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率
城市建设项目绿地率的计算
(一)城市建设项目绿地率=(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面积÷城市建设项目建设用地总面积)×100%
(二)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面积的计算按本规定第六条执行。
(三)城市建设项目建设用地总面积的计算:
1.新开发区、旧城改造和市政、文化、体育设施等建设项目的建设用地总面积=(以计算容积率的规划用地红线范围内总用地面积-项目用地内配套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用地面积),其中规划用地红线范围内总用地面积=规划主管部门核发的规划用地红线图中确定的道路红线闭合范围的总面积或以道路红线与用地边界线闭合范围的总面积。
2.单位权属范围内的建设项目,若单位绿化用地面积达到和超过《条例》规定指标的,以单位总面积计算建设用地总面积;若单位绿化用地面积低于《条例》规定指标的,按本款第1目规定计算。
3.如建设项目规划用地红线内涉及规划绿地,如该规划绿地参与计算容积率指标但不计算绿地率指标并负责实施的,以规划用地总面积
减去规划绿地面积之差额计算该建设项目建设用地总面积,同时要求规划绿地与该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
第六条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面积指标计算规定
(一)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面积计算原则:
1.配套绿地包括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集中(公共)绿地、建筑物旁边绿地、道路绿地三部分。
2.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中确定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等各类城市规划绿地(以下简称规划绿地),城市建设项目的建设不得占用规划绿地。
规划绿地内不得建设与园林绿化无关的项目。
且不得计入建设项目配套绿地面积。
3.配套绿地面积指垂直投影面积,不得按山坡地的表面积计算。
4.旧城改造建设项目需进行集中绿化建设的实际可配套绿地面积以施工图设计阶段审查意见为准,不得自行降低。
5.各种类型的运动场地不计入配套绿地面积。
6.建设用地内的游泳池、消防水池,以及城市规划控制的自然溪河等水体不计入配套绿地面积。
7.城市道路绿地(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的绿化用地)不计入配套绿地面积;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项目内部道路绿地应计入配套绿地面积。
8.建设项目内配套的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单独核算配套绿地指标。
(二)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面积的计算:
1.配套绿地面积:距多层及以下建构筑物外墙1米起算,距高层建筑物外墙1.5米起算。
如建筑物底层架空的内部绿化与外部绿地联为一体的自架空底层建筑物外墙基起算绿地面积。
2.建设用地内集中(公共)绿地中的植物种植面积不得小于集中(公共)绿地面积的80%,小于80%的按实际种植物面积计算。
3.人工景观水体面积可记入配套绿地,其面积不得大于配套绿地面积的10%。
4.建设用地范围内项目内部道路的行道树按1.5平方米/株计入绿地面积。
5.植草砖铺地及其缝隙内的少量绿化不计入配套绿地面积。
居住(小)区内种植乔木的室外停车场,以种植槽方式种植乔木的,种植槽面积按实际面积计算配套绿地;种植的乔木胸径大于8厘米的,按实际覆盖面积的70%计入配套绿地面积。
第七条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架空平台绿化的规定:
(一)旧城改造项目和城市中心区建设项目确因条件限制,经市园林局批准后,配套绿地可部分架空,架空平台绿化面积不得大于规定配套绿地总面积的70%。
(二)新区建设项目配套绿地原则上不得架空,居住(小)区如确因条件限制需要架空,经市园林局批准后,配套绿地可部分架空,架空平台绿化面积不得大于规定配套绿地总面积的50%。
第八条新建居住小区集中(公共)绿地的规定:
小区集中(公共)绿地是小区配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满足下列规定:
(一)集中(公共)绿地建设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合理布局,乔灌草结合,适地适树,植物种植面积不得低于集中(公共)绿地总面积地的80%。
(二)集中(公共)绿地用地面积应符合以下要求:居住小区人均不小于1.2平方米,且不低于居住区建设总用地面积的10%。
(三)单块集中(公共)绿地应符合以下要求:面积大于400平方米、宽度大于8米,并可布置一定的游憩活动设施。
字节第五条城市建设项目绿地率的计算(一)城市建设项目绿地率=(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面积÷城市建设项目建设用地总面积)×100%(二)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面积的计算按本规定第六条执行。
(三)城市建设项
目建设用地总面积的计算: 1.新开发区、旧城改造和市政、文化、体育设施等建设项目的建设用
按绿地率计算,单体楼盘的绿地率小于15%,住宅区的最高绿地率应小于50%,理想的在40%左右。
建筑占地、道路占地、设施占地以外的绿化面
住宅建筑占地、配套用房的占地(住宅架空层为
消防道路、车行道路、人行道路
游泳池占地、篮球场、网球场等运动场占地(景观泳池除外)、活
动广场面积。
室外的平面绿化面积+园林景观中的亭台楼阁占地面积+景观泳池面积+景观水面。
绿地率的计算不包括架空层绿化、楼顶平台绿化是主要的特征(屋顶绿化、垂直绿化不计入绿地面积)。
绿地率通常以下限控制。
这里的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公共绿地内占地面积不大于百分之一的雕塑、水池、亭榭等绿化小品建筑可视为绿地
公共绿地、
宅旁绿地
及其他的一些块状、带状化公共绿地。
即使是级别最低的零散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也要求宽度不小于8 米,面积不小于400 平方米,该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不少于总面积的70% (含水面),至少要有1/3 的
绿地面积要能常年受到直接日照,并要增设部分休闲娱乐设施。
1.5 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用地,不得计入绿化用地。
此外,还有几种情况也不能计入绿地率的绿化面积,如地下车库、化粪池。
这些设施的地表覆土一般达不到3 米的深度,在上面种植大型乔木,成活率较低,所以计算绿地率时不能计入“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化”中;另一部分,如屋顶绿化、晒台绿化等装饰性的绿化面积虽然也对小区整体环境的绿化和美化有益,但是按目前国家的技术规范,这类绿化也不算是正式绿地。
居住小区绿地率不得低于30% ,且要保证居住区内人均2 平方米,居住小区人均1 平方米的规模。
居住小区内每块集中绿地的面积应不小于400平方米,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绿地面积在规定的建筑间距范围之外。
沿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隔离带不得作为集中绿地计算。
一个衔区的集中绿地可按规定的指标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综合平衡。
在符合整个街区集中绿地指标的前提下,可不在每块建筑基地内平均分布。
位于市区三类地区的建筑基地,确实难以达到规定绿地指标的,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和园林管理部门同意,可将屋面地栽绿化面积(每块面积不得小于100平方米)折算成地面绿地面积。
其折算公式如下:f=m×n
式中:f──地面绿地面积,m──屋面地栽绿化面积,n──有效系数(见下表)。
绿地系数折算表
┌──────────────────┬──────┐
│屋面标高与基地地面的高差(单位:米)│有效系数│
├──────────────────┼──────┤
│小于、等于1.5│0.5│
├──────────────────┼──────┤
│大于1.5,小于、等于5.0│0.3│
├──────────────────┼──────┤
│大于5.0,小于、等于12.0│0.2│
├──────────────────┼──────┤
│大于12.0,小于、等于18.0│0.1│
├──────────────────┼──────┤
│大于1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