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6 我参与 我奉献 第二课时 文明有礼 教案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6 我参与 我奉献 第二课时 文明有礼 教案

服务员上菜时,一个孩子将菜汤泼到服务员身上,服务员非常生气。孩子的母亲非但没有歉意反而埋怨道:“哎呦,你下班洗洗不就行了么,这么大人了怎么还跟孩子一般见识!”转头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像她一样,当个服务员。”
说一说
这两个家庭在出门时忘带上一样东西,你觉得是什么?
从这个故事中你能明白一些什么道理?
礼者,敬而已矣。
引入课题
第二课时文明有礼
读பைடு நூலகம்事
讨论交流
初步了解文明有礼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活动园
说一说,上面图中的行为对吗?请你做出评价。
提示:漫画中的人物乱扔垃圾、插队、公共场所不文明就餐、不文明旅游,都没有做到文明有礼。
礼,主要表现在
语言文明
仪表端庄
举止文明
……
小结:
1.公共生活需要文明有礼
“对不起”时时有,“谢谢”跟后头
“再见”送客走。
尊老师,敬家长,同学之间要友好。
不打架,不骂人,有了争执不要吵。
公共场合守秩序,保持安静不打闹。
爱护树木和花草,果皮纸屑不乱丢,
时刻注意要环保。
学倾听,说话轻,交流看着他的眼睛。
小结:
2.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文明有礼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我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它体现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中。
3.知道公共生活需要文明有礼,树立学生公共意识。
重点
培养学生文明有礼的行为和意识。
难点
树立公共意识,做文明有礼的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故事导读:两个没有礼貌的家庭
周末,几个朋友在饭店吃饭,旁边一桌坐着两个家庭聚餐,都有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一会拿筷子敲碗制造噪音,一会满店乱跑追逐打闹。
每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践行者,也是和谐美好的受益者。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做到文明有礼。
播放视频:董卿跪地采访
温馨提示:
注意董卿跪地现场采访的细节。
董卿的这一行为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活动园——小组比拼
说一说:
生活中文明有礼,我应该怎么做?
讲文明,懂礼貌, 礼貌用语要记牢
“您好”不离口,“请”字放前头
懂得在学校生活中的文明要求
课堂小结
文明有礼,是人们参与公共生活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思想道德素养的根本体现。我们要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提升个人文明行为,共同创建社会和谐与美好。
提升文明有礼的意识。
板书
总结本框内容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图。
故事阅读
学生讨论
学生自由阅读
学会辨别社会生活中的文明行为,培养学生做到文明有礼
了解礼的主要表现
知道公共生活需要做到文明有礼
知道对别人的尊重是一种文明有礼的表现
培养学生文明有礼的行为和方法
培养学生文明有礼的行为和方法
学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通过检视生活中的行为及影响,提升学生文明意识
认识公共场所的无礼行为影响,学会在公共场所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提升学生公共意识。
小刚在公共场所的无礼举动会带来哪些影响?
小结:3.要具备公共意识
有些人缺乏公共意识,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妨碍甚至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不利于构建平等友善的社会。
阅读角
南开中学容止格言
周恩来以此规范自己的衣着、仪表和一言一行,并贯彻一生。
课堂能力检测
学生读图,分组评价
观看视频
思考交流
分组讨论
学生齐读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6《我参与 我奉献》第一课时
《文明有礼》教学设计
课题
文明有礼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1.培养学生文明有礼的意识,鼓励学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
2.结合日常生活出现的不文明现象,针对类似现象提出解决方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活动园
身边不文明行为调查
活动园
有时我们会发现身边有这样的人……
小刚乘坐公共汽车回家。上车后,他抢了一个座位,坐下后用脚不停地点着前面人的座位,前面的乘客不时地回头表示抗议,他却视而不见,还带上耳机和着音乐大声地唱歌。周围人纷纷向他投以不满的目光,但是他却不以为然,并强调唱歌是他的权利。公共汽车到站了,他才急匆匆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一下子冲到车门口跳下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