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食品安全与卫生防疫主题班会教案

(完整版)食品安全与卫生防疫主题班会教案

食品安全与卫生防疫主题班会教案
沿河三中:八(3)班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春季流行性疾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增加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学生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

3、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活动过程:
一、食品安全方面
1.注意事项
(1)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

“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

(3)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不暴饮暴食,疾病远离我。

(4)不购买“三无食品”。

就是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

(5)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

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2.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饮水。

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3)催吐。

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4)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送医院检查,以便于诊断。

(5)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应尽快将国毒
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二、春季疾病预防
1.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尤以呼吸道传染病常见。

它们分别是:流行性感冒、风疹、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

而这些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即患者讲话、咳嗽、喷嚏时的唾液飞沫)传染,或直接接触病人而传播。

消化道传染病则通过水、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二)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身上带有传染性疾病菌的人和动物称为传染源。

如病人、病畜禽、老鼠等。

2、传播途径:细菌或病毒从传染源转入其他人或动物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如空气传播、食物传播、土壤传播、虫媒传播等。

3、易感人群:容易感染上某些病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

儿童是多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2.防治的综合原则:
(1)做好个人卫生,提高抗病能力,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譬如疫区提倡戴口罩),同学之间不共用水杯、餐具;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不要共用毛巾、餐饮具,勤晒衣被。

(2)根据天气变化注意增减衣服,防寒保暖,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3)搞好环境卫生,注意教室的通风换气,白天在室内停留1-2小时后要外出呼吸新鲜空气。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饮食均衡,作息规律,多喝水,加快机体代谢功能;不食过于辛辣食物。

(5)做好预防接种工作,这是预防传染病的最主要、最有效的
手段。

(6)一旦发现传染源,立即上报学校并隔离送医院就诊,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

三、组织讨论
1、结合“健康教育”介绍卫生的重要性。

2、讨论:我们从哪些方面来注意卫生呢?
⑴个人卫生
学生自由交流:
生1:每天洗两次脸、饭前便后要洗手。

生2:拿了脏东西要洗手。

生3:每天要刷两次牙、、、
⑵班级卫生、校园卫生
①不能随地吐痰。

要吐在纸里包起来后在仍到垃圾桶里。

②教室要注意通风。

③每天都要擦柜门和窗台。

④随时关注教室卫生,发现附近有垃圾及时把它清理干净。

⑤不随手乱抛纸片,不随处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在建筑物上留下鞋印、球印,不在校园墙壁、走廊、桌面等处乱写乱画、不损坏公物。

不在教学区内吃零食,不向楼下抛杂物等。

师总结:同时要在告别不卫生习惯的同时,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的、随时随地的捡拾地上的垃圾,擦洗墙上、桌面上、黑板上、地砖上的污点、污痕。

我们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卫生,同时也要注意我们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希望大家能真正引起注意,让我们在健康积极的环境中生活。

老师:同学们都很聪明,我相信大家都能做到做个爱清洁、讲卫生的中学生。

四、小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