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仪器分类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中,大部分为玻璃制品和一些瓷质类仪器。
瓷质类仪器包括蒸发皿、布氏漏斗、瓷坩埚、瓷研钵等。
玻璃仪器种类很多,按用途大体可分为容器类、量器类和其他仪器类。
容器类包括试剂瓶、烧杯、烧瓶等。
根据它们能否受热又可分为可加热的仪器和不宜加热的仪器。
量器类有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
量器类一律不能受热。
其他仪器包括具有特殊用途的玻璃仪器,如冷凝管、分液漏斗、干燥器、分馏柱、砂芯漏斗、标准磨口玻璃仪器等。
标准磨口玻璃仪器,是具有标准内磨口和外磨口的玻璃仪器。
标准磨口是根据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制造的,国内已经普遍生产和使用。
使用时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容量和口径。
相同编号的磨口仪器,它们的口径是统一的,连接是紧密的,使用时可以互换,用少量的仪器可以组装多种不同的实验装置,通常应用在有机化学实验中。
目前常用的是锥形标准磨口,其锥度为1:10,即锥体大端直径与锥体小端直径之差:磨面锥体的轴向长度为1: 10。
根据需要,标准磨口制作成不同的大小。
通常以整数数字表示标准磨口的系列编号,这个数字是锥体大端直径(以mm为单位)最接近的整数。
常用标准磨口系列见表1。
表1常用标准磨口系列有时也用D/H两个数字表示标准磨口的规格,如14/23,即大端直径为14.5mm 锥体长度为23mm、常见的玻璃仪器化学实验室常用的玻璃仪器的主要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烧杯规格及表示方法:玻璃质。
以容积(mL表示,如硬质烧杯400mL有一般型、高型;有刻度和无刻度几种。
一般用途:1、反应容器,尤其在反应物较多时用,易混合均匀。
2、也用作配制溶液时的容器或简易水浴的盛水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反应液体不能超过烧杯用量的2/3。
2、加热时放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
刚加热后不能直接置于桌面上,应垫以规格及表示方法:以容积(mL表示,有有塞、无塞;广口、细口和微型几种。
容量瓶规格及表示方法:玻璃质。
以容积(mL)表示,分量入式(In)和量出式(Ex),塞子有玻璃、塑料两种一般用途:配制标准溶液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溶质先在烧杯内全部溶解,然后移入容量瓶。
2、不能加热,不能用毛刷洗刷。
不能代替试剂瓶用来存放溶液。
3、读取刻度的方法同量筒。
4、不能放在烘箱内烘干。
5、瓶的磨口瓶塞配套使用,不能互换。
量筒规格及表示方法:玻璃质。
以所能量度的最大容积(mL 表示,上口大,下口小的叫量杯一般用途: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液漏斗规格及表示方法:以容积(mL)、漏斗颈长短表示,有球形、梨形、筒形、锥形几种一般用途:1、用于液体分离、洗涤和萃取。
2、气体发生器装置中加液用。
3、滴液漏斗用于反应中滴加液体。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不能加热。
a酸式滴定管b 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分酸式、碱式两种,以容积(mL)表示;管身颜色为棕色或无色。
一般用途:用于滴定或量取准确体积的液体。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用前洗净,装液前用预装溶液淋洗三次。
2、酸式管滴定时,用左手开启旋塞,碱管用左手轻捏橡皮管内玻璃珠,溶液即可放出。
碱管要注意赶净气泡。
3、酸管旋塞应擦凡士林,碱管下端橡皮管不能用洗液洗。
4、酸管、碱管不能对调使用。
5、酸液放在具有玻塞的滴定管中,碱液放在带橡皮管的滴定管中。
6、滴定管要洗净,溶液流下时管壁不得挂有水珠。
活塞下部要充满液体,全管不得留有气泡。
7、滴定管用后应立即洗净。
8、不能加热及量取热的液体,不能用毛刷洗涤内管壁。
洗气瓶干燥器规格及表示方法:以内径(cm)表示,分普通、真空干燥两种。
一般用途:1、内放干燥剂。
存放物品,以免物品吸收水汽。
2、定量分析时,将灼烧过的坩埚放在其中冷却。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灼烧过的物品放入干燥器前,温度不能过高,并在冷却过程中要每隔一定时间开一开盖子,以调节器内压力。
2、干燥器内的干燥剂要按时更换。
3、小心盖子滑动而打破。
冷凝管规格及表示方法:以外套管长(cm)表示,分空气、直形、球形、蛇形冷凝管几种。
一般用途:1、蒸馏操作中作冷凝用。
2、球形冷凝管冷却面积大,适用于加热回流。
3、直形、空气冷凝管用于蒸馏。
沸点低于140C的物质用直形;高于140C的用空气cm比色管规格及表示方法:以最大容积表示,有无塞和有塞两种。
一般用途:在目视比色法中,用于比较溶液颜色颜色的深浅。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一套比色管应由同一种玻璃制成,且大小、高度、形状应相同。
2、不能用试管刷刷洗,以免划伤内壁。
3、比色管应放在特制的、下面垫有白色瓷板或配有镜子的木架上。
洗气瓶规格及表示方法:以容积(mL)表示,有玻璃、塑料两种。
一般用途:1、用蒸馏水洗涤彻底沉淀和容器用。
2、塑料洗瓶使用方便、卫生。
3、装适当的洗涤液洗涤沉淀。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不能装自来水。
2、塑料洗瓶不能加热。
滴瓶规格及表示方法:以容积(mL)表示,分无色、棕色两种。
一般用途:盛放液体试剂和溶液。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不能加热。
2、棕色瓶盛放见光易分解或不稳定的试剂。
3、取用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不接触接受容器内壁,不能插入其它试剂中规格及表示方法:以直径(cm)表示,有短颈、长颈、粗颈、无颈等几种。
一般用途:1、过滤。
2、引导溶液入小口容器中。
3、粗颈漏斗用于转移固体。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不能用火直接灼烧。
2、过滤时,漏斗颈尖端必须紧靠承接滤液的容器壁。
3、长颈漏斗作加液时斗颈应插入液面内。
胶头滴管规格及表示方法:由尖嘴玻璃管和橡胶乳头构成。
一般用途:吸取少量(数滴或_ 1-2mL)试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溶液不得吸进橡皮头。
2、用后立即洗净内、外管壁。
三、玻璃仪器的洗涤1、洗涤液的选择洗涤玻璃仪器时,应根据实验要求、污物的性质及玷污程度,合理选用洗涤液。
实验室常用的洗涤液有以下几种。
①水水是最普通、最廉价、最方便的洗涤液,可用来洗涤水溶性污物。
②热肥皂液和合成洗涤剂是实验室常用的洗涤液,洗涤油脂类污垢效果较好。
③铬酸洗涤液铬酸洗涤液具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适用于洗涤有无机物玷污和器壁残留少量油污的玻璃仪器。
用洗液浸泡玷污仪器一段时间,洗涤效果更好。
洗涤完毕后,用过的洗涤液要回收在指定的容器中,不可随意乱倒。
此洗液可重复使用,当其颜色变绿时即为失效。
该洗液要密闭保存,以防吸水失效。
配制方法:20g的&Cr2。
,溶于40mL水中,将浓HSQ360mL徐徐加入KC H O溶液中(千万不能将水或溶液加入H2SQ中),边倒边用玻璃棒搅拌,并注意不要溅出,混合均匀,待冷却后,装入洗液瓶备用。
④碱性KMnQ容液该洗液能除去油污和其他有机污垢。
使用时倒入欲洗仪器,浸泡一会儿后再倒出,但会留下褐色MnQ痕迹,须用盐酸或草酸洗涤液洗去。
配制方法:取高锰酸钾(KMnQ4克加少量水溶解后,再加入一定量的10% 氢氧化钠溶液。
⑤有机溶剂乙醇、乙醚、丙酮、汽油、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均可用来洗涤各种油污。
但有机溶剂易着火,有的甚至有毒,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⑥特殊洗涤液一些污物用一般的洗涤液不能除去,可根据污物的性质,采用适当的试剂进行处理。
如:硫化物玷污可用王水溶解;沾有硫磺时可用Na2S处理;AgCl玷污可用氨水或N Q SO处理。
一般方法很难洗净的有机玷污,可用乙醇-浓硝酸溶液洗涤。
先用乙醇润湿器壁并留下约2mL再向容器内加入IOmL浓硝酸静置片刻,立即发生剧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反应停止后用水冲洗干净。
此过程会产生红棕色的NQ有毒气体,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注意,绝不可事先将乙醇和硝酸混合!2、洗涤的一般程序洗涤玻璃仪器时,通常先用自来水洗涤,不能奏效时再用肥皂液、合成洗涤剂等刷洗,仍不能除去的污物,应采用其他洗涤液洗涤。
洗涤完毕后,都要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此时仪器内壁应不挂水珠,这是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
必要时再用少量蒸馏水淋洗2〜3次。
3、洗涤方法洗涤玻璃仪器时,可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①振荡洗涤又叫冲洗法,是利用水把可溶性污物溶解而除去。
往仪器中注入少量水,用力振荡后倒掉,依此连洗数次。
试管和烧瓶的振荡洗涤如图1-2和图1-3所示。
②刷洗法仪器内壁有不易冲洗掉的污物,可用毛刷刷洗。
先用水湿润仪器内壁,再用毛刷蘸取少量肥皂液等洗涤液进行刷洗。
试管的刷洗方法如图1-14所示。
刷洗时要选用大小合适的毛刷,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损坏仪器。
③浸泡洗涤对不溶于水、刷洗也不能除掉的污物,可利用洗涤液与污物反应转化成可溶性物质而除去。
先把仪器中的水倒尽,再倒入少量洗液,转几圈使仪器内壁全部润湿,再将洗液倒入洗液回收瓶中。
用洗液浸泡一段时间效果更好。
四、玻璃仪器的干燥实验室中往往要需要洁净干燥的玻璃仪器,将玻璃仪器洗涤干净后,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对玻璃仪器进行干燥,玻璃仪器的干燥一般采取下列几种方法。
晾干对不急于使用的仪器,洗净后将仪器倒置在格栅板上或实验室的干燥架上,让其自然干燥,烤干是通过加热使仪器中的水分迅速蒸发而干燥的方法。
加热前先将仪器外壁擦干,然后用小火烘烤。
烧杯等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试管用试管夹夹住,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直至除去水珠后再将管口向上赶尽水汽。
吹干将仪器倒置沥去水分,用电吹风的热风或气流烘干玻璃仪器。
快干(有机溶剂法)在洗净的仪器内加入少量易挥发且能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等),转动仪器使仪器内壁湿润后,倒出混合液(回收),然后晾干或吹干。
一些不能加热的仪器(如比色皿等)或急需使用的仪器可用此法干燥。
烘干将洗净的仪器控去水分,放在烘箱的搁板上,温度控制在105C〜110C 左右烘干。
烘箱又叫电热恒温干燥箱,它是干燥玻璃仪器常用的设备,也可用于干燥化学药品。
带有精密刻度的计量容器不能用加热方法干燥,否则会影响仪器的精度,可采用晾干或冷风吹干的方法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