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专业《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参赛课件

学前教育专业《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参赛课件


二、社会科学促进学前教育改革的实现
1、社会科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的必需 (1)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趋势之需。 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中职生需要扩
大自己的知识面。 (2)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之需。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大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 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 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这一要求使得幼儿教育的内容应是广 泛的、启蒙性的。 幼教老师需具备四方面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 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的培养主要是进 行社会科学知识教育,培养中职生的人文素养和思维水平, 提高中职生的文化品位和生存格调。
塔尔德
法国社会心理 学家,与孔德、 迪尔凯姆齐名 为19世纪法国社 会学的创始人 之一。
迪尔凯姆
埃米尔· 杜尔凯姆(法语: Émile Durkheim,1858年4月 15日-1917年11月15日),又 译为迪尔凯姆、杜尔凯姆, 涂尔干,杜尔干等,法国犹 太裔社会学家、人类学家, 法国首位社会学教授,《社 会学年鉴》创刊人。与卡 尔· 马克思及马克斯· 韦伯并列 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主 要著作是《自杀论》及《社 会分工论》等 。
2、社会科学对人的生存方式的影响
(1)社会科学对人的社会交往关系的影响。相处,人与社 会要融洽。 (2)社会科学对人的使命的影响。 人最基本的使命就是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为 他人为世界谋福利。 (3)社会科学对人格培养的影响。 健全人格是认知(知)、情感(情)、意志(意) 三方面高度平衡发展的结果。
讨论:
罗隐诗云:“浮世到头须适性,男
儿何必尽成功。”大家讨论下面这 个观点:幸福的人生是符合个性的 人生,不一定是成功的人生。
的信念。 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成熟阶段
19世纪后叶到20世纪初。 各学派百花齐放,一派繁荣景象。 代表人物有孔德、斯宾塞、塔尔德、迪尔凯姆、马歇
尔。
孔德(法)
社会学、实证 主义的创始人, 被尊称为“社 会学之父”。
斯宾塞
赫伯特· 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年4月27日 –1903年12月8日),英国 哲学家、社会学家。他为 人所共知的就是“社会达 尔文主义之父”,所提出 一套的学说把进化理论适 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 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
资料窗:古代哲人对独立人格的论述
孔子说:“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临大节而不
可夺”,就是说要磨不薄、染不黑,坚强而清白,经得 住安危存亡的严峻考验。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庄子说:“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为”;“举世誉之而不 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不同于自己的心志不会去 追求,不符合自己的思想不会去做。况且全世界的人都 赞誉他,他也不会更加勤勉;全世界的人都指责他,他 也不会更加沮丧
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
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近 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剑桥 大学经济学教授。在马歇尔 的努力下,经济学从仅仅是 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 必修课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剑桥大学在他的影响 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 学系。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参赛选手:*****
一、社会科学的基本含义和形成
1、社会科学的定义 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 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 展规律的科学。 2、社会科学的形成 社会科学的历史演进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 段:一是从人类文明开始到17世纪,是社会科学的萌 芽阶段;二是近代18、19世纪社会科学各学科分化和 独立阶段;三是20世纪社会科学各学科成熟和发展阶 段
萌芽阶段
迄于17世纪。 理论研究有客观性、真理性,还掺杂着个人感受、猜
测和愿望理想成分。
代表人物有老子、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
多德
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希腊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独立阶段
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叶。 创立了人文学科;铸就了一种人与自然是最高的价值
二、社会科学研究对象
一、社会科学对人生的指导
1、社会科学揭示人生的目的与意义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基本观点,即对人生一系列
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观点。人生观的内容很多,但主 要有三个方面: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 通俗地说就是“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有什么 意义”以及“人应该怎样活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