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安全问题的新特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
这些问题或现象涉及到全球所有国家,这些问题和以往安全问题又有些不同,表现出了一些新特点。
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现是当前全球化时代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关键词:非传统安全问题全球化特点正文:从国家产生以来直至冷战结束,传统安全问题(主要涉及军事和政治领域)吸引着各国政府的主要精力。
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就是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传统安全依然突出并有新表现的同时,非传统安全日益凸现成为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文章通过对非传统安全问题兴起原因的分析,说明一个严峻的现实:在中国深入研究、切实重视并且认真处理非传统安全问题有着其现实性、紧迫性和重要性。
非传统安全是指“人类社会过去没有遇到或很少见的安全威胁”。
东南亚金融危机、“9·11”事件、“非典”、印度洋海啸及禽流感等一系列事件,使得金融危机、恐怖主义、传染性疾病、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问题凸显出来,成为既是中国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
非传统安全是相对于传统安全而言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由来已久,只是在过去各自相对封闭独立的生存环境中,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当代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兴起不是偶然的,是诸多因素相互推进与综合作用的产物。
一、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的时代背景之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作为一种安全形态,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出现是全球化的一个产物。
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是冷战后非传统安全问题增多、影响扩大并引起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重要原因。
“全球化是政治的、技术的、文化的以及经济的全球化。
”全球化是“一个涉当代国际生活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结构变革和剧烈动荡。
”全球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经济与文化等诸多方面。
全球化的风险主要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快速性和严重性。
“全球化的意义尤其在于,它是对传统的国际关系、对国家主权及其他权利、对以国界标示人群活动区别的规则的一种深入持久的挑战。
”在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与新挑战。
全球化使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非传统安全对国家安全影响的凸显在一定程度上是各国之间相互依赖加深的结果。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受到外来力量的冲击,许多涉及国家安全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得以充分暴露。
全球化使国际安全的性质和国家安全的内容发生变化,安全的内涵扩大了。
“总的趋势是,全球化使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即军事安全的地位下降,而经济安全(尤其是金融安全)的地位上升,生态安全变得更加严峻”。
全球化使军事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相对下降,一些高度军事化的问题(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也只有通过非军事化的途径才能寻找到新的解决途径(如非扩散条约的谈判和签署)。
全球化使国家经济安全日益突出,信息和金融安全成为当务之急。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国家间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一损俱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越来越难以避免。
二、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的时代背景之二:冷战的终结束。
非传统安全的凸显是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势变化的结果。
1991年7月,“华约”解散;同年12月,苏联解体,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结束。
首先,冷战的结束,使国家安全的内容发生了变化,非传统安全威胁凸现出来。
亨廷顿指出,冲突的根源将不是意识形态和经济,全球政治的基本冲突将出现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文明的冲突将主导全球政治。
由意识形态和超级大国界定的联盟,正让位于由文化和文明界定的联盟,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正让位于文明之间的冲突。
在此背景下,人们的关注热点开始从军事领域转移到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而且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和环境各领域之间相互关系也在不断深化,并且对安全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其次,冷战的结束,使国家面临的安全威胁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非传统安全威胁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日益显现出来。
国家间战争不再是安全威胁的惟一根源,发达国家之间将不再发生战争,大国间的武装冲突被世界主要经济中心之间的贸易战所取代。
[12]地区冲突、恐怖主义、民族冲突、宗教问题、分离主义和部族内乱等问题爆发出来,构成对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生态环境、难民、贫困化、非法移民、走私、毒品、艾滋病、人口、资源短缺、粮食、有组织犯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问题引起社会的不安全和不稳定,也对国际双边安全关系、区域安全关系甚至全球安全构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再次,冷战的结束,使各主要国家的安全战略重心发生转移。
美苏军事对抗、世界大战与核战争的阴云消散,冷战后突显的“旧问题”和新出现的“新问题”都使得国家重新协调自己的战略目标。
大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不再以军事安全为重心,更多的国家乃至民众不再视他国为自身的威胁,一些非军事的威胁越来越多地危及国家及社会的稳定与安全,因而被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为各国所重视。
最后,冷战的结束,使国际关系中的广义“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的影响增大,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的“意识形态冲突”的影响降低。
冷战后和平与缓和的大背景下,文化和意识形态在国际关系中的“渐发”性的影响可能会增大。
国际安全关系中不仅继续存在“硬国力”的较量,而且“软国力”之间的竞争更可能呈上升趋势。
三、非传统安全凸显的现实依据之一:全球性问题的日趋严重罗马俱乐部认为,全球性问题是指困扰人类的“总问题”、“世界性问题。
”美国未来学家T·戈登提出全球性问题具备“跨国界的、长期制约的、一国无力解决的特点”。
中国学者徐崇温把全球问题视作“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复杂性,涉及全人类利益并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密切关注,通过协同一致的国际行动加以解决的问题。
”罗马俱乐部的著名学者佩奇指出:“我们所有人的命运和我们的子孙后代的命运都取决于如何解决整个世界总问题。
”20世纪后半期,全球问题就已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主要议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全球性问题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例如,全球性问题的进一步增多,不仅传统的生态、环境、资源、人口、毒品和艾滋病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且出现了像信息传媒、网络犯罪新的全球性问题。
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如地区与国内冲突、疾病传播、难民问题、恐怖袭击等。
四、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的现实依据之二:经济因素作用的上升经济因素影响国家综合国力的升降。
冷战结束后,几乎所有国家都意识到: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成为衡量世界各国实力的标准,其中经济实力成为决定各国国际地位的主要因素。
经济成分在国际安全领域中的比重增大。
发达国家利用经济优势向发展中国家发动攻势,对发展中国家的安全构成威胁。
一国经济安全问题很快传递到其他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产生同样严重的后果和效应。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不仅暴露了东亚国家和各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些严重问题,而且使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如何确保经济安全特别是金融体系的稳定成为各国和地区关注的焦点。
经济安全的地位日益突出。
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相互依存程度的空前增强及在相互依存态势中,西方的绝对经济强势及其在新经济领域占据的绝对领先地位决定了经济安全问题出现并日渐突出。
经济安全问题“在当代国际安全和国家安全领域居于核心地位,并将主导下一个世纪(指21世纪———引者注)国际安全的走势和各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
”经济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经济安全涉及主权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性问题.冷战后各国重视本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开始将有关非军事领域出现的问题与国家自身稳定与内部安全联系起来。
许多国家还逐步将这些问题提升到保障“国家安全”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和重视,视为对国家安全的“新威胁”,并重新调整和制定本国综合国力的发展战略,注重提高本国的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系数,提高国家的综合安全保障能力。
五、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的物质基础之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类发展史上出现了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浪潮,而高科技的发展也相应地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挑战与困惑。
首先,安全挑战是指高科技时代突出的安全的多样性和非军事性。
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以非典、禽流感、艾滋病、环境污染、全球升温、能源危机、金融危机等为代表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给人类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
其次,安全挑战是指高科技使安全冲突升级。
高科技在其被盲目使用时,不仅会导致资金、资源的更多耗损,而且会产生更大范围和更高程度上的对抗。
核技术和空间技术使核冲突和太空竞赛不断升级,生物技术存在生物武器失控的隐患,信息技术引起新一轮的军事竞争。
再次,安全挑战是指高科技给全球安全带来的脆弱性。
由于高科技把当代人类联成一个整体,而且许多关键环节都依赖于高科技的准确无误,这就使得一个地区、国家出现的安全问题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危机、艾滋病扩散、“非典”的传播都是例证。
最后,安全挑战是指利用高科技手段对他国“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的影响,给国际关系中增添新的安全防范问题。
此外,安全挑战是指科学技术本身还有个造福人类还是毁灭人类的方向性问题。
科学技术的应用也产生了一系列经济及社会问题,不可避免地加剧了业已存在的全球问题,如核武器的威胁、全球环境的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以及厄尔尼诺现象、资源枯竭、人口爆炸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已经直接威胁到了全人类的生存利益。
六、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的物质基础之二:信息网络的形成在信息时代网络的便捷使现代社会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然而“当社会过于依赖信息高速公路时,可能导致它很容易就陷入困境。
”人们可以透过网际网络或其他传递讯息的工具,立即了解远方世界所发生的事件,明了远方世界人们所受到的安全威胁。
信息网络的形成使得安全威胁的内涵与来源发生巨大变化。
信息安全是国家综合国力、经济竞争实力和民族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网络安全是非传统安全中最新型、并且飞速发展、旨在改变世界的安全领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
信息网络已成为各国安全防范与斗争的另一主战场。
网络犯罪是对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网络技术的普及又使网络犯罪呈现国际化的趋势。
网络安全已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
如何有效地保护信息安全,防范黑客袭击,已成为各国安全部门面临的重大挑战。
信息全球化打破了整体意义上的“国家界限”的定义,使得国家安全的概念与内涵正在发生种种变化。
络正在并会成为展示世界主要国家社会和形形色色的主义思潮及价值观念宣传、交流、碰撞的“主要平台”,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信息技术革命加速了各种国际主流和非主流思想文化的传播与渗透,这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形象及其内外政策的制定,也使各国现有的思想文化价值体系与观念产生冲突。
七、非传统安全凸显的推动力:“9·11”事件“9·11”事件的发生标志着21世纪国际安全问题正趋于多元化: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危害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