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振捣技巧

混凝土振捣技巧

混凝土振捣掌握以下要领:垂直插入、快插、慢拔、‘三不靠’等。

1、插入时要快,拔出时要慢,以免在混凝土中留下空隙。

2、每次插入振捣的时间为20—30秒左右,并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开始泛浆时为准。

3、振捣时间不宜过久,太久会出现砂与水泥浆分离,石子下沉,并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砂层,影响混凝土质量。

4、振捣时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以加强上下层混凝土的结合。

5、振捣插入前后间距一般为30—50cm,防止漏振。

6、三不靠:一指振捣时不要碰到模板、二是钢筋和预埋件,在模板附近振捣时,应同时用木锤轻击模板,在钢筋密集处和模板边角处,应配合使用铁钎捣实。

1混凝土分层灌注时每层混凝土的厚度应不超过振动棒长的1.25倍一般控制在30cm左右。

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中5cm10 cm层层要搭扣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使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更好的结合同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振捣上层混凝土。

2振捣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

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下面混凝土内气泡无法排出从而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

3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对水灰比较大的混凝土尤其要注意。

一般每一振捣点的振捣时间为20s30s为宜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4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但不可混用以免漏振
每次移动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r的1.5倍。

5振捣器使用时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宜大于15cm也不宜紧靠模板且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及各种预埋件。

6当振动完毕需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动棒不得将振动棒放在拌合物内平拖。

不得用振动棒驱赶混凝土。

7混凝土振捣完成后
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

抹面时严禁洒水并应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面混凝土的质量。

五、预控措施1、预控麻面模板面清理干净无杂物。

木模板在浇筑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拼缝严密防止漏浆。

钢模板要刷脱模剂。

模板平整无积水现象。

振捣密实无漏振。

每层砼应振捣到气泡排除为止防止分层。

2、预控露筋浇筑砼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钢筋密集时应选择合适的石子粒径石子最大粒径尺寸不超过结构截面尺寸小边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振捣时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

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溜槽或串筒等工具下料。

操作时不得踩钢筋如发现踩弯和脱扣钢筋应及时修正。

3、预控蜂窝严格控制砼配合比。

砼拌合要均匀搅拌时间要控制好。

砼下料高度一般不超过2m。

开始浇筑前模板底部缝隙应先用与要浇筑砼相同品种的水泥砂浆填堵。

砼坍落度应严格控制底层振捣应认真操作。

承台、墩身砼施工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 左右严格掌握振捣时间不宜长也不宜短一般每一振捣点的振捣时间为20s30s为宜。

施工过程中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

4、预控孔洞1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1插入式振捣器应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

2振捣器插点应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漏振。

每次移动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r的 1.5倍。

一般振捣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cm.振捣器操作时应快插慢拔。

2控制好下料。

要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应不超过2m大于2m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

3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发现混凝土中有杂物应及时清除干净。

4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
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5—10cm,以使两层砼结合牢固。

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

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