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及设备状态评价标准广西电网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 (1)4总则 (2)5设备状态评价的单元及范围划分 (2)6评价办法 (2)7评价标准 (2)7.1 架空线路(包括杆塔、横担、绝缘子、金具、导线、刀闸、高压熔断器、避雷器、防雷接地装置、拉线、其他) (2)7.2 电缆线路(电缆、电缆头、电缆沟管、电缆井、标志) (4)7.3 变压器台区(包括变压器、跌落式熔断器、避雷器、台架,引线、刀闸、标志等) (5)7.4 箱变 (6)7.5 柱上开关 (7)7.6 开闭所 (8)7.7 电缆分接箱 (8)7.8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 (9)前言为规范广西电网公司配电线路、设备的管理,实现设备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提高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经济效益,加速技术进步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配电线路和设备正常运行、检修、校验及更新改造工作提供依据,根据国家、行业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由广西电网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奉斌本标准主要审核人:江裕雄、张海本标准审定人:徐达明本标准批准人:徐达明本标准由广西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配电线路及设备状态评价标准(试行)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广西电网10kV(6kV)配电线路及配电设备设施的状态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如有未编入本标准的新设备,按照制造厂或现场工作标准规定执行。
DL 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程DL 5221-2005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GB50173-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1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DL/T 403-2000 12kV~40.5kV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DL/T 537-2002 高压/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选用导则DL/T 597-1996 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订货技术条件DL/T 601—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602—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SD292-1988 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DL/T572-19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408-199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3术语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状态表示配电线路设备工况对运行的满足程度。
本标准中的线路及设备状态分为一、二、三类进行描述。
3.2一类线路及设备指技术性能完好、运行工况稳定、不存在缺陷且与运行条件相适应,必备的技术条件资料齐全的设备。
3.3二类线路及设备指线路或设备工况基本完好,个别元件有一般性缺陷,但不影响稳定运行和人身及设备安全,主要技术资料齐全的设备。
3.4三类线路及设备指技术性能下降严重,运行工况不能适应运行条件的要求,继续运行将对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或危急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设备。
4总则本标准规定了10kV(6kV)配电线路及配电设备的状态分类及评价原则。
本标准的制定是为了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检修、维护及更新改造工作提供依据。
5设备状态评价的单元及范围划分架空线路:每条为一个单元,从变电站配线出口至末端杆(塔)为止(含T接分支线)为一个单元,同杆塔双回路为两个单元。
每个单元包括:杆塔基础及拉线、横担、导线、绝缘子及金具、刀闸、高压熔断器、避雷器、故障指示器、防雷接地等。
电缆线路:每条电缆为一个单元。
每个单元包括:电缆本体、电缆内头、电缆外头、电缆中间头、电缆通道(沟、管、井,盖板等)及辅助设施(电缆标志牌、支架、接地线、卡件等)变压器台区:以变压器台为一个单元,包括变压器、变压器构架及金具、跌落式熔断器、避雷器、高低压刀闸、计量箱、接地装置等(不含低压出线)。
预装式箱式变电站(箱变): 以每台箱变为一个单元,包括箱变、基础、接地装置。
柱上开关(包括断路器及负荷开关):以每台柱上开关为一个单元,包括开关本体、开关附件(CT、PT、FDR等)、避雷器、接地装置、开关支架及金具、引线等。
开闭所:以每座开闭所为一个单元,包括开闭所、基础、接地装置等。
分接箱:以每座分接箱为一个单元,包括分接箱、基础、接地装置等。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以每台无功补偿装置为一个单元,包括无功补偿装置、采样电流互感器、支架及金具、引线等。
6评价办法配电设备管辖部门(配电管理所或输配电管理所)每年对配电线路及设备进行一次设备评价统计汇总,并将评价结果报上一级主管部门(生产技术部)。
设备状态评价是动态过程管理,实行计算机管理,要求设备运行数据能及时添加和更新。
评价一个单元等级时,应以线路、设备中主要元器件综合技术状况为准。
一个单元内各主要元器件中有三类设备时,应评为三类;一个单元内各主要元器件无三类时,如果其中一类元器件占70%及以上则评为一类,否则评为二类。
7评价标准7.1架空线路(包括杆塔、横担、绝缘子、金具、导线、刀闸、高压熔断器、避雷器、防雷接地装置、拉线、其他)7.1.1 一类线路:是指经过运行鉴定及试验合格,技术状态全面良好,外观整洁,技术档案资料齐全、正确,能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线路。
7.1.1.1杆塔、基础及拉线a)杆塔结构符合设计规程要求,耐张杆塔无内倾,杆塔位移、倾斜度、挠曲度不超过设计规程要求,杆塔无松动现象,部件完整牢固。
纹。
c)铁塔结构完好,塔材仅有轻微锈蚀,铁塔主材无弯曲、断裂现象,塔材各部件连接牢固、螺栓齐全,基础牢固。
d)拉线装置完善,无松动、松股、断股现象。
e) UT线夹螺帽齐全,有2/3以上可收紧螺栓。
f)拉线仅有轻微锈蚀。
g)拉线固定牢靠,拉线基础无塌方、下沉、缺土现象。
h)拉线无妨碍交通,对地距离符合要求。
i)道路旁的杆塔、拉线有防撞措施。
7.1.1.2横担横担平直,无弯曲变形,无锈蚀或轻微锈蚀。
7.1.1.3导线导线无筋钩、松股、烧伤缺陷,断股已做处理,接头工艺符合要求,接头螺栓扭矩符合规程规定,接头温度不高于一米外导线的温度。
导线驰度符合要求,一般误差不大于150毫米,档距超过150米的误差不大于±5%,三相不平衡值:一般不大于150毫米,档距超过150米的不大于300毫米,并且同一侧导线的上导线的驰度不得大于下导线,对地、交叉跨越及各部空气间隙距离均符合规定。
绝缘导线外表无损伤,破口有防水处理。
7.1.1.4绝缘子和金具a)外观良好,瓷绝缘子无破损、裂纹、瓷釉烧伤,掉瓷不超过50平方毫米;玻璃绝缘子无自爆或表面闪络痕迹;合成绝缘子无破损、龟裂、老化,铁脚、铁帽无锈蚀松动、变形。
b)污秽区绝缘子(串)泄漏距离满足污秽等级要求。
c)线路各部金具齐全、安装牢固、强度符合要求,各种销子完好,无代用品。
7.1.1.5避雷器、防雷接地装置a)避雷器无裂纹、损伤、闪络痕迹、发热现象。
b)避雷器固定牢固,引线连接良好。
c)接地装置完善,接地电阻符合规程要求。
d)接地引下线完好,无锈蚀或轻微锈蚀。
7.1.1.6杆上设备(隔离开关和跌落式熔断器)a)瓷座无脏污、裂纹,损坏,无闪络痕迹,合成绝缘支柱无破损、龟裂、老化。
b)跌落熔丝管无弯曲、受潮、变形。
c)电气触头、接头、接触或连接良好,无过热、烧损、熔化现象。
d)操作灵活,无锈蚀或轻微锈蚀。
7.1.1.7标志及资料a) 线路各部标志齐全、醒目。
b) 运行资料齐全,数据正确与现场相符。
7.1.2 二类线路:是指技术状态基本完好的设备。
个别元件、部件虽有一般性缺陷,但能经常保持安全运行,且技术档案资料基本齐全设备。
7.1.2.1 杆塔及基础及拉线a)杆塔位移、倾斜、挠曲度略超出规程要求值,但不影响线路长期安全运行,铁塔基础牢固。
纵向裂纹,普通杆无有害裂纹。
c)铁塔结构完整,塔材有一般锈蚀,铁塔主材无明显弯曲、断裂现象,螺栓齐全,个别螺栓有松动现象。
d)拉线装置完好,无松股、断股现象。
e)UT线夹螺帽齐全。
f)拉线仅有一般锈蚀,但强度符合要求。
g)拉线基础无严重塌方、下沉、缺土现象:h)拉线无妨碍交通。
7.1.2.2横担横担平直,无严重弯曲变形,无严重锈蚀。
7.1.2.3 导线导线无筋钩、松股、烧伤等缺陷,断股已做处理,接头无裂纹、鼓、残等现象;接头发热现象不明显;导线驰度基本符合要求,一般误差不大于250毫米,档距超过150米的误差不大于±7%,三相不平衡值:一般不大于250毫米,档距超过150米的不大于500毫米,并且同一侧导线的上导线的驰度不得大于下导线。
交叉跨越及各部空气间隙虽不符合规程要求,但不影响安全运行。
绝缘导线表面有划痕或损伤,但满足安全距离,破口未做好防水处理。
7.1.2.4 绝缘子及金具a)绝缘子外观良好,瓷绝缘子轻微掉瓷,无裂纹、瓷釉烧伤;玻璃绝缘子无自爆或表面闪络痕迹;合成绝缘子无破损、有轻微龟裂或老化,铁脚、铁帽仅有轻微锈蚀。
b)污秽区绝缘子(串)泄漏距离满足污秽等级要求。
c)线路各部金具齐全、安装牢固,强度符合要求。
7.1.2.5避雷器、防雷接地a)避雷器无裂纹、损伤、无闪络痕迹。
b)避雷器固定牢固,引线连接良好。
c)接地装置有一般锈蚀,接地电阻略大于规程要求,但不影响线路安全运行。
7.1.2.6杆上设备(隔离开关和跌落式熔断器)a)瓷座有少许脏污、无裂纹,损坏,无闪络痕迹,合成绝缘支柱无破损,龟裂、老化现象轻微。
b)跌落熔丝管有轻微弯曲、受潮、变形,但不影响操作和安全运行。
c)电气触头、接头、接触或连接良好,无过热、烧损、熔化现象.d)锈蚀轻微,操作有少许卡涩,但不影响正确操作,无操作不到位现象。
7.1.2.7 其它a)线路防护区、间隔、通道和巡线道路不符合要求,但尚能保证安全运行。
b)线路标志和技术档案虽不齐全,但有主要数据可供运行分析能保证安全运行。
7.1.3 三类线路:是指达不到一、二类线路标准,有重大缺陷的线路。
不能保证安全运行或出力降低,效率差,外观很不整洁,无相关技术资料,不能长期安全运行,急需检修的线路。
7.2电缆线路(电缆、电缆头、电缆沟管、电缆井、标志)7.2.1一类电缆7.2.1.1绝缘层、护套试验值合格。
7.2.1.2电缆及电缆头外观:无损伤、异常发热、老化、腐蚀、潮湿变形等现象,电缆上无异物,满足电缆弯曲半径要求,在电缆沟中按规定上支架,电缆头制作良好,电缆终端头屏蔽层接地良好;可触摸电缆头外半导电层接地良好。
7.2.1.3电缆未过载运行,电缆及电缆头无过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