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摘要:从提高历史课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谈起,说到教学要加强教师本身的修养,阐述了要利用历史人物教学生为人处世,分析了学习历史、让学生写学习日记的意义。

关键词:历史教学;爱国主义;为人处世;学习日记
历史使心灵丰盈,让头脑健全;历史承前启后,先天地而不见其始,后天地而不见其终,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测未来之演变;熟读历史,开启心智,会让人转痴迷为智慧,变昏暗成光明。

学历史,看成败,做智者,效先贤之丰功,仿豪杰之伟绩;历史之重要,文字何能言说一二。

教学以来,积累体会多多,列举如下。

一、提高历史课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学要发挥学科的优势,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历史上,爱国主义人士前赴后继,这是学习历史最重要的一个任务。

历史里面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无论是中国的古代近现代史,还是世界史,都强调祖国的利益,都引导学生去认识祖国、去回馈祖国,为国家尽一己之力。

历史上,圣贤比比皆是,爱国英雄不胜枚举。

他们的事迹感天动地,很多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诗篇或者爱国箴言。

如,孟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傲骨,弘一的上马杀敌,不忘爱国的气节;汉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百折不挠的毅力,班超投笔从戎,守护边疆的志向;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戚继光抗击倭寇,流芳百世;郑成功收复台湾,名垂千古。

吕坤的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谭嗣同追求变法图强,
最终以死报国;孙中山立志振兴中华,一生呕心沥血。

……让学生牢记这些历史名人、名言,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我们民族的宝贵性格,学习他们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学习他们保家卫国的牺牲精神,学习他们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二、加强教师本身的修养
教学伊始,我精心阅读了大量的历史书籍,包括《史记》《资治通鉴》《后汉书》《三国志》等,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学到了很多有益身心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修养。

我深知“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材中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是编者考虑到学生的时间、接受程度,课堂上的容量,内容有限,作为教师,就要博览群书,因为只有知识渊博的人,才有当教师的资格。

而我作为一名教师,想要使自己对得起教师这个称谓,就必须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同时还要传授学生知识,最好还要教给其一种能够点石成金的法宝。

有的学生关注海湾战争,有的喜欢兵器知识,有的喜欢人物传记,还有的可能喜欢一些宫廷事件,但不论你喜欢哪一种,阅读并简单的记录肯定可以使学生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兴趣,可以使其更好地参与历史,从而可以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

三、利用历史人物教给学生为人处世
一次偶然,听到学生谈电视剧《楚汉之争》,楚汉之争中项羽的大将龙且一意孤行,不听田横之言,最后自刎而死,从而给项羽造
成重大的损失。

我因此和学生说了许多楚汉战争之中的故事。

谁是真正的英雄,哪一个人有真正的智慧,我们怎样学习历史上的智者,我们利用学到的智慧怎样去辨别身边的事物,读史使人明智,每一次的学习对我们都有了怎样的启发?岳飞文武双全,他有真正的智慧吗?换成乐毅,还有风波狱吗?文天祥名垂青史,换成了冯道,还有汨罗江之悲吗?大名鼎鼎的司马迁,换成了宋玉、晏子、东方朔之流,还有宫刑之辱吗?韩信功名赫赫,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要说此人贪功好大,是个杀人魔王,你们相信吗?一连串的发问,提起了学生对历史无比巨大的兴趣,他们对历史的学习不再满足于课本的范围,而是通过对课本的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让自己的智慧不断丰实,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管出现了什么意外,都能够妥善地处理,升华自己的人生。

四、学习历史,写学习日记
每当学了新课,认识了一位新的历史人物,我都让学生写历史日记。

学习历史,不只是记住了时间和人物,我们还要学会记住历史的教训,避免自己的人生发生类似的悲剧,以便让自己的人生尽量地减少曲折。

每次写历史日记,学生们都兴趣浓厚,基本上表达了正确的观念:我引导学生要听取他人意见,多和他人交流,否则就像历史上的一些人物一样,下场难以预料。

一边学习历史,一边写学习心得,一边和同学们相互交流,借此更能够提高自己的感悟。

通过《楚汉之争》的观看,学生认识到:要多交流,多借鉴,治理国家如此,管
理军队如此,做人也是如此。

诗人歌德指出:“历史给我们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作为历史教师,要不负重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体会到学习历史的妙处,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了求知的热情和自信心,全面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参考文献:
于友西.历史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赣马高级中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