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铝合金材料的完整加工过程

铝合金材料的完整加工过程

铝合金型材的加工要经过成形加工、表面处理和装饰加工三个主要工序。

第一道工序:成形加工
铝合金型材的成形加工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挤压法,另一类是轧制法。

挤压法:是国内企业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成形方法,其又包括正挤压、反挤压、正反向联合挤压等不同的分类。

铝合金型材加工主要采用的是正挤压法。

这种方法的操作过程是将铝合金锭放入端部开有莫孔的挤压筒中,加热之后,在挤压轴的巨大压力作用下,使铝合金由模孔中流出,从而得到与模孔尺寸形状均一致的挤压制品。

具体的操作细节会因材料的品种、规格、供应状态、质量要求、工艺方法及设备条件等不同因素而存在一定的差异。

轧制法:一般在需要大批量,并且对尺寸和表面质量要求不高的中、小规格棒材和断面形状简单的型材时,才会使用到这种方法。

在成型加工中可因材料的品种、规格、供应状态、质量要求、工艺方法及设备条件等不同因素进行选择合适的金属加工液。

高性能铝合金切削液产品介绍:(联诺化工铝合金切削液SCC638A)SCC638A是半合成水性切削液,专为铝合金加工而设计,对铝合金表面有很好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有极好的润滑性和极压性,适合应用于铝合金的各种加工工艺,包括车、铣、钻、磨、铰孔、盲孔/通孔攻丝等。

铝合金切削液SCC638A不含氯、亚硝酸盐、苯酚等有害物质,属于环保水溶性切削液。

铝合金切削液SCC638A优点
●铝合金切削液SCC638A水溶性切削液具有极好的润滑性和极压性,特别适合铝合金加工,不会形成刀瘤,确保加工面(内槽加工盲孔攻丝等)的光洁度好,保护刀具,减少刀具的磨损;
●对铝表面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防止铝表面变色或“长毛”);抗氧化,防锈性极佳。

●抗微生物稳定性能强,使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清洗性能好,确保工件表面和设备清洁。

第二道工序:表面阳极氧化处理
表面阳极氧化处理:利用电解原理,将目标金属作为阳极,置于电解质溶液中并进行通电。

阳极金属会置换电解液中的氢气,从而产生一层致密金属氧化膜的处理方法。

铝合金材料经过表面阳极氧化处理后得到的人工氧化膜层比自然形成氧化膜要厚得多。

铝合金材料表面的氧化膜成分为三氧化二铝,这种物质本身是非常坚硬、致密的,但是在其结晶中存在着缺陷。

将铝合金作为阳极,浸入酸溶液中,电解液会由氧化膜的缺陷中浸入膜内,对氧化膜进行局部溶解,并在型材表面形成大量小孔,使电流可以由此通过,氧化更深层的金属铝。

这样,氧化就可以向更加纵深的方向发展。

因此,形成的氧化膜厚度大大超过了自然形成的氧化膜。

形成氧化膜以后,还要对电解液溶解造成的小孔进行“封孔”处理。

“封孔”有高温水封闭、无机盐封闭和有机封闭三种方法。

最终得到
的型材表面呈银白色,并具有较高的表面硬度,较强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第三道工序:表面着色处理
想要获得各种鲜艳的色彩,就要对铝合金型材进行表面着色处理。

在表面着色处理前,要先进行防锈处理。

传统的工件表面防锈处理方法包括:
1.在钢铁制件表面涂上机油、凡士林、油漆或覆盖搪瓷、塑料等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

2.用电镀、热镀、喷镀等方法,在钢铁表面镀上一层不易被腐蚀的金属,如锌、锡、铬、镍等。

这些金属常因氧化而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水和空气等对钢铁的腐蚀。

3.用化学方法使钢铁表面生成一层细密稳定的氧化膜。

如在机器零件、等钢铁制件表面形成一层细密的黑色四氧化三铁薄膜等。

目前使用最多最方便的是涂抹防锈油的方式进行防锈。

高性能防锈油产品介绍:
RP013长效防锈油
RP013长效防锈油是由成模剂、油溶性缓蚀剂以及低黏度高闪点精练矿物油等经特殊工艺配制而成,属长效防锈油,该产品具有黏度小、
闪点高、脱水置换性好、抗盐雾和湿热性好、防锈期长、易清洗。

特别适用于需长期防锈的工件。

RP013薄层防锈油优点
●精选防锈添加剂,防锈效果极佳,满足长期防锈的要求;
●油膜很薄,平均厚度为10 - 15um,不影响工件的外观;
●有一定的排水性和抗手汗性能,确保防锈效果;
●颜色浅,不影响工件外观。

联诺化工防锈油技术优势:
●精选防锈添加剂,防锈效果极佳,满足长期防锈的要求;
●油膜很薄,不影响工件的外观;
●有一定的排水性和抗手汗性能,确保防锈效果;
●颜色浅,不影响工件外观。

●致密的干性膜,对雨水及盐雾有很好的隔绝性。

●不含树脂成分,表面容易清洗。

●可替代昂贵的进口防锈油产品。

在涂抹后,可进行经表面着色处理。

方法有自然着色法、电解着色法、化学浸渍着色法和涂漆法等。

生产中,使用最多的是自然着色法和电解着色法。

自然着色法是通过控制铝合金成分和电解液成分来实现着色。

实际生产中,自然着色一般都采用有机酸作为电解液,并加入少量硫酸以调节PH。

电解着色法:是将铝合金浸入单一金属盐或多种金属盐的水溶液中,进行二次电解。

在电流作用下,金属阳离子渗入氧化膜的孔隙中,并沉积在孔底。

光线在这些金属离子上发生漫反射,从而使氧化膜产生青铜色系、棕色系、灰色系以及红、青、蓝等色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