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喷微灌现状及发展趋势

喷微灌现状及发展趋势

海南大学
温室灌溉课程论文题目: 国内外微灌发展与前景
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班级:设施(2)班
姓名:方赞山
学号:20090206310066
摘要:微灌是按照作物需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

微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

所以,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自己的微灌技术,从而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微灌按其灌溉方式可分为:滴灌、微喷灌、渗灌等,其中各有各的优点缺点。

在选择灌溉形式时应该结合种植的作物而选择。

国内外微灌发展有很大前景,随着我国对农业的重视,灌溉技术也成为现今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微灌、滴灌、喷灌、微喷灌、渗灌、国内外、前景
正文:
微灌,是,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

一、微灌的分类
由灌溉形式微灌可分为:
地表滴灌,是通过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即滴头,将压力水以间断或连续的水流形式灌到作物根区附近土壤表面的灌水形式。

渗灌,将水直接施到地表下的作物根区,其流量与地表滴灌相接近,可有效减少地表蒸发,是目前最为节水的一种灌水形式。

微喷灌,是利用直接安装在毛管上,或与毛管连接的灌水器,,将压力水以喷洒状的形式喷洒在作物根区附近的土壤表面的一种灌水形式,简称微喷。

微喷灌还具有提高空气湿度,调节田间小气候的
作用。

但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草坪微喷灌,属于全面积灌溉,严格来讲,它不完全属于局部灌溉的范畴,而是一种小流量灌溉技术。

二、国内微灌技术发展现状
微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为1.3亿hm2,其中有效灌溉面积5586.6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43%。

据调查,截至2002年底,我国农业微灌灌溉面;2/3的有效灌溉面积还在沿用传统落后的灌溉方法。

在微灌灌溉面积中,采用现代先进微灌灌溉方式的微乎其微,绝大部分只是按低标准初步进行了节水改造,输水渠道的防渗衬砌率不到30%。

因此,我国的微灌灌溉面积尤其是高效微灌灌溉面积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目前全世界不到2%的水浇地开始使用这项技术。

我国对精准灌溉技术的开发研制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只有少数科研院所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实际应用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加速开发自己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精确灌溉系统及相关措施势在必行。

(1)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利用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

它是目前干旱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其中水的利用率可达95%。

滴灌技术是一种低水头灌溉,它适合大面积长期种植的高秆作物,如果园、葡萄园的灌溉,也适合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大面积农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的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亦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还可用于高扬程抽水灌区及地形起
伏较大地区的灌溉,同时在透水性强、保水性差的砂质土壤和咸水地区也有一定的发展前进。

(2)微喷灌技术
微喷灌是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以小的的流量将水喷洒到土壤表面进行灌溉的一种灌水方法。

微喷灌技术具有喷水流量小,工作压力低,配套功率低,喷水高度低、喷水直径小、水滴细小、喷洒均匀、受风的影响很小,设备轻巧、移动方便、管件齐全、装卸简单以及适用于分散地块和一家一户使用等特点。

微喷灌工程是一种新型的灌水工程。

它在投资、使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此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地的微喷灌技术和其工程发展十分迅速。

(3)渗灌技术
渗灌是一种地下灌溉技术。

许多国内外从事节水灌溉研究的学者认为:地下灌溉不仅机理上、技术上、经济上,而且在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等方面董事具有发展前途的灌溉技术。

渗灌技术可适用于不同区域、各种地形及土壤的多种作物的灌溉。

具有大幅度节水、节能、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控制病虫害,实现增产、增效的作用;深莞技术是农业节水灌溉中最先进的灌溉技术之一,它的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渗灌可以用于盐碱地,因为渗灌系统减少了田间供水量,不产生深层渗漏,可以防止盐碱地上常发生的水分大量渗漏导致盐分上升的现象。

三、微灌的应用前景
(1)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微灌是一种最省水而灌溉效果显著的先进灌溉技术。

由于世界上水资源越来越紧张,若干年后,在干旱地区主要依赖于微灌,而在非干旱地区,必须提高水的利用率。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各异,包括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

降雨量少的地区急需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在降雨量充沛的地区,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也经常发生季节性春旱、夏旱和秋旱,微灌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喷灌和微灌的应用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我国地域辽阔、物种丰富,各地的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作物种植模式和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因此目前推广的各种节水灌溉方式都有其适用的地区和作物。

但我国喷灌和微灌面积的数量,以及占灌溉面积的比例都很小,与我国水资源的紧缺形势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不相适应。

因此,可以预测,未来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喷灌和微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的应用面积将进一步扩大,而其他简易节水灌溉方式的发展速度将减缓。

(2)逐步实现管道输水。

灌溉水的输送方式有3种即土渠、防渗渠道和管道。

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国外发展较早,日本已经由部分管道输水向多级组合的完整的管道系统发展。

且管网的自动化、半自动化给水控制设备较完善。

大量实践证明。

近距离土渠输水的损失为10%—40%, 而远距离土渠输水的损失甚至高达50%以上。

另外,与渠道防渗相比,管道输水还具有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便于管理等优点。

因此,在我国未来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中,应重点发展管道输
水。

逐步实现输水管道化。

发展管道输水,在我国北方井灌区尤其重要。

(3)低压节能是喷灌技术的发展方向。

随着世界能源紧张局势的加剧, 石油等燃料价格大幅度增长。

近年来,美国、以色列、欧洲各国等都在研制低压节能型喷头,用以替代十几年前广泛采用的中高压喷头。

在新建的农业和城市绿地喷灌工程中,普遍采用低压喷头; 中心支轴式和平移式喷灌机以前都采用旋转式喷头,目前几乎全世界都改为低压散射式喷头; 绞盘式喷灌机的典型配套形式是配带单个
高压喷头的喷头车,近年来出现了析架式喷头车,配带几十只低压散射式喷头。

采用低压喷头除了降低能耗,减少运行费用外,还可减少漂移损失。

提高灌水均匀性和灌溉水利用率。

(4)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将成主流机型之一。

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青睐,是近期喷灌机组发展的主要机型之一。

与其他喷灌机组相比,中心支轴式喷灌机的主要优点是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操作维护简单,省工、省时、省力,并易于实现精确施肥、施药。

1997年,美国曾有学者对各种灌溉方式的投资效益做过评价,认为中心支轴式喷灌机的设备购置费和运行费用比地面灌溉还低20%节省的费用完全可以补偿该机组圆形作业时漏灌土地上的损失。

美国、加拿大、沙特等人均耕地面积大的国家和地区,一直大量采用该机型。

(5)滴灌技术和设备发展加速,地下滴灌更具发展潜力。

由于滴灌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滴灌设备的价格和工程投资持续下降,
近年来滴灌在全世界的应用面积高速增长。

与地面滴灌相比,地下滴灌具有一次安装多年受益、不影响耕种作业、灌溉水利用率、可节省大量铺放和回收管道的劳动力等优点,显示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已被世人公认为是一种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目前,国外的地下滴灌主要用于葡萄、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

除这些作物外,近年来我国已开始在棉花、甘蔗等作物上试用。

(6)压力补偿式灌水器是微灌尤其是滴灌灌水器的发展方向。

微灌系统工作压力低, 对水源压力波动和地面高程变化非常敏感。

为了保证灌水均匀度,在设计微灌系统时,常常需要增加许多压力调节装置,不但设备投资增加,使用维护管理也非常麻烦。

近年来,国外的微灌设备制造厂商都非常重视并倾力研制开发压力补偿式灌水器。

由于该类灌水器技术复杂, 加工精度高,生产难度大,因而价格偏高,使推广应用受到一定影响。

但随着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价格随之下降,该类灌水器将会逐步替代目前我国大量采用的非压力补偿式灌水器等等。

相信微灌技术在未来一定结合各个地区发展得更好的。

参考文献:
《中国水利年鉴》
《节水灌溉》主编燕在华
《温室灌溉》周长吉主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