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一、填空题:
1.统计分组有等距分组与异距分组两大类。
2. 频率是每组数据出现的次数与全部次数之和的比值。
3. 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组数和组距。
4. 统计表从形式上看,主要由表头(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数字资料(指标数值)四部分组成。
5. 均值是测度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度指标,标准差是测度离散趋势最主要的测度指标。
6.当平均水平和计量单位不同时,需要用变异系数(离散系数)来测度数据之间的离散程度。
7.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8.对于一组数据来说,四分位数有 3 个。
二、单项选择题:
1. 次数是分配数列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指( B )。
A、各组单位占总体单位的比重
B、分布在各组的个体单位数
C、数量标志在各组的划分
D、以上都不对
2.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600以上。
又如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56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D )。
A、620
B、610
C、630
D、640
3. 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是( B )。
A、小于1
B、等于1
C、大于1
D、不等于1
4.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0以下。
又如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520,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 C )。
A、460
B、470
C、480
D、490
5. 在下列两两组合的指标中,哪一组的两个指标完全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D )
A、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和众数
C、调和平均数和众数
D、众数和中位数
6. 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应取(D )
A、9.3
B、9
C、6
D、10
7. 一项关于大学生体重的调查显示,男生的平均体重是60公斤,标准差为5公斤;女生的平均体重是50公斤,标准差为5公斤.据此数据可以推断( B) 用变异系数算
A、男生体重的差异较大
B、女生体重的差异较大
C、男生和女生的体重差异相同
D、无法确定
8. 某生产小组有9名工人,日产零件数分别为10,11,14,12,13,12,9,15,12.据此数据计算的结果是( A ) 众数12 中位数12 平均数12
A、均值=中位数=众数
B、众数>中位数>均值
C、中位数>均值>众数
D、均值>中位数>众数
9. 按连续型变量分组,最后一组为开口组,下限值为2000。
已知相邻组的组距为500,则最后一组组中值为(B )
A、2500
B、2250
C、2100
D、2200
10. 下列数据是某班所有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72,90,91,84,85,57,90,84,77,84,69,77,66,87,85,95,86,78,86,45,87,92,73,82。
这些成绩的极差是(B)
A、78
B、50
C、45
D、40
11. 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一组数据可能没有众数
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D、众数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三、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CDE )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所有制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F、职工按收入水平分组
2. 下列分组哪些是按数量标志分组(AF )。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所有志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F、职工按收入水平分组
3. 下列哪些属于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BDE )。
A、几何平均数
B、极差
C、中位数
D、方差
E、离散系数
4. 下列哪些属于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AC )。
A、几何平均数
B、极差
C、中位数
D、方差
E、离散系数
四、计算题:
1.从某大学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36人,对公共理论课的考试成绩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67 90 66 80 67 65 74 70 87 85 83 75 58 67 54
65 79 86 89 95 78 97 76 78 82 94 56 60 93 88
76 84 79 76 77 76
要求:
(1)根据以上数据将考试成绩等距分为5组,组距为10,并编制成次数分布表,绘制次数分布直方图;
(2)根据分组后的数据计算考试成绩的算术平均数。
(写出公式、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2. 某企业1982年12月工人工资的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平均工资;79
(2)计算工资的众数、中位数、标准差。
85 85 方差为206.86
3. 某车间有两个小组,每组都是7个工人,各人日产的件数如下:
第一组:20 40 60 70 80 100 120
第二组:67 68 69 70 71 72 73
这两个组每人平均日产件数都是70件,试计算工人日产量的变异指标:
(1)全距(2)标准差,并比较哪一组的平均数代表性大?
(1)第一组100 第二组6
(2)第一组10 第二组2 第二组的平均数代表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