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饲料:是一类在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为第一条件,同时粗蛋白质含量小于20%,含有较高能量的一类饲料。
主要包括禾本科植物的籽实,籽实加工副产品,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块根、块茎、瓜果类及液体能量饲料等。
籽实的营养特点1、可利用能值高籽实类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无氮浸出物,无氮浸出物平均含量在70%以上,并且粗纤维含量较低,平均粗纤维含量在5%以下,只有带壳麦类在10%左右。
所以籽实类饲料的消化利用率较高,可利用能值较高,这是籽实类饲料最突出的特点。
2、蛋白质含量低,品质差籽实类饲料蛋白质含量平均仅在10%左右,与其所含有的能值相比,蛋白质含量较低,难以满足动物对蛋白质的要求。
但是由于该类饲料是全价配合饲料的主体,所以其蛋白质含量和品质对全价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的质和量具有较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籽实类饲料其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只有50%~70%,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几乎都是赖氨酸,蛋氨酸含量也较少。
3、矿物质含量不平衡矿物质含量普遍较低,缺钙。
虽然表面磷的含量较高,但主要是植酸磷,其利用率较低,同时由于它的存在还可以干扰其他矿物质元素的利用,所以有效磷的含量也不高,在实际饲喂过程中要注意补充钙、磷等矿物质。
4、维生素含量不平衡一般来说,籽实类饲料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B l、烟酸、维生素E。
而较缺乏维生素B2、维生素D和维生素A。
液体能量饲料营养特点1、可提高饲料能量水平,改善动物生产性能2、油脂可提高代谢能的利用率,增加净能量3、可增进动物的食欲,提高动物采食量4、添加油脂可以缓解不良环境温度对动物产生的应激5、添加富含必需脂肪酸的油脂可以生产具有保健作用的动物产品6、油脂的非营养性功能蛋白质补充料:是一类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为第一条件,同时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0%的一类饲料。
包括豆科植物的籽实类,豆科植物籽实加工副产品即饼、粕类,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单细胞蛋白质类饲料及工业副产品类蛋白质饲料等。
小麦麸也称为麸皮,它是以小麦籽实为原料加工面粉后的副产品。
米糠也称为米皮糠、细米糠,它是精制糙米时由稻谷的皮糠层及部分胚芽构成的副产品,大豆饼、粕:是以大豆为原料取油后的副产品。
由于取油方法的不同,而分为饼和粕两大类:我们常把以压榨法或夯榨法取油后的副产品称为大豆饼;将用浸提法或经预压后再浸提取油后的副产品称为大豆粕与植物性饲料相比,动物性饲料具有以下特点:蛋白质含量高,为40%~90%,大多数都在50%以上。
并且就一般植物性饲料中较易缺乏的必需氨基酸在动物性饲料中含量都很丰富,并且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较高;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少,不含粗纤维,动物对他们的消化利用率较高;矿物质元素含量较丰富,特别是钙、磷的含量不但高,而且比例合适,所以动物对矿物质元素的利用率较高;维生素含量丰富,特别是富含B12 ;某些动物性饲料中还含有动物生长未知因子,可以促进动物生长。
鱼粉是利用一种或多种全鱼或是鱼的下脚料(如鱼头、鱼尾、鱼鳍及内脏等)为原料,经过蒸煮、压榨、干燥及粉碎加工之后的粉状物。
如果在加工过程中,把原料鱼经过蒸煮后滤去汁液后,再进行干燥、粉碎得到的鱼粉为普通的鱼粉;如果把滤出或榨出的汁液去油后,浓缩加工成鱼汁膏,再加回到普通鱼粉中制得的鱼粉叫全鱼粉;如果加工的鱼汁膏单独干燥粉碎得到的产品则为鱼精粉;而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仅以鱼的下脚料为原料生产制得的鱼粉则叫粗鱼粉。
在各种鱼粉产品中以全鱼粉质量最好,普通鱼粉次之,粗鱼粉最差。
粗饲料:是一类体积大、难消化、可利用养分少,以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为第一条件,以风干物为饲喂形式的一类饲料。
主要包括干草类,农副产品类(荚、壳、藤、蔓、秸及秧)、树叶类、糟渣类及含有蛋白质较低的饼粕类饲料。
青绿饲料:凡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新鲜饲草及以放牧形式饲喂的人工种植牧草、草地鲜草等都属于此类饲料。
它包括各科可采食的牧草,栽培青绿饲料,非淀粉质根、茎、瓜类及水生饲料等。
青贮饲料:是以新鲜的天然植物性饲料为原料,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以乳酸菌为主的微生物发酵后调制成的饲料。
青贮饲料可以较好地保存青饲料的营养特性,又是青饲料在冬春季节延续利用的一种形式。
包括常规青贮饲料和半干青贮饲料及加入添加剂的青贮料。
青贮原理:常规青贮是利用原料中和空气中的乳酸菌在切碎的青饲料及其流出汁液中进行密闭条件下的厌氧发酵,产生大量乳酸,使青饲料的pH值降为4.0以下,杀灭或抑制了其他有害杂菌的活动,从而达到完好保存青饲料和供长期饲用的目的。
钙、磷饲料:由于在实际配合饲料时钙与磷经常是需要同时补充的,只是在动物的一些特殊生理时期如幼龄动物快速生长期、禽类的产蛋期等,除补充一定量的常规钙、磷料外还需要额外添加一定量的钙质饲料。
①碳酸钙②磷酸二氢钙③磷酸氢钙④磷酸三钙⑤石粉⑥骨粉⑦贝壳粉⑧蛋壳粉⑨磷酸氢二钠氯、钠、钾饲料①氯化钠②氯化钾微量矿物质饲料㈠铁:动物体内60%~70%的铁在红细胞中,20%在肝和脾中,其余在肌肉的肌球蛋白和肌动球蛋白以及酶系统中,铁对动物体内氧的输送及体内的氧化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动物缺铁会预见现贫血,特别是哺乳期的幼龄动物更易缺铁。
①硫酸亚铁分为1水硫酸亚铁和7水硫酸亚铁两种:②富马酸亚铁③柠檬酸铁络合物④乳酸亚铁㈡铜:铜对动物血液的生成、结缔组织和骨的正常生长、初生动物髓磷脂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饲料中铜容易使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对维生素的破坏作用也很大,所以在选择铜源时要加以注意。
①硫酸铜:由于结晶水的不同,可以分为无水硫酸铜和5水硫酸铜2种㈢锌:锌广泛地分布于动物体内,以肌肉、毛发及眼中含量较高。
它是多种酶和激素的组成成分,对动物的新陈代谢起重要作用,对毛发生长、皮肤健康和组织修补也有关。
缺乏锌时动物生长停滞和上皮细胞代谢异常,出现糙皮病及动物繁殖功能障碍。
①硫酸锌:1水硫酸锌和7水硫酸锌②葡萄糖酸锌③氨基酸锌维生素饲料:主要指由工业合成或提纯的维生素制剂,但是富含维生素的天然青绿饲料不属于维生素类添加剂。
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所谓的非营养性添加剂是配合饲料的添加成分,为强化基础日粮的营养价值、促进动物生长、防治动物疫病而加入到饲料中的微量成分。
饲料:所谓的饲料就是指在合理的饲喂条件下能对动物提供营养物质、调控生理机能、改善动物产品品质、且不发生有毒、有害作用的物质。
国际饲料分类:1粗饲料2青绿饲料3青贮饲料4能量饲料5蛋白质补充料6矿物质饲料7维生素饲料8饲料添加剂配合饲料:是指用两种以上的饲料原料,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按照一定的饲料配方,经过工业生产的,成分平衡、齐全、混合均匀的高品质饲料产品。
日粮是指一头动物一天即24小时所采食的饲料量。
按营养成分进行分类1全价配合饲料2混合饲料3浓缩饲料4预混合饲料5添加剂预混6放牧动物用精料混合料7幼龄动物用代乳饲料8全日粮混合饲料玉米营养特点1、可利用能值高由于玉米含有的无氮浸出物可高达72%左右,且主要是淀粉,其消化率较高;脂肪含量也较高,可达到3.5%~4.5%;粗纤维含量较少,仅为2%左右,总的结果是玉米的可利用能值较高,可以说是籽实类饲料中能值最高的一种。
2、必需脂肪酸含量较高脂肪主要存在于胚中,且含有较多的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高达60%,如果在全价配合饲料中,玉米的比例达到50%以上时,就可完全满足动物对亚油酸的需要量,由于脂肪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所以大量采购玉米时要注意其含水量,特别是应保存在通气干燥处,否则玉米易出现脂肪酸败的现象。
3、蛋白质含量低,且品质差籽实类饲料中含有的蛋白质占10%左右,品质较差,缺乏赖氨酸和色氨酸,因为玉米含有球蛋白、清蛋白和谷蛋白较少,而玉米醇溶蛋白和交链玉米醇溶蛋白较高,而这二种蛋白含有脯氨酸、谷氨酸等非必需氨基酸较多,而缺乏赖氨酸,所以导致其蛋白质品质较差。
4、维生素含量不平衡黄玉米中含有较高的维生素A原和维生素E,而缺乏维生素D和维生素K;富含较高的维生素B1,而缺乏维生素B2和烟酸。
5、矿物质含量不足玉米中缺乏钙,可利用磷含量低,微量元素铁、铜、锰、锌、硒等含量都较低,所以在全价配合饲料中大量使用玉米时要注意补充矿物质。
6、黄玉米含有丰富的黄色素黄玉米中的色素主要存在于胚乳部分,主要成分是β—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其总含量可高达20mg/kg ,对鸡的皮肤、爪、喙及蛋黄着色起重要作用,尤其对蛋黄着色的效果十分显著。
由于黄玉米可引起猪的脂肪变黄,所以可造成猪屠体品质的下降,尽量少用。
油脂营养特点1、可提高饲料能量水平,改善动物生产性能油脂所含有的能量为谷物籽实所含能量的3倍,且易于被动物所消化吸收。
研究表明,动物的生产性能随着饲料中所含有的能量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例如,饲料中添加油脂可显著地提高禽类的产蛋量和饲料转化率、可提高母猪的产仔率和增重。
2、油脂可提高代谢能的利用率,增加净能量油脂可以产生额外的热能效应,因为饲料中添加的油脂可以与原基础饲粮内的油脂在脂肪酸组成上发生协同作用,互相补充而提高脂肪总体的消化、吸收能力;同时添加油脂还可以促进基础饲粮中的非脂养分的利用率,其总的结果是使饲料各级能值利用率得到提高。
3、可增进动物的食欲,提高动物采食量因为油脂的适口性较好,动物比较喜欢采食,所以添加油脂的饲料口感比较好,动物的采食量较高,可较好地提高动物养殖的总体经济效益。
4、添加油脂可以缓解不良环境温度对动物产生的应激因为油脂的体增热小,在高温环境中,由于油脂可提高饲料中的能量浓度,此时即使动物的采食量下降,也可摄入足够的能量,防止动物生产性能的下降,又可减少动物体增热的产生,而缓解热应激对动物的损害;在寒冷时,动物为维持体温恒定,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此时,添加油脂可防止动物生产性能的下降。
5、添加富含必需脂肪酸的油脂可以生产具有保健作用的动物产品可以利用鱼油中富含有廿碳五烯酸(EPA)和廿二碳六烯酸(DHA),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增强人类的智力和提高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研究证明可以利用猪、禽在其饲料中添加富含这些必需脂肪酸的鱼油,而生产出具有相应营养功能的动物产品。
6、油脂的非营养性功能油脂可以改善饲料的外观及适口性,生产颗粒饲料时添加油脂可以减少模具的磨损,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油脂可降低饲料的粉尘,而减少损失。
试验证明,在预混料中添加1%~2%油脂可减少粉尘20%~50%,其中微量组分减少30%~50%;在粉料中添加油脂5%,可使空气中的粉尘减少50%左右。
秸秆类饲料的营养特点秸秆是农作物收获籽实后剩余的植株,包括藁秆和秕壳。
其中藁秆是农作物籽实收获后的茎秆枯叶部分,如玉米秸、稻草、麦秸等;秕壳是包被籽实的颖片和壳荚等。
秸秆类饲料的营养特点如下:1总能较高,但利用率较低秸秆类饲料中有机物总量很高,一般都在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