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论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班级:HY工升本121学号:XXXXXXXX姓名:X X X
内容摘要:
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独立性,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造成中国近代贫穷、落后的根源;另一方面,他们把西方技术带入中国,给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巨大的冲击,激发了中华名族的民主意识,刺激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求救国道路。

同时,还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但西方列强只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其主观动机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因此,它们千方百计阻挠、破坏中国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发展影响
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军事侵略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最直接和赤裸裸的方式是军事侵略。

他们倚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特别是军舰和大炮,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政,直至出兵镇压中国革命。

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从骚扰、蚕食中国的沿海、边疆,到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直到企图瓜分中国。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

在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较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就有十多次,几乎每隔几年就有一次。

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

每次战争后,资本主义都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在中国的经济、政治特权,劫掠中国的财富,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这类不平等条约、条款、条规、协定、章程、合同等,总数达几百个之多。

更令人发指的是,帝国主义列强发动战争来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却要中国人民加倍地承担其战争费用。

它们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造成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

不仅如此,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侵华战
争中还公开抢劫中国的财富和珍宝,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城前,首先抢劫和焚烧了清朝皇帝的离宫圆明园。

他们进园后就大肆抢劫金银珠宝、瓷器绸缎、文物古籍,拿不了的就加以毁坏,最后还放火焚烧了圆明园和附近香山、万寿山、玉泉山的殿阁建筑。

参加抢劫的英国军官戈登承认:“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2、政治控制
资本主义列强为了统治中国,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侵略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当然这种对中国的政治控制是逐步实现的,在鸦片战争时期,外国侵略者还只是通过中国内部的妥协投降派贵族大臣,如琦善等人来对清政府施加压力和影响。

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采取又大又拉的手法,在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同时,表示愿意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才终于使清政府基本屈服。

列强的公使是以战胜者的姿态进驻北京的,他们不是普通的外交官,而是一步步成为了清政府的“太上皇”。

资本主义列强在中国还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行政权,并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爱国运动。

同时列强还特别注意在中国政府中扶植收买自己的代理人,如支持通过北京政变掌权的恭亲王奕和洋务派大官僚曾国藩、李鸿章等,鼓励他们实行媚外妥协的外交方针。

到清末民初又支持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段祺瑞等人,并扶植各派系军阀作为自己的代理人,支持他们割据地盘和进行混战。

3、经济掠夺
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主要是它们在用军舰大炮打开中国大门之后,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从而取得种种特权,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对中国进行掠夺和榨取,开始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它们首先是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通过1842年《南京条约》首先开放五口,至1895年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陆续开放的条约口岸己有40多处。

在这些通商口岸里,外国人享有种种特权,控制当地的工商、金融事业,甚至设立租界实行殖民统治,成为资本一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基地。

其次是剥夺中国的海关主权。

通过“协定关税”把进口税率压低到5%左右。

外国商品倚仗特权和低关税,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倾销,排挤中国本国工业产品和
手工业品,以此获得高额利润。

从19世纪50年代起,外国人逐步控制了中国海关的行政权。

中国海关不仅不能起到抵制外国商品倾销、保护民族经济的作用,反而成为外国对华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工具。

外国资产阶级凭借各种特权,把中国变成了它们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取得廉价原料的基地。

中国对外贸易从1865年开始出现入超,1877年以后始终入超,并越来越严重。

洋货的大量倾销,使得中国的民族工业和传统手工业遭到排挤和打击。

外国资产阶级还直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洋行,带垄断性地经营进出口贸易。

并利用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在中国办工厂、银行,修铁路、开矿山等,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掠取高额利润,并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文化渗透
资本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活动,有许多是披着宗教外衣,在传教的名义下进行的。

一部分西方传教土积极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如担任外国侵略军的向导、翻译,起草不平等条约,甚至公开参与抢劫和屠杀等。

尤其19世纪60年代以后,大批传教士来到中国,甚至深入内地、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

他们中的一些人,采用欺骗讹诈、强迫捐献、低价收买、强占垦地等手段,霸占土地、建造教堂、剥削佃户。

有的还包揽诉讼、包庇不法教徒,或者强迫中国教民抛弃中国传统习俗,甚至公开干涉中国内政。

这些传教士从事的侵略活动,激起了中国人民的义愤和反抗。

19世纪60—90年代,各地群众反对外国教会侵略行为的斗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并不是偶然的。

二、资本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消极影响: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阻碍作用,这是主要的。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使近代中国的主权逐步丧失,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逐步确立,使中国近代化发展最终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性,完全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导致中国资金大量外流;帝国主义国家贷款给中国军阀官僚,造成军阀混战,中国局势动荡不宁,使中国的经济建设不能正常进行。

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设立工厂,开采矿产,修筑铁路,利用特权,与中国民族企业争夺市场。

中国近代化趋势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下发展艰难。

在军事政治上,从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并强迫中国政府与之订立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种种特权,从而使一个独立的中国逐渐沦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在经济上,由于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丧失了独立性,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它一方面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一方面又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除了沿海沿江少数城市的经济得到畸形繁荣以外,中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都濒临破产。

正是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

在思想文化上,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冲击,圆明园等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被帝国主义摧毁。

2、积极影响: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推动作用。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逐步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方式。

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经济制度、经营管理方法和科技人员,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随着民族矛盾的尖锐,又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大力宣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并在实践上积极努力,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进程。

在经济上,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时期结束,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

一些企业家试图以“实业救国”,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起来,中国的经济逐渐融入世界。

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在军事政治上,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明清以来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中国一步步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潮流之中,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瓦解。

在思想文化上,帝国主义的入侵唤醒了一部分中国人,他们为救国图存开始奋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蓬勃发展。

总之,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相对于它们对中国社会造成的消极影响来看,其在客观上的积极影响无疑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

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国家才能走上富强的道路。

参考文献: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