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漆方法

调漆方法

(1)油漆颜色的辨别:颜色的辨别应用有关色彩理论知识和色彩辨别能力及方法,才能准确地判断出所要调配颜色的本色。

辨别涂料的本色,首先应在标准色卡上找出涂料颜色的名称,将标准色卡或标准色板置于足够的亮度的阳光下或标准光源之下,辨别出涂料颜色的主色,以及主色是哪几种颜色调配而成的,基本比例关系、色料的主次混合顺序、色相组合及明亮度和纯度等。

辨别应以原色的成色、间色、复色、补色和消色等调配成色的色相、明度和纯度进行准确的判断。

如果辨别有误,则很难调配出所要求的标准颜色。

(2)配色的依据与步骤:绝大数的配色依据是按照光谱色制作的色卡或标准色板。

如不是近光谱色制作的色卡,则不可做为标准,只能做为参考用。

如果是标准色板,首先要在标准色卡中找到样板颜色的涂料与颜料的混合色的名称或代号,需要调配颜色的色相、明度和纯度。

配色前,要准确的判断和辨别出所要调配颜色的主色(即底色),需要哪几种色料相配,分清主、次相配的顺序等。

颜色辨别清楚后,就可进行色料的选择并备齐。

再依次准备好配色的盛装容器和工具、选择好适宜配色后与标准色卡或样板进行对比的场所(有标准的自然光或光源)、配色后用做对比的标准样板等就可以进行配色了。

(3)调配小样:油漆与颜料配色时,须先调配出试验性的小样(即少量但必须涂装后与标准色卡或样板色对比)。

首先配制小样,可避免大量配色时,找不准几种颜色相混调后的色相、明度和纯度,造成材料和时间以及调量过多或配色失败。

先配小样,从中找准几种所需颜色的主、次顺序和加入量的比例,进行配比记录,为大量调配提供条件。

(4)配色的“先主后次、由浅至深”的原则:无论配制小样或大量调配,都要遵循先调配预调颜色的主色(调色相)混合调配成基本的色相(色调),再由浅至深的调整色相、明度、纯度、以及光泽和浮色等。

配色时要进行充分搅拌使之均匀互溶。

(5)颜色对比与色料用法:配色时无论是调制小样或大量调配,在调配出基本色相后,再进行色相、明度和纯度的调整,在调整至与标准色相接近时,应边调边将调配好的油漆涂装在样板上,待溶剂挥发干后,与标准色卡进行对比,再边调整边对比,直至颜色完全一致为止。

调配鲜艳色相、明度纯正的颜色时,应遵循选用的色料的品种越少越好。

根据减色法配色的原理,使用原色涂料与颜料的品种越多(一般不要超出三种为好),配出颜色的色相鲜艳度越不够,明亮越发暗。

配色的色料选择配色时依据标准色卡或样板,判断出配色所需要的几种色料后,对使用色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色料不当是难以调配出所要求的颜色涂料的颜色的。

色料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1)配制复色涂料用色料选择:涂料配色大多是配制复色涂料,需要几种原色色料。

选择时,原色涂料必须是类型、品种、性能、用途等相一致的色料,相互之间配套,互溶性好,稀释剂也应配套,辅助添加剂的加入要适应所选色料允许加入的原则,否则会无法成色或调配色相不准确,涂料产生质量弊病,使用时分层不溶或树脂析出、颜料沉淀等。

颜料则应选择着色力、遮盖力等性能好、色泽纯正的色料。

一般情况下,透明调色使用色精来进行调色,实色漆的调色采用色母来进行调色。

(2)色料颜色的辨别:配色前选择的色料与标准色卡或样板置于标准的自然光或标准光源下,对比辨别主色料和底色料的色相、明度和纯度。

色料是否都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原色的涂料和颜料,如不是原色料,则配色不会准确。

多种色料配色时,因颜料的密度不同而易产生浮色和浑浊,因此选择色料时应特别注意不要选择密度差别太大的色料。

如确实需要如此选择,可备硅油加以调整。

(3)颜色对比:配色的色料选择的正确与否,可以在配色后涂装一块较大面积的样板与色卡对比。

未干燥前对比很难准确一致,最好干燥后对比,则会准确无误。

配色量较大时,配制好以后,使用前要涂装几块标准样板,对颜色的色相、明度、纯度进行认可。

对于调好后的透明色,与客户提供的湿样是否有色差可用如下介绍方法判断:在一灯箱玻璃平板上,将样板湿样和调好的湿样适量分别滴在平板玻璃上,然后用100μ中200μ的刮刀同时刮涂两小样,亮灯后观察,若调好的小样与样板湿样有色差,则可继续进行微调,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4)理想的对色条件:涂装的调色由于受到现场环境条件所限,调色者必须具备一些临场比色常识,以利工作能顺利完成,现场环境光线、照明对实际操作产生视觉差异。

为了减少由于光线产生的颜色差异,调色应遵循以下之条件:a、在实际现场没有办法利用标准光来对色时,原则上均利用太阳光线,并在日出三小时后至日落三小时前之间,避开直射日光,并于北窗对色。

因太阳直射光非常强烈,使比色对象反射光产生刺眼,而失去眼睛正常判断功能,无法正常对色。

b、光与观察者的角度,要对色样的比色面,原则上由垂直方向照明,从约45度角观察或约45角度方向照明,从垂直方向观察。

也可以由全方向照明,垂直方向或约45度角观察。

但需要避开光源影像的反射。

c、调色者须具正常色觉,无视神经及网膜疾病。

d、在喷涂作业时,有时是无法移动在有利的光线下对色,通常会在特定的场所进行施工,只能利用实地的光源进行对比,光源受到限制,将会对对色者产生影响,因此对色者应多加观察。

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油漆颜色调配法①以白色为基调,加其他颜色,按一定比例即可调配出银灰色、苹果色、天蓝色、奶油色(见下表)。

原色调配色白95%黑4%蓝1%银灰色白90%蓝9%柠檬黄1%天蓝色白94%柠檬黄4%蓝2%苹果色白85%铁黄10%柠檬黄5%奶油色②以红、黄色为基调,加其他颜色,按一定比例即可调配出樱桃红色、棕色、墨绿色(见下表)。

原色调配色大红75%紫红25%樱桃红色铁红50%中红25%紫红12.5%黑12.5%棕色中黄50%蓝35%黑15%墨绿色1. 1 手工调色法手工调色法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调色方法。

该方法无需专用设备, 但要求操作者具有相关的色彩知识和一定的操作技能。

1 . 1 .1 相关的色彩知识尽管颜色的种类很多, 人们用肉眼可以识别的颜色种类近30 万种, 但每一种颜色都具有三种显著的特性, 又称为色彩的三属性(或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也称色调)、明度(也称亮度)、彩度(也称饱和度、色度); 且任何一种颜色色相和彩度是由红、黄、蓝三原色调配确定, 而明度则用黑色和白色进行调整。

如图1, 等量的红色与黄色混合调配成橙色; 等量的黄色与蓝色混合调配成绿色; 等量的蓝色与红色混合调配成紫色; 红色、黄色和蓝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白色可调配粉红、浅红, 浅蓝、浅天蓝、浅黄、奶黄、蛋黄、牙黄等深浅不一的多种颜色[ 1 ] 。

因此手工调色法必须具备以上相关的配色知识, 才有可能进行颜色的调配。

[PAGE]1 . 1 .2 颜色的确认对于任何一种拟调配的“子色” , 首先应将涂膜标准色卡或样板色、实物色置于光线充足的地方, 或标准光源下, 以辨认出涂料颜色中的主色和辅色, 即该色样主要由哪几种颜色调制而成的, 大致配比如何, 是否需用黑色或白色进行颜色明度调整等基本情况。

1. 1 .3 配色前的准备根据以上对颜色的确认, 准备同种类、一定数量的各种“母色”涂料, 同时准备配色的各种器具, 以及制作小样的白铁皮或玻璃板等, 并清洗各器具, 使其保持清洁状态。

1. 1.4 小样调配打开各颜色的涂料桶, 用调色棒反复搅匀, 先取主色涂料液数滴, 滴于桶盖或白铁皮、玻璃板上, 再依主次顺序, 用同样方法滴取其他颜色的涂料, 对照样板色, 边加边搅拌, 直到调配出所需的“子色” , 可多次配小样。

在调配过程中, 应确认各色用量比, 且注意是否有结块、浮色等不良现象。

1.1.5 颜色的调配依据小样调配大致质量比, 计算出各“母色”涂料的大致用量, 先将50% 主色涂料倒入调色桶中, 依次加各辅色计算用量的50% , 反复搅匀后, 制作涂料色样板, 待溶剂挥发、浮色现象稳定后, 再与原色样对比。

根据色差程度, 微调第二轮各色添加量, 特别要注意深色漆的添加, 少加多搅, 防止过量。

当调整与标准色接近时, 再次制作涂料小样样板, 待溶剂挥发、浮色现象稳定后, 再与原色样对比, 直至与色样很近。

应注意, 若色样为湿膜, 则可将新调配的涂料滴于同面进行湿膜对比, 可做到完全一致; 若色样为干膜, 则调出的湿膜颜色与干膜色样比, 宜浅而不能深。

该法所调配出的颜色色差, 与操作者的技能关系较大。

经多次调配, 一般色差Δ E 能控制在 1 . 5NBS (CIELAB 表色法中色差单位)以内。

[PAGE]1. 2 电脑调色法电脑调配法, 即市场上常见的“电脑调漆” , 因调漆过程中使用电脑而得名。

而电脑在该调配方法中, 实际上充当了一个大型的涂料配方资料库, 储存了由涂料生产厂家提供的各种子色漆的标准配方, 并对配方中的各母色漆及子色漆均进行了编码(V IN)。

一般不同的涂料生产厂家, 具有不同的涂料颜色编码规则, 且与某一特定色卡对应。

调配时, 先从带编码的色卡中确认或直接查找所需调配子色的编码, 再输入电脑, 电脑显示器便显示所需调配子色的配方。

然后依据配方中的组成及配比, 计算出各母色涂料用量; 在准备了带特定编码的各母色涂料后, 即可进行调配工作。

该调配法多用于汽车面漆修补, 一般需要一台电脑、电子秤、特定色卡和同种类、带编码的各母色涂料等器材, 其操作过程如下。

1 .2 . 1 “子色”的确认若提供的是样板色、实物色或一般的色卡号, 首先应在特定的带编码的色卡中, 目测出与其颜色近似的色卡编码, 然后从中找出与色样最近似, 甚至完全一样的色卡的数码, 该数码所代表的颜色就是将要调配的子色。

若需调配的是轿车修补漆, 有些轿车能在其一定部位查找到面漆的编码。

1 .2 . 2 各种“子色”用量计算将经确定的编码输入电脑, 从荧光屏上就可以显示出此种编码所代表的子色漆的组成: 各母色漆品种及质量比。

按其组分和质量比进行计算, 得到各母色漆的用量。

1.2 .3 颜色的调配同手工调配法一样, 在准备好配色器具后, 将各母色漆用手工依次混合, 搅匀即可。

例如, 假若经测定的机车面漆数码为201B2, 将此编码输入到电脑中, 电脑显示器便显示出201B2 的配方: 846 为169. 5g ; 522 为 1.3 g ; 847 为65. 6 g ; 556 为80 . 7 g ; 325 为154 .6 g 。

根据以上配方, 按比例计算出各母色的用量, 用电子秤称出各组分的质量, 放入调配容器中, 用手工或机械搅拌均匀, 色漆的调配即已完成了。

该法与手工调色法相比, 提高了初次调配的准确性和再次调配的重现性, 大大减少了反复调配的次数。

特别是当样色确认无误, “母色”漆又是采用配方中所指定的编码漆种时, 可做到其色差Δ E < 1NBS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