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周丽华课型:复习课课程类型:选修一.学习内容和要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主要学习内容是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以及燃料的充分利用。

学习水平分别是B、C、B。

在《基本要求》中合格考和等级考学生内容相同,但难度要求不同。

在高一新授课时,学生已具有原子结构、化学键、物质结构等化学知识和热量、物质变化、分子热运动等物理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化学键的有关知识引导,从而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进而为后期的能源利用、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平衡、化工生产等知识体系打下基础。

作为高二选修学生的复习课来说,学生已掌握了上述所有知识版块的基础内容,但是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这些知识板块(化学键、能量、平衡、化工生产等)还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希望通过复习课将学生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相互关联的系统;同时尝试将图式法、化学用语表达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等化学方法进行模拟训练,促进科学方法的养成,将对立统一、宏观与微观转化等化学辩证思想进行渗透;体验绿色化学节能环保的理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如今高考改革,3+3的模式下,选修化学的学生人数增加,但由于课时大幅度减少,学生对知识点的训练度减少,再加上学生学习精力不够,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导致学习能力下降。

因而要求在有限课堂中做到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在上课前,先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还没有掌握什么,还有哪些知识点存在困惑和干扰,对学生的知识点进行排摸,除去他们已经掌握的部分,在课堂上主要解决学生还存在的困难点。

如“列举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重要形式”,这个知识点学生已经可以说出“除了热能,还有光能,电能等”。

但在热化学方程式意义的解释还存在不能完全理解和表达正确,能量变化图的应用还存在一定困难,不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设计
综合上述情况,本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知识与技能
1.复述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概念
2.解释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物、生成物能量相对高低之间的关系
3.辨析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异同,解释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4.在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高低以及反应热
5.辨析有无催化剂对能量变化的影响
6.说出能源充分利用的意义,说出热交换法是一种常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符号的解读加强对热化学方程式意义的认识
2.通过作图,提高图像的解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矛盾问题时体会能源充分利用的重要性,进一步达成节能环保的共识。

教学重点为:
反应热与物质能量高低的关系、能量变化示意图
教学难点为:
反应热效应的微观本质
教学思路设计为:
知识层面上与速率平衡综合运用;学习工具使用层面上涉及对图像、符号的解读设计能力的培养;现实应用意义上与化工生产挂钩。

教学环节设计为:
反应热效应的微观分析→反应热效应的符号图像表达→反应热效应的实际应用。

相关主题