理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自设课。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行政伦理学概述(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
中外政治思想史是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开放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 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外政治思想的历史,以及中外政治思想家
对政治问题的理解。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与西方政治思想史两方面 的内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内容包括:儒家的政治思想、道家的政治
思想、墨家的政治思想、法家的政治思想、兵家的政治思想、宋明理学
演变及其影响,并从行政理论的变革和历史作用中得到启示,加深对行政活动规
律的认识,把握西方行政学的发展趋势,为我国政府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提高行政效率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