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承包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工程承包行业概况 (4)1、冶金工程承包 (6)(1)钢铁冶金工程 (6)(2)有色金属冶金工程 (11)2、非冶金工程承包 (12)(1)房屋建筑工程 (12)(2)交通基础设施工程 (13)3、国际工程承包 (14)(1)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总体情况 (14)(2)新兴市场国家对钢铁需求的增长,促进了全球冶金工程的增加 (15)二、工程承包行业的特点 (17)1、行业的周期性 (17)2、行业的地域性和季节性 (17)三、工程承包行业的技术水平 (18)1、工程承包行业总体技术水平 (18)2、冶金工程承包行业的技术水平 (18)四、工程承包行业的监管 (19)1、主要监管部门 (19)2、主要法律法规 (20)3、相关业务资质要求 (21)(1)工程总承包的资质 (22)(2)施工总承包、专业总承包和劳务分包的资质 (22)(3)对外承包工程及对外劳务合作资质 (23)(4)工程咨询企业的资质 (23)(5)勘察、设计企业的资质 (23)(6)工程监理企业的资质 (24)(7)安全生产资质 (24)(8)环境影响评价资质 (24)4、关于工程承包项目招投标的规定 (25)五、进入工程承包行业的壁垒 (26)1、从业资质限制 (26)2、技术及人才限制 (27)3、资金规模限制 (27)4、从业经验限制 (28)5、国际工程承包的相关限制 (28)工程承包属于专业技术服务行业中的工程技术服务业。
按照领域划分成21个大行业,如冶金、电力、机械、轻工、农业、水利、市政公用和建筑等。
一、工程承包行业概况中国国民经济总体态势、国内建筑业的总体情况如冶金工程、房屋建筑工程、交通基础设施及包括矿山、环保工程在内的其他工程领域的行业状况将对工程承包业务产生重大的影响。
自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2001 年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增长周期,国内生产总值保持持续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1 年至2008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5%。
2001-2008 年中国国内名义生产总值及增长率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也呈现出大幅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1 年至2008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5%。
2001-2008 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年增长率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总产值稳步增长。
2001-2008 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及增长率建筑行业主要涉及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水利工程等,也可分为水泥建设工程、冶炼工程、石化工程等专业性承包领域。
1、冶金工程承包冶金工程承包是指在冶金工业建设和技术改造工作过程中从事规划、勘察、咨询、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监测、监理等工作的领域。
冶金工程一般分为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两大类。
(1)钢铁冶金工程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对钢铁的需求。
而钢铁需求的快速增加又促进了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表现为生铁、粗钢产量和消费量的快速增长。
2001-2008 年我国生铁及粗钢年产量2001-2008 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耗量根据国际钢铁协会的数据,我国年粗钢产量从1996 年至2008 年连续多年世界排名第一。
2008 年,我国粗钢产量为5.02 亿吨,是同期全球粗钢总产量的37.8%。
全球前十大钢产国2008 年钢产量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对于我国钢铁行业的投资,2001 年至2008 年我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总体保持快速增加,这为钢铁冶金工程建设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2001-2008 年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在我国钢铁产量持续增长的同时,我国钢铁行业正面临着战略转型。
产业集中度偏低以及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比例偏低的现状以及高能耗、低效率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2005 年,我国发布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
根据该政策,提高钢铁工业整体技术水平,推进结构调整,改善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降低物耗能耗,重视环境保护,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把钢铁产业发展成在数量、质量、品种上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将成为我国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2008 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我国钢铁行业受到较大影响,钢铁行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009 年1 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简称“规划”),目的在于加快中国钢铁业落后产能的淘汰速度,避免内部恶性竞争,促进中国钢铁业的良性发展。
规划在《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加快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必须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变强。
规划主要内容包括:A.严格控制钢铁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不再核准和支持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钢铁项目,所有项目必须以淘汰落后为前提。
2010 年年底前,淘汰300 立方米及以下高炉产能5,340 万吨,20 吨及以下转炉、电炉产能320 万吨;2011 年底前再淘汰400 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 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相应淘汰落后炼铁能力7,200 万吨、炼钢能力2,500 万吨。
实施淘汰落后、建设钢铁大厂的地区和其它有条件的地区,要将淘汰落后产能标准提高到1,000 立方米以下高炉及相应的炼钢产能。
B.促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发挥宝钢、鞍本、武钢等大型企业集团的带动作用,推动鞍本集团、广东钢铁集团、广西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和山东钢铁集团完成集团内产供销、人财物统一管理的实质性重组;推进鞍本与攀钢、东北特钢,宝钢与包钢、宁波钢铁等跨地区的重组,推进天津钢管与天铁、天钢、天津冶金公司,太钢与省内钢铁企业等区域内的重组。
力争到2011 年,全国形成宝钢集团、鞍本集团、武钢集团等几个产能在5,000 万吨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形成若干个产能在1,000~3,000 万吨级的大型钢铁企业。
C.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技术进步实施钢铁产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推广高强度钢筋使用和节材技术,发展高温高压干熄焦、烧结余热利用、烟气脱硫等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艺技术,以及提升开发利用低品位、难选冶铁矿等技术。
D.优化钢铁产业布局,统筹协调发展加快调整钢铁产业布局。
一是建设沿海钢铁基地,适时推动曹妃甸、湛江港、防城港、日照港、宁波港等钢铁精品基地项目的建设工作;二是推进城市钢厂搬迁,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减少城市环境污染;三是抓紧实施《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专项规划》确定的钢铁项目建设。
E.调整钢材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重点发展高速铁路用钢、高强度轿车用钢、高档电力用钢和工模具钢、特殊大锻材等关键钢材品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科研单位开展百万千瓦火电及核电用特厚钢板和高压锅炉管、25 万千伏安以上变压器用高磁感低铁损取向硅钢等技术攻关。
提高认证标准,加强政策引导,促进钢材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修改相关设计规范,淘汰强度335MPa 及以下热轧带肋钢筋,加快推广使用强度400MPa 及以上钢筋,促进建筑钢材的升级换代。
与此同时,国家还将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保证上述规划的实现,包括加大技术进步及技术改造投入、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完善企业重组政策、提高建筑工程用钢标准、适时修订完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等。
规划中的这些举措显示了国家推进钢铁业转型升级、打造钢铁强国的决心,也为我国钢铁冶金建设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宏观政策的调控下,我国钢铁总体产量预期将逐步趋于稳定,钢铁产业布局的调整、技术产品升级、大型企业改扩建、节能减排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落后产能的淘汰将带来大规模的钢铁产业投资需求和工程建设的需要,从而为我国冶金工程建设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而产品结构的调整也为我国冶金建设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研发实力较弱、技术落后的冶金建设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境遇,而拥有核心技术、设备制造能力、研发成果快速产业化能力和长期的大客户基础的冶金建设企业将获益,并将成为我国钢铁行业战略转型以及调整振兴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
(2)有色金属冶金工程近年来,我国通过自主研发、自行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并举等措施,在有色金属冶炼工艺及装备水平、重要设备材料的国产化能力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
在有色金属冶金行业的方面,“加强资源整合、产业链一体化”将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提升行业优势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扩张能力,优化矿山企业结构,提高矿山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等方面,这将大大推动有色金属冶金工程建设的步伐。
2001-2008 中国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2009 年2 月,国务院原则通过了《有色金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旨在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技术改造、企业重组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该政策提出,要稳定和扩大国内市场,改善出口环境;调整产品结构,满足电力、交通、建筑、机械、轻工等行业需求;支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出口;严格控制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力度,推动技术进步;开发前沿共性技术,提高装备工艺水平和关键材料加工能力;促进企业重组,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企业管理和安全监管,提高产业竞争力;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有色金属再生利用体系,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该规划的出台一定程度上将促进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
2、非冶金工程承包(1)房屋建筑工程房屋建筑工程行业与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增长、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态势密切相关。
近年来,城市化、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等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
2001-2007 年我国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面积(2)交通基础设施工程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近年来亦保持持续增长。
在“十一五”规划下,我国政府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铁路、公路等的投资金额将高达3.8 万亿元,相比“十五”期间增长73%。
2008 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
国务院于2008 年11 月发布的包括“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等在内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发展。
A. 公路建设公路建设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