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1.论述“新乐府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理论主张。
2.论述宋词的发展演变过程。
答案(唐宋部分)
填空题
1.上官仪
2.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
3.田园诗、山水诗、王维、孟浩然
4.讽谕、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
5.王昌龄
6.祭十二郎之
7.韩愈
8.沉郁顿挫
9.孟郊
10.白居易
11.李贺
12.杜荀鹤
13.宋之问和沈佺期
7.著名文学批评著作《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c )。
a.曹丕b.陆机c.刘勰d.钟嵘
1.《诗经》中区分风、雅、颂的标准是(c)
a.国别b.时代c.音乐d.作者
2.“吾生也有渡,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出自(b)
a.《逍遥游》b.《养生c.《劝学》d.《狂暴》
3.“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出自(c)
12.在晚唐诗人中,专攻近体而使律诗通俗化的是______。
13.完成五言律定型的是______、______。
14.王建所作《宫词一百首》采用的诗体是______。
15.欧阳修作诗以气格为主,宋诗风气为之一变,其诗体被称为_____。
16.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_____。
a.四言诗b.五言诗c.七言诗d.杂言诗
【篇二:中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ss=txt>一、填空题(40个空,每空0.5分,共20分):
1.上官体是指高宗龙朔年间以______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2.文章四友是指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并称。
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d)
a.处女遇盗b.郢书燕读c.刻舟求剑d.狡兔三窟
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c)
a.论体b.赋体c.骚体d.七体
7.晁错主张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a )
a.《论贵粟疏》b.《论积贮疏》c.《至言》d.《陈政事疏》
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a.孔子b.孔子及其弟子
c.曾子d.孔子的后学
7.《庄子》中( b )为庄子自作。
a.《外篇》b.《内篇》c.《杂篇》d.《余篇》
8.贾谊最负盛名的史论散文是(b)。
a.《治安策》b.《过秦论》c.《论积贮疏》d.《至言》
9.《论贵粟疏》的作者是( a )。
a.晁错b.贾谊c.贾山d.李斯
10.《史记》中的《列传》有( c )。
19.被杜甫称为“暮年诗赋动江关”的作家是( d)。
a.鲍照b.陆机c.徐陵d.庾信
1.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出自( a )。
a.《尚书?尧典》b.《吕氏春秋?古乐》
c.《诗大序》d.《淮南子?道应训》
2.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是( c)。
a.《十五从军征》b.《陌上桑》
c.《孔雀东南飞》d.《羽林郎》
14.七绝
15.古文体
16.欧阳修
17.樵歌体
18.白体诗、西昆体、晚唐体
19.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20.周邦彦
21.王安石
22.《辛弃疾(辛稼轩)
23.公安派
24.小说、讲史、说经、合生
25.理学
名词解释
1.这是公认的对杜甫诗歌抒情风格的概括。“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的力度、浓度、深度,侧重于“意”、“思想”。“顿挫”有抑扬曲折、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的层次、节奏,侧重于“法”、“表现”。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b.士刲羊,无血
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
2.《诗经?七月》是( c)
a.爱情诗b.战争诗c.农事诗d.怨刺诗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c )
a.国别体b.纪传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
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b )
a.佶屈聱牙b.情韵并美c.辩丽恣肆d.质朴平实
a.蔡谈《悲愤诗》b.刘馄《重赠卢湛》
c.陶渊明《归去来兮辞》d.丘迟《与陈伯之书》
4.《论盛孝章书》的作者是(d)
a.蔡被b.陈琳c.阮籍d.孔融
a.《尚书?尧典》b.《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c.《吕氏春秋?古乐》d.《礼记?郊特性》
2.神话产生比较通行的两种解释是( d )。
a.劳动说、宗教说b.游戏说、进化说
2.是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领导的散文革新运动。他们总结了六朝以来骈体文重文轻道和前代古文家重道轻文的偏向,提出“文以明道”,文道统一的主张。还坚持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变革,主张“陈言务去”。古文运动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古文家,产生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新体古文,并为两宋古文家所继承。
3.即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它继承六朝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的叙事传统,更自觉地运用诗文结合、叙事与抒情结合的表现手法,描写现实中的人物和事件,尤其以爱情、士子、豪侠故事为多。在语言、结构、人物塑造上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对后世小说、戏曲影响深远。
14.下面诗句所评对象为陶诗的是( d )。
a.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完人b.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思是吾师
c.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d.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15.谢灵运的五言诗被评为( b )。
a.铺锦列绣,雕缋满眼b.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c.雕藻淫艳,倾炫心魂d.锦工机锦,玉人琢玉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c)
a.《鼓吹曲辞》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d.《杂歌谣辞》
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b )
a.《玉台新咏》b.《文选》c.《乐府诗集》d.《古诗纪》
13.曹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b)
a.50篇b.60篇c.70篇d.80篇
11.《史记》最出色的文学成就是(a)。
a.写人b.抒情c.叙事d.议论
12.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是(b)。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
13.以状物为主,铺排摹绘,夸饰文采的赋体类型属于( b )。
a.骚体赋b.散体大赋c.抒情小赋d.骈赋
7.《汉书》体例中所取消的一类是(b )。
a.本纪b.世家c.列传d.表
8.《子虚赋》和《上林赋》合称(a)。
a.《天子游猎赋》b.《二京赋》c.《校猎赋》d.《羽猎赋》
9.《文选》所收录的“苏李诗”是( b)。
a.四言诗b.五言诗c.杂言诗d.楚辞体诗
10.曹丕在七言诗发展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创作了( c )。
a.《同声歌》b.《七哀诗》c.《燕歌行》d.《善哉行》
11.建安时期的著名女作家是( b )。
a.许穆夫人b.蔡琰c.左芬d.薛涛
12.第一个把庄子诗化了的诗人是( c )。
a.曹植b.阮籍c.嵇康d.陶渊明
13.“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指的是( a )。
a.太康诗风b.元康诗风c.元嘉诗风d.永明诗
22.《稼轩长短名》是_______的词集。
23.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_________。
24.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即“说话”。“说话”分为四家,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宋代形成的正统儒学的变种——()不仅在元代继续流行和发展,而且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正式成为官学。
14.大赋创作的高峰是( d )。
a.班固b.贾谊c.枚乘d.司马相如
15.( c )是汉乐府民歌中著名的情歌。
a.《东门行》b.《十五从军征》c.《上邪》d.《相逢行》
16.最早的纯粹文人七言诗是(c)。
a.曹操的《短歌行》b.曹操的《蒿里行》
c.曹丕的《燕歌行》d.曹植的《升天行》
17.被誉为“骨气奇高,辞彩华茂”的诗人是( d )。
16.下列诗句出自谢月兆诗的是( a )。
a.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b.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d.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17.《木兰诗》一般认为产生于( b )。
a.魏晋b.北朝c.南朝d.隋唐
18.与《三都赋》有关的成语是( c )。
a.反复推敲b.呕心沥血c.洛阳纸贵d.韦编三绝
17.朱敦儒的词自成一体,被称为_____。
18.宋初三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19.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_________。
21.提出“以适用为本”的文学主张,诗文创作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学家是_________。
3.建安著名诗人曹操字(b )。
a.孟起b.孟德c.子桓d.子建
4.晋代游仙诗的代表作家是( d)。
a.左思b.刘琨c.孙绰d.郭璞
5.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的长诗是( b )。
a.《华山畿》b.《西洲曲c.《子夜歌》d.《懊侬歌》
6.下列作品作者为刘义庆的是( c)。
a.《搜神记》b.《西京杂记》c.《世说新语》d.《郭子》
中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篇一:中国文学史试题附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四家诗中为古文经的是( d )。
a.鲁诗b.齐诗c.韩诗d.毛诗
2.《诗经》中的情爱诗大都出自(a)。
风:音乐曲调雅:朝廷正乐颂:宗庙祭祀之乐
a.国风b.大雅c.小雅d.颂
3.商周铭文的文体大都类似于(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