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考地理各专题知识点考点及解题技巧汇总

2020高考地理各专题知识点考点及解题技巧汇总

2020高考地理各专题知识点考点及解题技巧汇总以气候为核心的纵横考查以河湖为核心的纵横考查以环境变迁为核心的纵横考查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纵横考查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纵横考查区际联系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纵横考查与外力作用相关的2个设问方向与交通运输相关的3个设问方向以气候为核心的纵横考查—————————————[知识纵横网]——————————————————————————[三步突破梯]—————————————1.(2017·全国卷Ⅱ·T7~8)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1)~(2)题。

(1)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2)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

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 )A.热带雨林气候区B.地中海气候区C.热带草原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1)A (2)B[第(1)题,由材料可知,尼罗河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说明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是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说明降水集中,季节分配不均。

第(2)题,尼罗河泛滥区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区植物的耕种期在夏季,此时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适合在尼罗河泛滥区种植;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植物的耕种都是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不适合尼罗河泛滥区。

]2.[2019·全国卷Ⅱ·T36(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

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

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

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下图示意宾川县的地形。

(1)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2)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考查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焚风效应)。

可结合当地气候类型及地形,从谷地的焚风效应(气流下沉,有增温和减少降水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第(2)题,考查了农业的区位条件。

注意考查角度为气候,可从热量、光照对水果的产量、品质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宾川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

(2)全年气温高,热量充足,热带、亚热带水果全年可以生长;(海拔高,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有利于水果品质提高(糖分积累)。

3.(2018·全国卷Ⅱ·T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

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

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

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读上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

[解析]第(1)题,据图,龙卷风多发区位于美国中部平原。

形成龙卷风的气团湿热,“湿”说明该气团可能来自海洋,“热”说明该气团来自纬度较低的地区,综合判断,形成龙卷风的湿热气团来自纬度较低的海洋,而图中大西洋沿岸龙卷风发生频次少,且有山脉阻挡,不利于龙卷风的形成,故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位于美国南部的墨西哥湾。

美国中部平原地处中低纬度,太阳辐射较强,且来自南部墨西哥湾的湿热气团与来自北部的冷干气流(气团)在此交汇,空气受热抬升,水汽凝结,释放热量,进一步促使空气抬升。

气流旋转主要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第(2)题,主要从广阔平坦的地形对气流旋转速度的影响及面积广大的平原地形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主要从春季气温的变化、南北温差对风速的影响、冷暖气流交汇频率等角度作答。

第(4)题,主要从龙卷风的形态、罕见性(历时短)以及危害性三个角度作答。

[答案](1)主要源地:墨西哥湾。

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

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2)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

(3)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

(4)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1.高考考查特点(1)以气温的变化为背景,综合考查气候的影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变化、本区的区域特征、气候的成因及影响等。

(2)以区域图、等高线图为背景,考查影响我国气温的主要因素、降水特点、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

(3)以农业区位条件为背景,综合考查降水的特点、气候类型的判读、农业区位条件等。

2.主观题与气候相关的三个设问方向真题示例设问展示设问分析2018·全国卷Ⅲ·T37(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分析(指出)某地的天气特征2019·全国卷Ⅱ·T36(2)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分析说明某种气候的成因及特征2017·全国卷Ⅲ·T36(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019·全国卷Ⅱ·T36(3)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1.以气候为核心分析地理现象的答题思路以气候统计图表或区域图为载体来考查,此类试题的答题思路如下:2.主观题的三类设问的答题模板(1)分析某地的天气特征思维线索天气特征从气温、阴晴、光照强弱、风力大小等方面分析风力大小从距风的源地、地形(摩擦力大小)及狭管效应等方面分析答题天气特征受××影响,天气晴朗(多阴雨或天气多变),光照强(弱);受××影响,气温高(低或温和);受××影响,风力强(弱)术语风力距××风源地近(远),风力大(小);地形平坦,摩擦力小(受××地形阻挡),风力大(小);位于河谷(峡谷),狭管效应思维线索气温→纬度高(低)、地势高(低)、洋流(寒暖流)、阳坡与阴坡、沿海与内陆等气温日较差→地势高(低)、天气晴(阴)、下垫面比热容大(小)气温年较差→纬度高(低)、下垫面、距海远近。

降水→迎风坡与背风坡、大气环流(上升或下降、从低纬吹向高纬或从高纬吹向低纬)、洋流(寒暖流)、迎(离)岸风答题术语气温受××影响,终年气候温和/炎热或夏季高温/凉爽,冬季寒冷/温和;受××影响,气温年较差大/小;受××影响,气温日较差大/小降水受××影响,年降水量丰富/贫乏;降水均匀或夏季多雨,冬季干燥或冬季多雨,夏季干燥;降水受××影响,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或降水从××向××递减(增加)思维线索从文字材料中获取该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气候条件,主要包括温度、光照、昼夜温差、不同季节对水分的需求等答题术语气温纬度低/高,气温高/低;地势低/高,气温高/低;××季节气温高/低,对农作物生长有利/不利日较差位于大陆内部/沿海或晴天/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小;对农作物生长有利/不利降水受××影响,降水少/多,或××季节降水多/少,对农作物生长有利/不利光照降水少/多,晴天/阴天多,光照充足/不足,对农作物生长有利/不利土壤湿度反映土壤中含水量的多少。

下图示意1981~2017年我国某地区表层土壤湿度年内变化(封冻期间土壤湿度不记录)。

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江淮地区B.西南地区C.东南地区D.华北地区2.与11月份相比,该地区12月份土壤湿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量增加较明显②气温降低,蒸发减弱③农作物需水量减小④风力增大,蒸发增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D2.C[第1题,本题不能够依据表层土壤湿度年内变化图进行区域定位,因为根据土壤湿度的大小是无法直接推断该区域地理位置的。

但可以采取信息解读的方法,材料“封冻期间土壤湿度不记录”,说明该地区土壤有封冻的现象,再结合表层土壤湿度年内变化图,可知土壤封冻是在1月份,因此推知该区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而选项中只有华北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第2题,与11月份相比,华北地区12月份气温降低,蒸发减弱,土壤湿度增加,同时12月份农作物需水量减小,也会导致土壤湿度增加。

]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油橄榄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国家,喜光、耐高温、耐旱、不耐湿。

油橄榄经济价值高,除橄榄油可作食用油外,还可开发保健品、化妆品、橄榄茶、橄榄酒等五大类多种产品。

20世纪60年代我国引种了油橄榄树,其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的甘肃陇南等地。

陇南某高中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油橄榄产业发展,搜集资料制成下表。

产量希腊陇南鲜果单位面积产量(千克/公顷)3 235 536总产量(万千克) 242 600 262.2 橄榄油产量(万千克) 42 600 40.2材料二甘肃省东南部的陇南市武都区白龙江低山河谷地带,年平均温度14~16 ℃,1月平均温度2.9~4.4 ℃,年降雨量450~500毫米,夏季降雨量337.5~375.0毫米,土壤多为山地褐土或黄棕壤,质地疏松,pH多为6.5~8,加之该地气候与地中海地区相似,而被国内外油橄榄专家公认为我国最适宜的油橄榄种植区(下图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