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平面设计
城市道路:不设缓和曲线半径>不设超高半径。
可编辑ppt
16
确定最小半径的原则
圆曲线最小半径是以汽车在曲线部分能安全而又顺适地行驶所 需要的条件,而确定的圆曲线最小半径的实质是汽车行驶在公 路曲线部分时所产生的离心力等横向力不超过轮胎与路面的摩 阻力所允许的界限。不产生横向滑移。
R
V2
127h
ih
超高横坡度
可编辑ppt
8
二、直线:
1、优点
(1)、布设简单
(2)、视距良好
(3)、方向明确
(4)、距离短捷
(5)、行车安全
2、缺点
(1)、视力疲劳
(2)、注意力不集中
(3)、易发事故
(4)、街景单调
可编辑ppt
9
3、最大直线长度: 目前最大直线长度的量化还是一个需要研 究的课题,目前各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德国和日本规定20V(单位为米,V为计算 行车速度,用公里/小时为单位),美国为 180s的行程,我国对于设计速度大于或等 于60km/h的公路最大直线长度为以汽车按 设计速度行驶70s 左右的距离控制,一般 直线路段的最大长度(以m 计)应控制在设 计速度(以km/h 计)的20 倍为宜。
可编辑ppt
14
2、圆曲线的优点 ①.符合地形、布线灵活 ②.线形优美
3、圆曲线的缺点 ①.路线较直线长 ②.行车受力复杂 ③.视距受阻 ④.驾驶劳动强度大 ⑤.测设、施工等工作量大、计算复杂
可编辑ppt
15
3、描述圆曲线的指标
①最小圆曲线半径: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车辆在设置超高的曲线上安全行
驶,满足最低舒适性要求的半径规定值。尽量避免使
可编辑ppt
5
可编辑ppt
6
一、平曲线线形要素 1、汽车的行驶轨迹
①不打方向盘a=0、②等角速度W打方向 盘a= 常数、③打方向盘的角速度均匀变 化a=变数。
导向轮旋转面与纵轴之间夹角a
可编辑ppt
7
2、与上述三种关系对应的行驶轨迹线 (1)曲率为零(曲率半径为无穷大)的线 形,即直线 (2)曲率为常数(曲率半径为常数)的线 形,即圆曲线 (3)曲率为变数(曲率半径为变数)的线 形,即缓和曲线
可编辑ppt
12
4、关于直线的运用
直线的最大与最小长度应有所限制,一条公 路的直线与曲线的长度设计应合理。
最大直线长度不必太拘泥,最小长度应该保 证。
可编辑ppt
13
四、圆曲线
1、概述
圆曲线是路线平面设计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常 用的单曲线、复曲线、双(多)交点曲线、虚 交点曲线、回头曲线等均包含了圆曲线,圆曲 线具有易与地形相协调、可循性好、线形美观、 容易测设等优点,使用十分普遍。
第三章 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道路平曲线设计 第三节 城市道路平面定线
可编辑ppt
1
第一节 概述
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其中间位置的一条线 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 中线上任意一点的法向切面 协调设计。
平面 道路的中线 纵断面 横断面。
可编辑ppt
2
可编辑ppt
3
可编辑ppt
4
(2)使离心力加速度逐渐变化
(3)作为超高、加宽的缓和带
(4)与圆曲线配合,增可编辑加ppt 线形美观
21
3、缓和曲线的形式
(1)、回旋线 (2)、双纽线 (3)、三次抛物线
可编辑ppt
可编辑ppt
20
2、缓和曲线的作用
通过曲率的变化,适应汽车转向操作的行驶
轨迹及路线的顺畅,便于车辆遵循;离心加
速度逐渐变化,,减少行车
振荡,使行车更加平稳;与圆曲线配合得当,
线形连续光滑,构成美观与视觉协调的最佳
线形。
(1)符合汽车转向时的行驶轨迹
用,只有当路线受地形或其它条件限制时方可使用。
[设置超高推荐半径]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最小半径,兼
顾汽车行驶的要求与使用上的可能,设计时建议的最
小值,设超高。
[设置超高最小半径],道路曲线半径较大、离心较小
时,汽车沿双向路拱(不设超高)外侧行驶的路面摩
擦力,足以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稳定采用的最小半径。
公路:不设缓和曲线半径=不设超高半径,
可编辑ppt
10
4、直线最小长度 (1)、同向曲线间最小长度:若在同向曲线间插 入短直线容易产生把直线和两端的曲线看成为反向 曲线的错觉,当直线过短时甚至可能把两个曲线看 成一个曲线,容易造成司机的判断错误。对于设计 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的公路,同向曲线之间直线 的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 计) 的6倍为宜。
可编辑ppt
11
(2)、反向曲线间最小长度:在转向相反的两个 圆曲线之间,如果没有设置缓和曲线,考虑到设 置超高、加宽缓和段以及驾驶人员转向操作的需 要,宜设置一定长度的直线。对于设计速度大于 或等于60km/h的公路,反向曲线之间的最小直线 长度(以m 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 计)的2 倍为宜。
250
150
100
70
40
20
设超高推荐半径
400
300
200
150
85
40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1000
600
400
300
150
70
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 2000
1000
700
500
可编辑ppt
19
五、缓和曲线
1、概述
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它是 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 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 的曲线。除四级路可不设缓和曲线外,其余各 级公路都应设置缓和曲线。在现代高速公路上, 有时缓和曲线所占的比例超过了直线和圆曲线, 成为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城市道路上, 缓和曲线也被广泛地使用。
可编辑ppt
18
4、关于城市道路
与公路不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提供了 设超高最小半径,设超高推荐半径,不设超 高最小半径以及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当 受地形条件限制时,可采用设超高推荐半径 值;当地形条件特别困难时,可采用设超高 最小半径值。
计算行车速度Km/h
80
60
50
40
30
20
设超高最小半径
横向力系数,极限值为路面与可轮编辑p胎pt 之间的横向摩阻系数
17
②最大圆曲线半径:半径大到一定程度时 ,其几何性质与行车条件与直线无太大区 别,容易给驾驶人员造成错误判断反而带 来不良后果,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m。
③最小圆曲线长度:汽车在道路曲线段行 驶时,如果曲线很短,司机操作方向盘频 繁,在高速驾驶的情况下是危险的,圆曲 线宜有大于3s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