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纳米四大效应和特征尺度..

-纳米四大效应和特征尺度..


金纳米微粒的粒径与熔点的关系图
25
特殊的力学性质: 因为纳米材料具有大的界面,
界面的原子排列是相当混乱的,原子在外力变形的条件 下很容易迁移,因此表现出甚佳的韧性与一定的延展性 ,使陶瓷材料具有新奇的力学性质。
材料世界中的大力士--纳 米金属块体 金属纳米颗粒粉体制成块 状金属材料,它会变得十 分结实,强度比一般金属 高十几倍,同时又可以像 橡胶一样富于弹性.
33
此模型:单一立方晶体结构的晶粒的二维平面图
34
由于表面效应而引起了一些现象: (1)无机的纳米粒子暴露在空气中会吸附气 体,并与气体反应(如纳米Al金属的燃烧) (2)金属间化合物(如压结形成CuEr金属间 化合物) (3)纳米材料的扩散系数大,大量的界面为 原子扩散提供了高密度的短程快扩散路径。
表 1 纳米微粒尺寸与表面原子数的关系
纳米微粒尺寸 包含总 表面原子所占比
d(nm) 10 4 2
原子数 3× 104 4× 103 2.5× 102
例(%) 20 40 80
1
30
99
32
纳米微粒尺寸小,表面能高,表面原子数增多。 由于表面原子数增多,原子配位不足及其高的 表面能,使得这些表面原子具有很高的活性, 极不稳定,很容易与其它的原子结合。 纳米粒子表面具有很高活性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处于表面的原子数目较多,表面原 子的环境和结合能与内部原子不同引起的 。
利用红外隐身技术的案例:
案例:纳米ZnO对雷达电磁波具有很强的吸收 能力,所以可以做隐形飞机的重要涂料。
1991年春的海湾战争,美国执行空袭任务的F -117A型隐身战斗机,其机身外表所包覆的红 外与微波隐身材料中亦包含有多种超微颗粒, 它们对不同波段的电磁波有强烈的吸收能力, 可以逃避雷达的监视,而伊拉克的军事目标没 有这种设施,损失惨重。
当颗粒尺寸减小,一直热能大于磁能时,颗粒 的磁化矢量再热激发下将随时间而变,此时整 个颗粒和顺磁性原子相同,所不同的是颗粒内 通常可含有105量级原子,因此颗粒磁矩较单个 原子约大105倍,这种现象称为超顺磁性。
当纳米颗粒小到一定临界值时,如α-Fe、 Fe2O3 和α-Fe2O3粒径分别为5nm 、 16nm和 20nm 时变为超顺磁体。
那么,当研究对象变成纳米尺度的物质,纳米尺度的 微观世界,变成一个原子或一个分子时,是否还会遵 循传统理论和规律呢?
水是我们最熟悉的东西,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水 ,我们知道油水是不相溶的,无论宏观尺度上 的水和微观尺度上的水都是和油不相溶的,你 没有办法把它混在一起。
但是如果到了纳米尺度上,也就是说在这个微 观世界里,它就能相够溶,并且溶得非常好, 成为热力学的稳定相。不管它温度变化也好, 振动也好,里头加一点化学原料也好,它都能 够是稳定的。
不同种类的纳米粒子呈现超顺磁的临界尺 寸是不相同的。然而,当纳米微粒尺寸高于 超顺磁临界尺寸并处于单畴状态时,通常呈 现高的矫顽力。
特殊的热学性质:固态物质在其形态为大尺寸时,其熔点 是固定的,超细微化后却发现其熔点、开始烧结温度、晶 化温度将显著降低,当颗粒小于10纳米量级时尤为显著。
熔点:
粒径增加, 熔点上升; 粒径减小, 熔点下降。
,简
费米波数 可表示为电子密度的均方根,相应的费 米波长也可表示为:
当电子密度为5×1011 cm2 时,半导体材料中电子的费米
特征时间﹑空间尺度
特征时间、空间尺度
典型物理 结构的特 征长度
介观导体 的尺度可 以从几纳 米到上百 微米
41
固体器件的尺度从微米缩小到纳米尺度会使系 统从量变引起物理性质的质变。 尺度的变化导致研究的内容和学科的变化。 下图:自然与人造物体的空间尺度
42
43
尺度变化的直观概念:手
44
尺度变化的直观概念:手
29
纳米颗粒的表面和大块物体的表面是十分不同 的,若用高倍率电子显微镜对金属纳米颗粒 (直径为2 nm)进行电视摄像,实时观察,发现 这些颗粒没有固定的形态。随着时间的变化会 自动形成多种形状(如立方八面体、十面体、 二十面体多孪晶等,它既不同于一般固体,又
不同于液体,是一种准固体。
30
表面原子数占全部原子数之间的比例和粒径之间的关系 31
自从1984年德国科学家Gleiter等人首次用惰性气体凝聚 法成功地制得Pd、Cu、Fe等钠米微粒以来.由于纳米 材料具有明显不同于体材料和单个分子的独特性质: 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隧道效 应等,以及其在电子学、光学、化工、陶瓷、生物和 医药等诸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工 作者的浓厚兴趣.纳米材料问世以来,大致完成了材 料创新、性能开发阶段,现在正步人完善工艺和全面 应用的阶段,显示出无限广阔的应用前景.
纳米电子学
1
目录 四大效应 特征时间、空间尺度
2
纳米尺度的物质与宏观物质一样吗?
传统化学的研究对象通常包含着天文数字的原子或分 子,例如,1克水包含了约3.346*1022个水分子;因此 通常所测得的体系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都是大量粒子 的平均行为。实际上,热力学规律成立的前提条件就 是由大量粒子组成的体系;
纳米金属铜的超延展性
表面效应
是指纳米超微粒子的表面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着 纳米粒子尺寸的减小而大幅度地增加,粒子的表面能 及表面张力也随着增加,从而引起纳米粒子性能的变 化。 球形颗粒的表面积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其体积与直 径的立方成正比,故其比表面积(表面积/体积)与直径 成反比。随着颗粒直径变小,比表面积将会显著地增 加,说明表面原子所占的原子数将会显著地增加。
A
成。 氧八面体间的间
O-
隙由A离子占据。
B+
美国贝尔实验室发现当半 导体硒化镉颗粒随尺寸的 减小能带间隙加宽,发光 颜色由红色向蓝色转移。 美国伯克利实验室控制硒 化镉纳米颗粒尺寸,所制 备的发光二极管可在红、 绿和蓝光之间变化。
除了上述的特殊性质之外,纳米材料的量子尺 寸效应使纳米材料还具有: 高度光学非线性 特异性催化和光催化特性 强氧化性和强还原型 利用这些特性可以制成光催化剂、强氧化剂、 强还原剂、可使用于制备无机抗菌材料。
小尺寸效应
当超微颗粒的尺寸与光波波长、德布罗意波长 以及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透射深度等物理特征 尺寸相当或者更小时,晶体周期性的边界条件 将被破坏;非晶态纳米微粒的颗粒表面层附近 原子密度减小,导致声、光、电、磁、热、力 学等特性呈现新的小尺寸效应。
13
纳米微粒由于具有小尺寸效应,所以才表现出:
(1)特殊的光学性质 (2)特殊的热学性质 (3)特殊的电学性质 (4)特殊的磁学性质 (5)特殊的力学性质 超微颗粒的小尺寸效应还表现在超导电性、介电性能、 声学特性以及化学性能等方面。
特殊的光学性质: 1.当黄金被细分到小于光波波长的尺寸时,
即失去了原有的富贵光泽而呈黑色。 事实上,所有的金属在超微颗粒状态时都
呈现为黑色。尺寸越小,颜色越黑,银白色 的铂变成铂黑。由此可见,金属超微颗粒对 光的反射率很低,通常可低于1%,大约几微 米的厚度就能完全消光。
15
2.可以使光吸收显著增加,并产生吸收峰的等离子共 振频移。
红外光吸收:纳米Al2O3、TiO2、SiO2、Fe2O3及其
复合材料对人体红外有强烈吸收,可以起到保暖作用 ,减轻衣服重量,对登山运动员、军人战士防寒。
紫外光吸收:纳米TiO2、Al2O3、SiO2、ZnO粉末对
250nm以下的波长有较强的吸收。185nm的短波紫外线 对人体健康有损害,而且对日光灯的寿命有影响,若 将Al2O3粉末掺入稀土荧光粉中,可吸收掉这些有害的 紫外光。
例如,纳米铁粉,因具有了吸光性,而变成了黑 色;它甚至于一改“不怕火烧”的“英雄本 性”,而变成一旦遇到空气,就能马上燃烧起 来,生成氧化铁。
利用光学特性可以作为高效率的光热、光电等 转换材料,可以高效率地将太阳能转变为热能 、电能。也有可能应用于红外敏感原件、红外 隐身技术(纳米复合材料对光的反射度极低, 但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极强,是隐形技术的突 破)等。
5
四大效应
量子尺寸效应 小尺寸效应 表面效应 宏观隧道效应
量子尺寸效应:
当颗粒尺寸下降到某一值时,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的电 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离散能级的现象和纳米半导体微 粒存在不连续的最高被占据分子轨道和最低未被占据 的分子轨道能级,能隙变宽的现象均称为量子尺寸效 应。 当热能、电场能或者磁场能比纳米材料的平均能级间 距还小时,就会出现与宏观物体截然不同的一系列反 常特性。
宽频带强吸收,大块金属具有不同颜色的光泽,这表 明它们对可见光范围内各种颜色(波长)的反射和吸 收能力的不同。而当尺寸小到纳米量级时,各种金属 纳米微粒几乎都成黑色。它们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极 低。如纳米Pt粒子的反射率为1%,纳米Au粒子的反射 率小于10%,这种对可见光低反射率的纳米材料,它的 吸收率强。
45
微电子的特征尺度发展
46
特征尺度发展趋势
47
纳米电子学的特征尺度
与纳米电子学相关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尺度可以 分为: — 与电子相关的特征长度 —与动量相关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尺度 —与相位相关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尺度
48
纳米电子学涉及到的主要特征长度
费米波长( )
费米面附近的电子德布罗意波长 称费米波长。
7
例:1〉量子尺寸效应引起材料导电性的突变
导电的金属在纳米颗粒时可以变成绝缘体 导电性最好的Ag 在1K条件下,当其尺寸小于20nm 时就成了绝缘体。 证明:根据久保公式 结合 得到
8
假设:
则T=1K时,可以推导出d=20nm。
因此,当其尺寸小于20nm时就成为绝缘体了
2)铁电体转变为顺电体
如 PbTiO3、BaTiO3等典型的铁电体在其临界尺寸 分别会转变成顺电体,从而其室温下以立方相存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