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艺术论文】谈传统钩编技法及服饰品设计创新
摘要:以手工钩编产品的市场需求为切入点,结合爱尔兰传统钩编技法产生的历史,分析爱尔兰传统钩编织物的艺术特点,研究爱尔兰传统钩编织物的制作方法,并从钩编材料、色彩以及娜型这3个方面,提出在服饰品设计中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爱尔兰传统钩编:制作方法:服饰品设计
现代社会的繁忙,造就了经济的繁荣,机械化大生产奠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仓廈实、衣食足"的情况下,人们逐渐开始关注自我,"慢生活"的意识有所觉醒,曾经被认为阻碍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手工钩编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近年来,手工钩编的服饰品因其独特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
然而,由于手工制品耗费工时较多,一些想学习该技能的爱好者只能望而却步。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有些工坊开设了制作小物品的手工编织周末课程,供手工爱好者学习体验。
此外,某些电商平台也销售手工钩编的材料包,爱好者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制作[1]。
时尚敏锐度很高的服饰品设计师也将注意力转向了手工钩编中最具艺术性的爱尔兰传统钩编。
1爱尔兰传统钩编技法概述
爱尔兰传统钩编技法来源于欧洲传统钩针花边的制作方法,这种制作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英诞生之初只是欧洲上流社会女性制作女红的方法之一。
钩针材质以象牙和重金属为主,而在民众中普及却是在19世纪20年代。
此时欧洲上流社会流行的服装是浪漫主义风格,盛行于1825-1850年[2]。
至1870年,盛行的是模仿18世纪洛可可时期的服装风格,又称新洛可可风格。
这两种风格都追求女性化的气质,除造型上略有差别外,在服装材料上都大量使用蕾丝花边等装饰物,对蕾丝花边的帀场需求量日益增大。
在1845-1852年,爱尔兰地区发生了一次大饥荒,俗称马铃萼饥荒[3],直接导致爱尔兰锐减了1/4的人口。
由于蕾丝花边制作所需的工具简单,棉线价格便宜,因此在爱尔兰大饥荒时期,制作蕾丝花边成了贫民的主要糊口方式之一。
由于蕾丝花边在销往欧洲大陆的过程中以产地为人们熟知, 因此就将这种蕾丝花边制作技法称为爱尔兰钩编技法[2-3]o爱尔兰传统钩编技法最早制作的是蕾丝花边,图案多采用植物纹样,用镂空针法钩织后拼接在一起,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丰富了钩编的针法,以钩编立体的植物花卉为主。
为了增强织物表而肌理的浮雕感,在制作时用以线作为芯,绕线芯进行钩编,依据浮雕效果的程度不同,线芯的粗细程度也不尽相同。
为了增强织物的三维立体感,花瓣和树叶的形态采用层叠的方式进行钩编[4]。
最初的传统手工钩编作品在钩编过程中,图案及纹样的创作完全依赖于匠人的制作。
匠人可根据制作的形态随时调整针法和针数,无图纸可循,因此其独特的个人风格始终是机器生产无法取代的。
2爱尔兰传统钩编技法研究
运用爱尔兰传统钩编技法制作服饰品一般可分为3个步骤,即掌握基础针法、制作单元花、拼接成型。
2.1基础针法
匠人在钩编过程中看似飞针走线、一气呵成,实则是基础针法已了然于心。
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纹样肌理,或平面或立体,选择合适的针法进行制作。
目前,爱尔兰传统钩编技法流传下来的针法多达几十种,并且具有国际通用符号,便于在手工爱好者中推广。
根拯针法的特点可以分为基本针法和变化针法[5]°基本针法包括辫子针、引拔针、短针、中长针、长针、长长针、狗牙针、玉米针等。
变化针法是在基本针法的基础上根据绕线的圈数或者合并的针数不同而有所变化,根据设汁意图合理使用,因此,变化针法是具有开放性的。
掌握基础针法并能够熟练运用,是进行钩编创作的基础。
2.2单元花制作
在掌握基本针法后,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制作的纹样制作单元花。
所谓的单元花是指单独的一个纹样形态,如树叶.花朵、动物等不同的艺术形彖(图1).单元花通常可分为规则的几何形态和不规则的自由形态(图2)。
早期的爱尔兰传统钩编技法在制作单元花时是没有图纸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一些爱尔兰传统钩编杂志与书籍等也刊出了相对应的单元花意匠图。
获得意匠图的方法完全依赖工匠对单元花的造型设计。
绘制设计草图,根据草图中的线条长短和宽度以及不同针法的不同长度,合理安排基本针法。
针法设计好以后,进行样片制作。
在制作时,线的粗细程度影响作品的外观效果,因此要合理选择[6]。
制作好样片后与设讣图进行比对,不合适的地方再次调整,直至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
得到最终样片后,根据样片制作意匠图,用国际通用符号标示岀来。
2.3拼接成型
拼接成型是将单元花拼接在一起,进行组装,获得最终的成品。
在拼接成型阶段,根据最终要获得的服饰品形态进行样板制作。
根据单元花的两种基本形态,拼接也有两种方法与之一一对应。
第一种是藏针法拼接。
单元花若为规则的几何形态,则可采用藏针法紧挨着缝合,直至
拼接成型(图3—4)。
第二种方法是网格法拼接。
如单元花为不规则的自由形态, 则可采用连网的方式进行拼接(图5)。
3在服饰品中的创新应用
由于运用爱尔兰传统钩编技法制作服饰品耗费的时间较多,其产生之初就只为上流社会所享用,在现代社会中,也多用于高级时装或私人泄制领域。
只有结合现代审美和新材料进行创新设计,才能将传统工艺融入大众生活,使传统的钩编技艺有长远的发展。
3・1编织材料的创新应用
传统的爱尔兰钩编多采用粗细均匀的棉线材料,无法满足作品表而肌理的创新。
因此可以尝试运用变形线、织带或者具有某种特殊触感的材料来进行制作,可以选择质感、体量有较大差别的线材进行制作,获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钩编的过程中,也可以合理使用一些珠片、金属或木头等材质的装饰物,增加作品的肌理感、装饰性和趣味性。
3.2色彩的创新应用
由于钩编从头至尾采用一根线进行编织,在色彩搭配上只能采用断线的方式进行拼色。
采用这种方式的结果是色彩衔接不自然,因此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选用单色的线材,编织完成后可以根据所用的线材选用合适的染料进行染色或者局部晕染,以达到过渡自然的拼色效果。
3・3廊型的创新应用
传统钩编制作的服装具有针织而料的特性,具有良好的悬垂性和延展性,在服装装解型上,多为贴身的S型和宽松的H型。
任丰富廓型的过程中,一方而可以借助编织材料的体积改变屎型,列一方而可以采用与具有括形的梭织材料相结合的方法来改变廓型。
对于需要固定编织物形态的局部,可以使用水性树脂类的化学试剂进行喷洒,起到硬化织物的作用。
4结语
爱尔兰传统钩编技法从26世纪发展至今,历久弥新。
钩编的制作过程遵循3个步骤,首
先掌握基础针法,苴次根据基本针法设计制作单元花,最后根据样版形态连接单元花完成作品。
运用该技法进行服饰品的设计创新,从材料、色彩和解型三方面着手,对服饰品进重构,寻求设汁突破,在传承传统钩编文化的同时,体现现代时尚审美。
[参考文献]
⑴尹智端•手工钩针编织商业市场化应用研究卩]•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12): 74-75.
[2]张茜•论服装中浪漫主义到新浪漫主义的演变[J]•山东纺织经济,2012 (10): 62-
63.
⑶杨天虎・1845年之前爱尔兰的灾荒概况卩]•文学教冇(上人2016 (11): 134.
⑷毛莉莉,原丽雅,孙世岩•爱尔兰蕾丝钩编艺术特点研究[J]•天津纺织科技.2019(3):10-13.
[5]袁婷婷,张肖娜,林晓林,等•传统手工编织工艺在现代家装饰品中的应用卩]・纺织科技进展,2019 (9): 25-28.
[6]刘阿敏,張紫薇,毛莉莉•手工钩针编织外观效果的影响因素卩]・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17 (3): 34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