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语文上册《蝉》ppt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蝉》ppt课件


知识备查
文学常识
20* 蝉/
科学小品文 科学小品文是说明文的一种,它与其他说明文 的不同之处是采用了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文学是 其手段,传播科学知识才是其目的。它短小精悍, 资料可靠,数据确凿,玲珑活泼,通俗生动,把科 学融于艺术之中,富于情趣,引人入胜。
知识备查
昆虫知识
蝉 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 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 尖锐的声音,幼虫生活在土里, 吸食植物根的汁液。成虫刺吸 植物的汁。
课堂检测
20* 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 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 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C.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D.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 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精读细研
20* 蝉/
本文的说明顺序有什么特别之处?
本文没有按照一般说明文的写作顺序,先写卵,
再写幼虫,再写成虫。而是打破常规,先写幼虫到成
虫,再写卵到幼虫。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四年黑暗中的苦
工”,使行文摇曳生姿,不落俗套。
精读细研 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精神?
20* 蝉/
1.对世界充满好奇,并勇于探索。
( báo )薄饼 薄 ( bó )薄利
( bò )薄荷
预习检查 形近字
suì 火( 燧 ) suì( 隧 )道
20* 蝉/
蝇 ruì ( 蚋 ) nà( 呐 ) 喊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20* 蝉/
寻觅: 寻找。
暴晒: 在强烈的阳光下久晒。
隧道: 在山中、地下或海底开凿或挖掘成的通路。
喧嚣: 声音杂乱,不清静。嚣,吵闹、喧哗。
拓展探究
20* 蝉/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
王浆等蜂产品。 ③其实,蜜蜂酿蜜只是它为人类贡献的很小一部
分,传粉才是它的丰功伟绩;因此,蜜蜂又被誉为“月
拓展探究
20* 蝉/
下老人”“农业之翼”。蜜蜂是自然界中植物生存、
繁衍的媒介,是作物增产的重要保障。
④目前,地球上已知植物共有22万多种,除蒲公
英等不多的植物靠自然风传送花粉外,有16万种靠昆
拓展探究
20* 蝉/
②蜜蜂被称为“自然之子”“人类益友”。研究显 示,蜜蜂的体重虽然只有约100毫克,尚不及一滴水重量 的一半,但其短暂的一生能够酿造出多达自身重量30倍 的蜂蜜。蜂蜜一直是甜美的代名词,被誉为“天赐的礼
物”。自古以来,国人对蜂蜜的营养和美味极为推崇, 视其为养生祛病、健体强身的天然保健品。此外,蜜蜂 还能提供诸多健康长寿因子——花粉、蜂胶、蜂蜡和蜂
20* 蝉/
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唐朝诗人虞世南写的一首题为《蝉》的诗。 蝉是我们较为熟悉的昆虫,但我们对它的生活习性可 能并不了解。今天,我们跟随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一 起重新认识一下这个小生命吧!
八年级语文上册
20* 蝉/
20* 蝉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2.注重观Fra bibliotek和实验。3.尊重世间万物,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来做研究。
第二课时
20* 蝉/
上节课我们明确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蝉的地 穴和蝉的卵两方面了解了蝉的生活习性。今天让我 们再次走进课文,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语言。
合作探究
20* 蝉/
通读全文,思考:作为一篇文艺性说 明文,本文具有怎样的特点?具体体 现在哪些方面?结合课文内容分析。
在说明中兼用文学的笔法,对要说 明的事物进行具体的描绘,文章生动活 泼,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合作探究
20* 蝉/
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有 了它的统治,这里无论怎样都是不安静的。
文艺化的笔调。本文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统治” 二字用得十分有趣。
合作探究
20* 蝉/
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 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 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 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 救它的家族。
周围环境极为敏感,可以识别出许多种细微的气味。蜂
群的数量直接反应环境状况——蜂群多的地方,一定是
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
拓展探究
20* 蝉/
⑦同时,蜜蜂的传粉促成了作物的联姻和受孕。这 不仅可以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而且有利于提高 植物杂交概率,为其杂交进化提供可能,进而保持生物 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如果说大自然的生物 链组成具有神奇的密码,那么蜜蜂就是破解密码的大咖 工匠。蜜蜂一旦消失,粮食、棉油、蔬果、木材等植物 将无法结出果实种子,也就不再有下一代的繁衍,整个 生态系统都将面临崩溃。爱因斯坦说过:“如果蜜蜂从 地球上消失,人类只能活4年!”
臃肿: 过度肥胖或衣服穿得过多过厚而显得肥胖,转 动不灵。
罅隙: 缝隙。
坚韧: 坚固有韧性。
锐利: (目光、言论、文笔等)尖锐。
整体感知
20* 蝉/
速读课文,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作者从蝉的地穴和蝉的卵两方面介绍了蝉的 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 幼虫 成虫 第二部分:“蝉的卵” 产卵 幼虫
精读细研
20* 蝉/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来写蝉从幼虫到 成虫的成长过程的?
地面
洞穴
地上
洞口的形 状、大小
地穴的长 度、构造
幼虫脱壳 变为成虫
符合蝉的幼虫的生长规律。
精读细研 第二部分:“蝉的卵”
20* 蝉/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来写蝉从卵到幼 虫的成长过程的?
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的。
语言既准确严谨,又生动有趣,富有感情色彩。这里的动 作描写非常准确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合作探究
20* 蝉/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 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 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 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 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拓展探究
拓展阅读
20* 蝉/
小蜜蜂影响大生态(节选)
①蜜蜂属于传粉动物。美国农业部的研究显示,传粉 动物参与了养活全球1/3人口的粮食生产。在众多传粉动 物中,蜜蜂的传粉效果最优,增产贡献最大;同时,对维 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 作用。南宋诗人杨万里《蜂儿诗》将蜜蜂对人类的巨大贡 献体现得淋漓尽致:“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 粮。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犹带百花香。”
写作特色
充满文学色彩的语言。
20* 蝉/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趣,充满文学色彩,这个特点主 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 和行为。如写蝉产卵,写出了蝉身为“可怜的母亲”生 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也写出了蚋残害生灵的可恨。这 就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使读者为这个小生物的成 长慨叹。二是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如运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以“ 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离壳过程。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20* 蝉/
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商务印书馆1956年 版)。王大文译。有删改。《蝉》是一篇事物说明 文(科学小品),实质上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 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蝉是大自然中一种极普 通的昆虫,作者对蝉做了长期、大量、细致的实地 观察,用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科学而又详尽地 介绍了蝉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
产卵的
蝉卵遇到
蝉卵的孵化和
经过
的危险
幼虫的活动
卵产在哪里, 怎么产卵, 产多少卵
蚋借毁坏 蝉卵来繁衍 自己的后代
幼虫脱壳 变为成虫
精读细研
20* 蝉/
读课文,梳理蝉从产卵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成虫产卵——蝉卵孵化——幼虫走出壳外—— 幼虫落在地上——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 幼虫钻进地里——幼虫从地穴爬出————— 幼虫爬上灌木枝或草叶———变为成虫——— 成虫离枝飞去——成虫交配(产卵,死亡)
语言饱含深情,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这段抒情兼议论的 文字充满感情,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世间万物 的关爱,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20* 蝉/
本文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客观地记录 了蝉的习性和成长规律,体现了对待科学的严谨 态度和热爱自然、讴歌生命的情感。
课堂小结
学后感悟
学习目标
20* 蝉/
1.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 地工作的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 法。(重点)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文语言生 动性的写作方法。(难点) 3.理解作者在描述动物的过程中所寄寓的生活哲 理。(素养)
知识备查
20* 蝉/
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1915) 法国昆虫 学家。自幼爱好自然,经常观察昆虫 和贝类的生活情况。晚年详细观察栖 息于未垦地中的各种昆虫和蜘蛛,于 1879—1907年间将研究所得,陆续 写出《昆虫记》十卷。主要著作还有 《自然科学编年史》以及关于物理学 和化学方面的论著。
虫传粉,其中依靠蜜蜂传粉的占85%。粗略统计,在
人类所利用的1330多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蜜蜂
来传授花粉。
⑤实践证明,利用蜜蜂传粉,可使作物增产普遍
到达10%以上,其中,油菜增产15%—20%,果树增产
20%—30%,部分果蔬产量甚至可以成倍增长。同时,
拓展探究
20* 蝉/
蜜蜂传粉能够显著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有利于控制病
20* 蝉/
预习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