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常数
序 号
起始时浓度mol/L
c0 (H2) c0(I2) c0 (HI)
平衡时浓度mol/L
[H2]
[I2]
[HI]
平衡时
[HI ]2 [H2]•[I2]
1 0.0106 0.0119
7
6
0
0.00183 1
0.00312 0.01767 9
54.5
2 0.0113 0.0090
5
4
0
0.00356 0.00125 0.01559 54.6
0
0.005617 0.000593 0.01270 6
48.38
2 0.01135 0.00904 0
0.00356 0.00125 0.01559
48.61
3 0.01201 0.00840 0.0 3
0.00458 0.000973 0.01486 3
4
0
0 0.01520 0.001696 0.001696 0.01181
c1(始) 1 .00 1.00
c2(始) 0
0
c(平) 0.21 0.21
2HI(g) ΔH=-26.5 kJ·mol-1
0 2.00
1.58
图1
图2
4.应用
(1)依据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可定量分析理解条件 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例: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下列反应达到平衡:
C(平) Na2+3bH2
y
n(平)(mol) 0.2-y 0.2-y
2HI △H<0
0
2y . 2y .
设参加反应H2 物质的量为y.
得y=0.16
H2的转化率= 20% , C(H2)平= 0.016mol/L 。
若升高温度,上述反应的K值 减小 (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
计算结果: t℃,10L密闭容器中
H2 + I2(g)
• CO + H2O(g)
CO2 + H2,达到平衡时,
•
K=
c(CO 2 ) c(H 2 ) c(CO ) c(H 2O)
温度/℃ 400 500 800 平衡常数 9.94 9 1
• K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 (1)某温度时,若起始时:c (CO) = 2 mol/L, c (H2O) = 3 mol/L,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
4.应用
(1).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反应进行的方向.
一定温度下,反应:mA(g)+nB(g) pC(g)+qD(g)
浓度商Qc=
Cp(C) ·Cq(D) Cm(A) ·Cn(B)
① Qc<K ,反应向 _正__反__应__方向进行
② Qc=K ,反应处于_平__衡__状__态______
ν正、ν逆比较
I 0.06 Ⅱ 0.12
0.60 0.20
0.10
__0_.①6 _
ν正=ν逆 ν正=ν逆
Ⅲ 0.10
0.20
0.40
ν正_②>___ν逆
依据浓度商Qc与K的关系可判断反应进行方向
(3)在上述温度下,该容器中
H2 + I2(g)
n(始)(mol) 0.2 0.2
n(变)(mol) y
释原因: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
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稳
定性减弱。
⑹仅依据K的变化,可以推断出:随着卤素原子核电荷
数的增加, a d (选填字母)。
a.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X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 b. X2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c.HX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d.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3)N2(g)+3H2(g) 2NH3(g)
(5)NH3(g)
1 2
N2(g)+
3 2
H2(g)
(6)Cr2O72-(aq) + H2O(l)
(4)2NH3(g) N2(g)+3H2(g) 2CrO42- (aq)+ 2H+(aq)
(7)FeCl3(aq)+3KSCN(aq) Fe(SCN)3(aq)+3KCl(aq)
1、分析三个表格数据,小结影响平衡常数K大 小的因素?
1、
(1)反应物自身性质,反应物越活泼,反应 进行程度越大,K越大。 (2)温度。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减小。
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K增大。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K越大,反应进行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越大。
2HI
0.2 0.16
0.04
△H<0 . HI的分解率= 80%
.
(3)在上述温度下,该容器中
H2 + I2(g)
n(始)(mol) 0.2 0.2 n(变)(mol) 0.04 0.04
2HI △H<0
0 0.08
. H2的转化率= 20%
n(平)(mol) 0.16 0.16
0.08 .
H2(g) + I2(g)
③ Qc>K ,反应向_逆__反__应___方向进行
(2)平衡常数K与温度有关,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 吸热 反应; 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 放热 反应。
N2+3H2
2NH3 △H<0
K=
C2(NH3) C (N2) ·C3(H2)
• 【典例】已知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常数K与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变化和 起始反应方向无关。
2.表达式:
一定温度下,反应:mA(g)+nB(g)
达平衡时:
Cp(C) ·Cq(D)
K= Cm(A) ·Cn(B)
pC(g)+qD(g)
小菜一碟
• 写出下列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达平衡时,化学平衡常 数K的表达式
(1)CO(g)+H2O(g) CO2(g)+H2 (g) (2)C(s)+H2O(g) CO(g)+H2 (g)
C (s) + H2O(g)
CO (g) +H2 (g) △H= +131.3 kJ•mol-1;
(1)写出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K=
。
• (2)一定温度下,三个容器中均进行着上述反应,各
容器中炭足量,其它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K正=1逆反应速
率关系如下表所示。请填写表中①②相应的空格。
容器 c(H2O) c(CO) c(H2) 编号 /mol·L-1 /mol·L-1 /mol·L-1
问题: 1.可逆反应概念?特点? 2.化学平衡状态概念?特征? 3.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三段式)? 4.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5.化学平衡常数? 6.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勒夏特列原理内容?
7.等效平衡问题——建模?
知识链接:
1.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逆
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各 组分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升高温度(K放减小),平衡向 逆反应(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K放增大),平衡向 正反应(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拓展延伸
•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 + 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2cNH3 △H<0
K=
C2(NH3) C (N2) ·C3(H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反应物(N2)的浓度,平衡向 减小生成物(NH3)的浓度,平衡向
正反应 正反应
方向移动; 方向移动;
缩增小大容压积强,平衡向 正反应(气体体积减小反应)方向移动;
增减大小容压积强,平衡向 逆反应(气体体积增大反应)方向移动;
(2)在上述温度下,该容器中
2HI H2 + I2(g) △H>0
n(始)(mol) 0.2
0
n(变)(mol) 2x
x
0
x
.
设生成H2 物质的量为x.
n(平)(mol) 0.2-2x x
x.
在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4
得X, =0.08
C(H2)平= 0.008mol/L ; HI的分解率= 80% ,
分析课本P29表格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I2(g) + H2(g) 2HI(g) ∆H<0 密闭容器730.6K
序 号
起始时浓度mol/L
平衡时浓度mol/L
平衡时
[HI ]2
c0 (H2) c0(I2) c0 (HI) c(H2)
c(I2)
c(HI) [H2]•[I2]
1 0.01197 0.06944
2、对于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常数K 增大。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常数: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 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 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 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符号为K.
K
0.6
0.9
1.0
1.7
2.6
(1)该反应为_吸__热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2)某温度下,在2L的容器中充入 2molCO和 2molH2O, ①经试两判分断钟此后时,的C温O度2的为量保83持0℃1m,o此l不时变H。2O转化率为 50% ; ②平衡后,分别往容器中再充入1mol CO2和 3mol CO,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